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約、蘇聯、南斯拉夫解體後的20個國家,27個不容錯過的歷史遺蹟

老非2020 發佈 2024-01-12T21:51:57.243382+00:00

前言:旅行時,我對前華約國家、蘇聯解體之後的國家、南斯拉夫解體之後的國家有濃厚的興趣。本文向你推薦其中20個國家、27個不容錯過的歷史遺蹟。你若知道這裡面關聯的歷史,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前言:

旅行時,我對前華約國家、蘇聯解體之後的國家、南斯拉夫解體之後的國家有濃厚的興趣。

本文向你推薦其中20個國家、27個不容錯過的歷史遺蹟。

你若知道這裡面關聯的歷史,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第一組:前華約國家。

【1-阿爾巴尼亞】

歷史遺蹟01——碉堡。

阿爾巴尼亞最初是想好好把蘇聯拿來當大哥的,所以在1961年,樂滋滋地加入了華約。

結果1968年,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就有點懵逼——你是大哥這不假,可咱們好歹算是分家過日子。對外旗號一致沒問題,但各有各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你咋一言不合就跑兄弟家的炕上,自己上手啊?

阿爾巴尼亞宣布退出華約,並與蘇聯徹底斷絕關係。

甚至到1982年,安德羅波夫接替蘇勛宗上台,該國還第一時間高調宣布「地拉那不曾同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發生過關係,也絕不會與安德羅波夫發生關係。」


這個長期堅持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小國,看東方陣營和西方陣營都不順眼,就此進入「總有各路刁民想害朕」的狀態,在全國境內狂修碉堡。

就此成為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國家,如願領走「碉堡王國」的「美稱」。

話說其境內幾十萬座碉堡當年搞得太結實,以至於現在拆除起來都費勁。


歷史遺蹟02——首都地拉那歷史博物館入口處的主題雕塑。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當然也有一個中央廣場,也有歷史博物館、大圖書館、清真寺、英雄雕塑這一系列的配置。

別的都好說,就是歷史博物館入口處的這塊風格明顯的主題雕塑,該如何處置?

很顯然,這個雕塑帶著前國家體制濃濃的畫風。

現如今改朝換代,這麼顯眼的位置還這麼大個,咱是不是把它給拆了?


還真不能拆。

捨不得,真心捨不得,這件作品實在太貴了!

它是用天然石材,對照著畫作的顏色,一點一點拼出來的。

為了儘可能逼真,顏色之間的深淺漸變,也要嚴絲合縫地對接上。

真的是很貴。

與之對應的是——阿爾巴尼亞幾乎是歐洲最窮的國家。


【2-保加利亞】

歷史遺蹟03——著名的「飛碟」紀念館。

它被稱作是「世界上最美的33個被遺棄的地方」之一,同時也是保加利亞官方出巨資興建而又荒廢的。


其實它根本不是什麼「飛碟」紀念館——這個名字,是當時敵視東方陣營的西方媒體,陰惻惻帶著嘲諷味道,強加給它「保加利亞的UFO」的外號。


這座建築的正名是布茲盧達紀念館,是保加利亞愛國者的豐碑。

與此同時,設計師斯托伊洛夫——後來還擔任過首都索菲亞的市長——在設計過程中,始終強調要讓它擺脫蘇式建築的影響,並帶動全國建築重獲設計風格上的自由。


另外,紀念館的正門用混凝土澆築著一組文字——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3-波蘭】

歷史遺蹟04——奧斯維辛集中營。

波蘭首都華沙,二戰時曾被德國和蘇聯的炮彈,摧毀得體無完膚。

但波蘭歷史名城克拉科夫,整個二戰期間,頭頂上都沒有落下過一枚炮彈。


老非我猜測,這大概是因為距離克拉科夫60公里的地方,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這個頻道世人皆知,我就不展開了——它號稱「全人類的一道傷疤」。


歷史遺蹟05——克拉科夫老城,猶太人聚集區。

克拉科夫老城這個猶太人居住區,當然會有猶太人的老房子。

二戰結束後,雖然人數極少,但還是有一些猶太人倖存者,以及從避難的異鄉返回的猶太人,回到了這個猶太人居住區。

但是,曾經屬於自己的房子,都被波蘭人占了。


波蘭人:它現在是我的房子!你說這是你的房子,如何證明?

