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子創說 發佈 2024-01-12T21:46:22.943893+00:00

1941 年 12 月 7 日早上,當日本轟炸機出現在珍珠港上空時 ,美軍對這次毀滅性的突然襲擊毫無準備,這也極大地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區。但事後看來,造成轟炸的幾個關鍵原因是存在必然性的,而不是偶然,戰爭似乎不可避免。

1941 年 12 月 7 日早上,當日本轟炸機出現在珍珠港上空時 ,美軍對這次毀滅性的突然襲擊毫無準備,這也極大地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區。但事後看來,造成轟炸的幾個關鍵原因是存在必然性的,而不是偶然,戰爭似乎不可避免。

日本對珍珠港的突然襲擊將使美國提前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衝突也以日本在 1945 年 8 月廣島和長崎遭受毀滅性原子彈轟炸後投降而告終。有人會覺得偷襲珍珠港是日本一次「愚蠢」的戰略決策,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是最佳選擇。


大蕭條時期開始出現緊張局勢,侵略戰爭獲得信心

在珍珠港襲擊事件之前,日本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在加劇。

日本這個島國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在 20 世紀初開始了侵略性擴張時期。1874年初侵占我國寶島台灣,1875入侵朝鮮半島,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戰爭導致清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和1904年到1905年在我國東北爆發的日俄戰爭獲勝,也包括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我國山東進行的侵略和參加八國聯軍對北京的侵略等,這些事件都助長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在1930 年代的大蕭條期間,日本試圖通過強行進入中國來解決其經濟和人口問題,從 1931 年開始入侵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國際聯盟中的一個委員會譴責侵略時,日本隨即退出了該國際組織;占領東北直至抗戰結束。

1937年7月,在北京盧溝橋發動七七事變」後,同年 12 月,在日本軍隊攻占南京後,開始進行為期六個周的大屠殺及強姦,被殺害的中國民眾達30餘萬造成了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在這樣的結果加持下,讓日本人仿佛有了很大的信心,仿佛日本人是當今世界的幸運兒。從而越發膨脹和自信。

法西斯軍事同盟成立,日本全球擴張

由於本土物資的匱乏,日本能做的就只有繼續擴張侵略,加強對他國的掠奪,從此來獲得利益和資源。當時的日本在中華大地就是通過「以戰養戰」來維持戰爭的。

1940 年 9 月,日本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它標誌著德、意、日法西斯軍事同盟正式形成,同時加速了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其實處於當時的年代,鑑於這些暴行,美國對日本是實施了強烈的經濟制裁,包括對飛機出口、石油和廢金屬等主要商品實施貿易禁運,由於美國的制裁,日本國內石油儲備是難以支撐全球擴張侵略計劃的,也就是說,日本的石油儲備不足會直接性影響戰爭的成敗,也影響其全球擴張計劃。

所以對日本來說,為了捍衛自己的世界大國地位,也為了防止戰敗,與美國的戰爭似乎不可避免。「不打」鐵定失敗,「打了」或許有轉機,但是機會對他們並不利,所以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要「出其不意」


摧毀珍珠港將意味著日本控制了太平洋,美軍士氣下降

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的轟炸機擊中了所有八艘美國戰艦,擊沉了四艘並損壞了另外四艘,摧毀或損壞了 300 多架飛機,並在珍珠港殺死了大約 2,400 名美國人。

1940年5月,美國將珍珠港作為其太平洋艦隊的主要基地。由於美國人沒想到日本人會首先攻擊距日本本土約 4,000 英里的夏威夷,因此珍珠港基地相對沒有設防,也導致了日本偷襲計劃的成功。

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策劃了一場旨在摧毀太平洋艦隊並且能夠大大摧毀美國海軍士氣的襲擊,以便在日本軍隊開始向南太平洋的目標實施推進侵略時,美國海軍無力反擊抵抗。偷襲珍珠港對日本來說似乎是成功的。美國受到此次戰爭後,太平洋艦隊嚴重受損,士氣下降,導致大半年的時間內都處於戰略防禦調整的狀態。

到 1942 年初,日本軍隊利用美國太平洋艦隊調整階段,趁機占領了東南亞和太平洋西南部,包括緬甸(現在的緬甸)、英屬馬來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使他們能夠獲得這些島上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和橡膠。如緬甸、豐富的資源使日本短時間內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也讓日本帝國主義繼續續命長達五年之久。

但是珍珠港襲擊未能達到徹底摧毀太平洋艦隊的目標。日本轟炸機錯過了油箱、彈藥庫和維修設施,襲擊期間現場沒有任何一艘美國航母。隨後,美國利用此事件快速調整戰略方向,挑動民眾情緒,大力徵集兵員,並參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陣營,1942 年 6 月隨著美軍在中途島戰役中取得重大勝利,決定性地扭轉了太平洋戰局,日本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艦被擊沉。

總結探討

為什麼日本偷襲珍珠港,又為什麼珍珠港事件對日本來說最優選擇?

首先第一點。針對日本當時的情況,物資睏乏、經濟受制裁,面對現狀日本只能無限擴張,通過侵略獲取資源。

二、美國持續經濟制裁,為了捍衛自己的世界大國地位,也為了防止戰爭失敗,與美國的戰爭不可避免,出其不意偷襲結果最好。

三、珍珠港偷襲成功,日本占領東南亞和太平洋西南部,利用豐富資源為戰爭續命。

其實當時的日本也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整個偷襲戰略是成功的,只可惜未能達到徹底摧毀太平洋艦隊的效果,襲擊期間現場沒有任何一艘美國航母,也導致美國太平洋艦隊快速恢復,從而導致了二戰的結束。

對此,各位看官怎麼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