拉大提琴的中國男孩,跳過高中進入耶魯,是因為一部紀錄片?

鳳凰衛視 發佈 2024-01-12T18:11:59.977147+00:00

那一次與中國的緣分,並沒有因為旅行的結束而結束,他們的中國之旅被製作成一部紀錄片,取名為《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這部影片獲得了第5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四十多年前,國際著名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和他的家人受邀作為中國政府的客人,開始了三周的訪華之旅。艾薩克·斯特恩每到一處都受到熱烈歡迎,他重新燃起了中國人對西方音樂的興趣。

那一次與中國的緣分,並沒有因為旅行的結束而結束,他們的中國之旅被製作成一部紀錄片,取名為《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這部影片獲得了第5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艾薩克·斯特恩之子大衛·斯特恩也在隨行隊伍中,那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他從沒想過,這段家庭之旅只是一連串傳奇故事的開端。

四十多年後,他再次來到中國,為《從毛澤東到莫扎特》開啟了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後傳,這部影片不止改變了他自己,也徹底改變了很多中國孩子的命運。

四十多年前的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去了當時最好的音樂學校參觀了孩子們的生活,希望可以發現音樂天才。10歲的小王健為艾薩克演奏了大提琴。

此時小王健還並不知道,這次偶遇會給他帶來些什麼。

大提琴家

王健

那天演出之前沒有太好的準備,開始前還在外面踢足球,踢完足球就跑進去拉琴

非常幸運的是,斯特恩先生的電影《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裡有我的出現,而且這部影片在國外非常引起轟動,就有一位美籍的華人,他在紐約帶著自己的孩子看了好幾遍這部電影。

看完以後他就寫信,說我是一個愛國華人,覺得這個孩子非常有音樂的前途,我自己也非常喜愛音樂,希望能夠贊助他在美國來深造,他可以選擇美國任何的學校,我都會幫他出學費。

後來,王健真的來到了美國,跳過高中直接進入耶魯大學,和斯特恩大師的兒子成了大學校友,也成了一生的好友。

人們總說,這就是電影裡那個「拉大提琴的中國男孩」

大提琴家

王健

到了耶魯大學以後,斯特恩先生專門叫他兒子來找我跟他上課,而且他會經常開一些派對之類的,把他喜歡的我們這幾個小孩子介紹給大家。

我非常幸運,17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斯特恩先生的經紀人公司,那是美國最大的,最有名的經紀人公司。一般來說,就算你得了全世界最大的大獎也不一定能有這樣的機會。

王健與斯特恩大師

我問過他,我說斯特恩先生你這麼忙,哪有時間去管這些閒事?

他說我不想管,我實在真的實在是太忙了,但是我看到這些有天才的孩子,我情不自禁。他說,我們這個藝術是多麼珍貴,而且是多麼需要有能力把這個火苗傳播下去的人。

影片中的徐惟聆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徐惟聆當時也得到了一次為斯特恩大師演奏的機會。

斯特恩大師一直說,如果這些學生能夠出國學習古典音樂該多好。果然,就在一年後,中國掀起了自費留學潮,大學還沒有畢業的徐惟聆抓住了先機。

小提琴家

徐惟聆

我全部靠自己,那個時候家裡也不可能給你一些援助。那個時候比較流行一種謀生辦法叫「看孩子」,你就住在他們家裡,吃住他都給你包。

我周圍很多中國留學生都走了這條路。現在聽上去有點可笑,但是確實也給了我們這麼多年一條生路,後來交了學費,包括生活費,還有不少積蓄。

2000年,在外漂泊了二十年的徐惟聆選擇回到中國,成為一名全職教師,直到今天。

斯特恩大師兒子

大衛·斯特恩

徐惟聆大概自己也意識不到,她指導學生的樣子像極了我的父親

大衛·斯特恩為小提琴比賽致辭

距離斯特恩大師首次訪問中國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他與中國的不解情緣如今由斯特恩家族繼續譜寫。當年陪同他的大衛·斯特恩先生,也早已是上海乃至是中國音樂界的老朋友。

幾年前,斯特恩全家與余隆和上海交響樂團,共建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斯特恩大師本人討厭比賽,認為音樂家沒理由競爭,可他的兒子為什麼還要以父親的名義舉辦比賽呢?

4月11日至20日

紀錄大時代《從中國到中國》

十集連播,敬請觀看

編輯:王鼎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