能活著就不錯了,哪裡還能拿得出證明文件?

猶太人會指一指這個符號。

然後牆壁上的這個符號,很快就被房子現在的主人給敲掉了。

留下來沒有敲掉的,都是主人不但自信,而且懶惰——我就是不把它給敲掉,你又能如何?


歷史遺蹟06——華沙最高樓。

話說二戰結束後,波蘭被納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史達林是很重視波蘭的,畢竟華約就是在波蘭首都華沙締結簽約的。

史達林大筆一揮,送給華沙一個巨大的禮物:一棟高達237米、38層、逾12萬平米的超級大樓,蓋了整整3年才完工。

它至今仍是華沙最高的標誌性建築。


你知道,波蘭人並不喜歡俄羅斯人,歷史上他們互相殺來殺去的事,多了去了。

所以在不少波蘭人眼裡,這座「寶塔鎮河妖」味道的大樓,帶著羞辱味道——它象徵著蘇聯的統治。

出於反感,他們偷偷給這棟樓取了很多外號:「史達林的注射器」、「俄羅斯的婚禮蛋糕」……

你再看看,像不像?


它還有個外號,你肯定猜不到……

叫北京。

啥?為啥?

因為它的縮寫是「Pkin」,萬里之外,我大北京(Pekin)就無辜躺槍了。


【4-羅馬尼亞】

歷史遺蹟07——布加勒斯特的人民宮。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旅遊資源很一般;但其首都的人民宮,你有必要去看一看。

這棟體量巨大的建築,是齊奧塞斯庫晚年乾的最不得人心的一項工程,耗資2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民用建築。

齊奧塞斯庫被推翻之後,新政府玩了一個腦筋急轉彎——給這棟「為齊奧塞斯庫立傳」的建築換了一個說法,換成「羅馬尼亞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羅馬尼亞人這才放過了這棟大樓。


歷史遺蹟08——錫吉什瓦拉。

全歐洲對吸血鬼感興趣的人,都知道羅馬尼亞有一個錫吉什瓦拉,它是弗拉德·采佩什——即著名的德古拉伯爵的出生地,因而被稱為「吸血鬼的故鄉」。

這座房子就是采佩什的出生地和故居,就在老城廣場的一側,是遊客們必然打卡的目的地,現在它是一家餐廳。

雖然餐廳內有一些吸血鬼的主題元素,但並沒有刻意渲染這個主題,所以並不陰森。餐廳里吸血鬼味道最足的,是餐巾紙上面的文字。


錫吉什瓦拉不僅僅是吸血鬼這一個噱頭,事實上,它出乎意料地好看!

它是薩克森人建造的一座要塞城市,保留有濃濃的中世紀味道。

整個老城非常安靜,尺度宜人,色彩明快。

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遺產。


歷史遺蹟09——蘇恰瓦的五座修道院。

羅馬尼亞鮮為人知的五座修道院,遊客罕至——但它們卻是享譽歐洲的羅馬尼亞中世紀建築和壁畫的精華。

五座修道院於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壁畫的影響力聞名全球;其中那幅《最後的審判》,堪稱世界宗教界的瑰寶。


可惜的是,歷史上烏克蘭軍隊曾入侵羅馬尼亞,並從修道院的壁畫上貪婪地刮取過顏料中的黃金。

另外,長年裸露在外的壁畫也面臨著風化剝落的危險。


【5-匈牙利】

歷史遺蹟10——布達佩斯的鏈子橋。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歐洲最漂亮的城市之一。

在布達佩斯旅遊,你可以遊覽菸草街會堂、馬加什教堂、蓋勒特浴場、城市公園、布達城堡、瓦茨街、匈牙利國家歌劇院等。

而不可錯過的,就是布達佩斯著名的鏈子橋。


【6-捷克】

歷史遺蹟11——人骨教堂。

布拉格的美,就不用多說了。


而捷克的Kutna Hora人骨教堂,被公認為全球「同類產品」中最拉風的一個!

它叫塞德萊茨教堂,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Kutna Hora小鎮,建於14世紀。

該教堂收取門票,因為遊客紛至,據說現在室內禁止拍照了。


第二組: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國家。

【7-白俄羅斯】

歷史遺蹟12——克格勃總部大樓。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最著名的風景,應該是兩個教堂,名字很好記:一個紅教堂,一個白教堂。


作為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為了維護獨立性,白俄羅斯自然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去俄羅斯化」;這就是它曾想把國名更改為「白羅斯」的原因。

與此同時,白俄羅斯又相對親俄。

因此,白俄羅斯對於前蘇聯的印記,並沒有去刻意清除。

明斯克曾經的克格勃總部大樓,是不容錯過的歷史遺蹟。

現在它換了一塊招牌,繼續使用。


【8-愛沙尼亞】

歷史遺蹟13——蘇軍英雄雕像。

隨著蘇聯解體而獨立的愛沙尼亞,非常反感首都塔林中帶有俄羅斯屬性的洋蔥頭建築,激進的愛沙尼亞人一度想把它們都給炸掉。

但理性的掌權者覺得它們已是塔林的一部分,炸掉洋蔥頭並不能抹去歷史,所以現在也開始予以維修了。


蘇聯紅軍英雄銅像的經歷如出一轍——獨立後,愛沙尼亞人第一反應也是砸掉它;但鑑於前蘇聯的移民政策,愛沙尼亞還有不少俄羅斯人,他們對這尊銅像還有心理上的存在需求。

最後的解決辦法很折衷——把銅像從顯眼的市政廳廣場移走,放置到某公園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


【9-拉脫維亞】

歷史遺蹟14——尤爾烏拉海濱小鎮。

距離拉脫維亞首都里加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很漂亮的海濱小鎮,名叫尤爾烏拉。

這裡有白色的沙灘、湛藍色的海水、多個特色浴場;它是拉脫維亞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號稱「拉脫維亞的珍珠」。

嗯,以前它也是珍珠,蘇聯的珍珠。


蘇聯時期能出國的人並不多,這裡就成了不出國但最接近歐洲的存在,每年有數百萬蘇聯公民來此地度假。

前蘇聯時期的療養院、餐廳、咖啡館,只需重新裝修一下,以前是啥現在還是啥。

似乎變化的只有一樣——海灘上人們的聊天,不會再有蘇聯的話題。


【10-立陶宛】

歷史遺蹟15——前克格勃監獄。

獨立之後的立陶宛果斷頒布了一條法律:「立陶宛境內禁止一切蘇聯符號!」

但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市中心,有一個「種族屠殺受害者博物館」,幾乎是維爾紐斯最擁擠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遊客到這裡是為了獵奇——這個博物館的前身是蘇聯克格勃的辦公室、審訊室和監獄。

畢竟歷史上立陶宛跟俄羅斯結下了世仇,所以獨立之後的立陶宛,毫不猶豫地把這個地方拿出來做反面教材,開放成旅遊打卡目的地,向人們展示那個時代「立陶宛人的苦難」。

可是,參觀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別說是蘇聯符號了,跟蘇聯相關的各種旅遊紀念品都不算少,並且銷售得很火爆。


這還不算完——距離首都維爾紐斯25公里外,還有一個蘇聯地堡參觀項目,並且精心設計了沉浸式的體驗方式。

遊客們進入地堡後,就會自動被當作是「犯人」,一路都會被扮演成克格勃的演員訓斥、羞辱和審訊……

這更加吻合遊客們的獵奇心理,所以也很火爆。

你看,蘇聯在立陶宛的符號被法令禁止了,但靠這些個歷史遺存來掙錢的旅遊項目,其熱度卻還在持續攀升。

所以,立陶宛也給那條法律打了個補丁:「立陶宛境內禁止一切蘇聯符號,旅遊紀念品除外。」

這充分說明「有利益的話,誰還在乎原則」?


【11-喬治亞】

歷史遺蹟16——提比里西的地下印刷所。

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有一個地下印刷所,曾經是一面旗幟,以及輝煌的教育基地。

但現在荒草叢生,破敗不堪,已被世人所遺忘——除了中國遊客之外,幾乎看不見其它人。


歷史遺蹟17——格俄友誼紀念碑。

喬治亞的卡茲別克山區有一條軍事公路,它的修建是為了穿越高加索山脈,保證當年喬治亞加盟共和國與蘇聯的聯繫。

在軍事公路相對開闊的區域,有一個格俄友誼紀念碑。站在它開闊的平台上,周邊風景十分漂亮。


可是在2008年,喬治亞跟俄羅斯比划過一回,被乾淨利索地收拾了。

友誼的小船翻了個底朝天,這個紀念碑就變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

怎麼辦?炸了它嗎?

炸了它,搞不好沒多少年,風水轉轉,還得重建。

不表態吧,當時的喬治亞人又很不爽,官方就打太極——炸就不炸了,給它改個名,叫「格俄戰爭紀念碑」。

改名即可,反正壁畫上友誼的畫風,它都不帶調整的。

到今天,它到底叫啥,甭管是遊客還是喬治亞人,早已無人在意。


【12-亞塞拜然】

歷史遺蹟18——火神廟。

亞塞拜然是東歐和西亞的「十字路口」,歷史上曾隸屬於伊朗,即波斯。

早在公元前6世紀,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就出現了拜火教的神廟——巴庫一帶盛產油氣,不少地方天然氣直接在地面冒頭,遇到火源就可能變成長明火。

古人把這個現象當成神跡,在經久不息的長明火上加蓋神廟,慢慢形成了對火的崇拜。

所以,如果《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到了亞塞拜然,看見這座火神廟,那肯定是要拜一拜的——畢竟小說的設定是,明教起源於波斯的拜火教。


現在火神廟中大家看到的長明火,其實已不是當年自然冒頭的天然氣了,而是蘇聯時期用管道引入的天然氣。

畢竟亞塞拜然的油田,是蘇聯時期極為重要的油氣資源;在加盟前蘇聯時期,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是僅有的兩個不需要中央財政補貼的共和國。

現在,亞塞拜然是外高加索地區最富裕的國家,戰略外匯儲備逾500億美元。

所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綽號「小杜拜」,甚至是「外高加索的小巴黎」。


【13-亞美尼亞】

歷史遺蹟19——種族屠殺紀念館。

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有一個種族屠殺紀念館,用以紀念150萬被屠殺的亞美尼亞人。

每一年,亞美尼亞官方都有紀念活動。

這個大屠殺被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議會所承認;但土耳其卻拒絕承認。

因為大屠殺的實施者,就是土耳其。


第三組:南斯拉夫解體後獨立出來的國家。

【14-塞爾維亞】

歷史遺蹟20——各種紀念二戰的紀念碑。

塞爾維亞境內,紀念二戰的紀念碑數量眾多;其中彈孔、槍膛、紅星這三座是大部分遊客的必選。

建造二戰系列的紀念碑,是狄托掌管南斯拉夫時的要求。

想想就很有意思——它們當年承載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核,如今陳述著漸行漸遠的歷史;而從藝術流派上劃分,它們又充滿了未來主義的味道。

堅硬粗野的素混凝土,同時表達了過去、現在和未來!


雖然它們屬於未來主義風格,但其實未來堪憂。

彈孔紀念碑就在路邊,且規模龐大,還能看到稀稀拉拉的遊客;槍膛紀念碑早已是乏人問津;至於紅星紀念碑,能順利找到都不容易!

所有這些紀念碑,基本都處於無人管理、自生自滅的狀態。

雜草叢生,厚厚的腐葉堆積。


【15-波赫】

歷史遺蹟21——拉丁橋。

來看看這座橋,並不大,也說不上漂亮。

但它卻是塞拉耶佛最著名的旅行打卡目的地之一。

它叫拉丁橋——就在這座橋上,塞爾維亞青年開槍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及其妻子,成為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這座橋建造於1798-1799年,建造時誰都未曾想到,它會在歷史上留下如此顯赫的坐標地位。


歷史遺蹟22——狙擊手大街。

從拉丁橋往河岸溜達幾步,就是塞拉耶佛那條著名的大街——狙擊手大街。

波赫戰爭期間,在這條大街上行走的人,隨時都有可能被埋伏在遠處的狙擊手一槍索命。

這座城市對待戰爭,可以說是擺出了一副「習慣了」的姿態。

即便現在你去塞拉耶佛旅行,依然能在這座城市的諸多建築上,看到諸多依然殘存的彈孔。

人家也沒打算修,問就是沒錢。


歷史遺蹟23——城市地盤劃分線。

波赫戰爭的起因,就是波赫境內三大民族不可調和的矛盾。

有意思的是——塞族、克族、穆族分屬不同的民族,也有各自不同的信仰,並且在塞拉耶佛,他們還各自有自己專屬的、不同的活動區域。

就在塞拉耶佛大學旁邊,有兩座大教堂,一座屬於東正教,一座屬於天主教;兩座大教堂的距離很近。

信奉東正教的是波赫的塞族人,信奉天主教的是波赫的克族人。

穆族人的清真寺也在塞拉耶佛的老城區,與這兩座大教堂毗鄰相望。

你去塞拉耶佛旅行,花不上多長時間,就能把這三個不同宗教、不同風格的大教堂,看一個遍。

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距不遠,雞犬相聞,也實在是沒辦法「老死不相往來」。


好在現在波赫和平了,三大民族在塞拉耶佛劃分好各自的地盤,又彼此交融在一起生活。

但在塞拉耶佛老城,街道上至今還有明確標識的地盤劃分線。

你若不知道歷史,這就是一根「莫名其妙」的線,甚至都會被你忽略。

但你若知道歷史,這就是一個類似「柏林圍牆」的隱形存在。


【16-黑山】

歷史遺蹟24——科托爾老城的入口。

科托爾老城是黑山最耀眼的明珠,也是去黑山旅行的遊客,必然會去的打卡目的地——這座老城整體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建於中世紀;而且老城中的聖特里普納天主教堂,比法國巴黎聖母院大了179歲。


老城的主入口很小,門洞的石頭上至今仍刻著狄托的名言:「你休想拿走!」

有必要了解一下狄托說這句話的背景——1944年11月21日,狄托率領軍隊從納粹德國手中奪回了科托爾古城,擲地有聲地扔了一句話:「你的我不要,我的你休想拿走!」

直到今天,從南斯拉夫解體中獨立出來的黑山,依然在自己最著名的古城,以及遊客們必然會經過的主入口,保留著狄托的這句名言。

畢竟當年的黑山人,曾是狄托游擊隊的中堅力量。

所以在我看來,黑山是不會忘記狄托的。


【17-北馬其頓】

歷史遺蹟25——巴爾幹式的小教堂。

要說北馬其頓的首都斯科普里,真的沒什麼值得一掃的目的地,第一印象就是滿大街的新雕塑,還幾乎都是直抒胸臆、孔武有力的那款。

這是因為它經歷過大地震,現在絕大多數建築都是新建的。


北馬其頓值得一掃的是奧赫里德,它的湖邊小教堂,獨具巴爾幹風格,十分漂亮。

奧赫里德湖是巴爾幹半島最深的湖,也是巴爾幹半島第二大的湖。


【18-科索沃】

歷史遺蹟26——柯林頓大街。

強調一句——雖然美歐有很多國家承認了科索沃的「獨立」,但中、俄、塞至今並未承認其獨立地位。

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有一條「布希大街」。

它原來不叫「布希大街」,這是後來為了討好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專門改的名字。


小布希的名字在科索沃秀上一把,卻不是首發出場的存在。

首發出場的是柯林頓。

沒錯,普里什蒂納不但有一個後改名的「柯林頓大街」,還有柯林頓的雕像。

科索沃人立這麼個玩意很好理解——當然是在感謝美國三軍總司令柯林頓,畢竟沒有他,就沒有科索沃的「獨立」。


【19-俄羅斯、20-烏克蘭】

歷史遺蹟27——兩個博物館。

俄羅斯的莫斯科,有一個中央武裝力量博物館。

烏克蘭的基輔,有一個國立衛國戰爭博物館。

如果兩個博物館都參觀一下的話,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他們曾有共同的目標,以及共同主題的博物館,但現在卻打得不可開交。


不展開了——可參閱老非此文。

德國人堅決不去兩個博物館,一個在俄羅斯,一個在烏克蘭



原創與整理不易,留個讚唄!

關注@老非2020,分享旅行見聞。

文字原創;未經本人允許拒絕任何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