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育率更可怕的現象,我國出現了「單身潮」

枕貓 發佈 2024-01-13T09:38:28.965116+00:00

在人們對於物質和精神追求同樣重視的當代,伴隨大眾接受教育程度增加、物價增加、婚育成本增加、工作生活壓力增加等多種因素,與另一半同休戚共進退,不再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最優期待與選擇。

在人們對於物質和精神追求同樣重視的當代,伴隨大眾接受教育程度增加、物價增加、婚育成本增加、工作生活壓力增加等多種因素,與另一半同休戚共進退,不再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最優期待與選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單身人數已達3億,進入第四次單身潮。」「根據數據統計,中國現在有2.4億的單身人口。」「根據數據顯示,90後的結婚率在10%左右。」這些數據在各大新聞版面發布,層出不窮,每一組數據背後都講述著如今「單身潮」的現狀,凸顯出背後的問題。

從步入一座城市開始,人們掙扎著尋求未來,努力通向明天,對於繁雜擁擠的一切用自己的方式抗拒著,設法守護自己的初衷、善良、夢想、還有尋找自己這件事。

在尋找自我的旅途中,逐漸學會斬斷猶豫,沉醉忘我,光是生存至此已經耗盡所有力氣,於是大部分人疲於去經營一段結局存在不確定性的婚戀關係。

三座「大山」

近期專家稱「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

占據熱搜頭條數日,按照貝克爾經濟學家的行為經濟學說,子女是長周期的消費品,可以帶給你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沒有長周期的耐用消費品,他的價值是超過你購買的其他消費品的價值。

越來越多的專家以理性原因分析年輕人不選擇婚戀,不選擇生育,離婚率居高不下的利弊,以實際因素勸解年輕人改變對於單身的觀念,可年輕人目前的單身行為真的是不顧一切的一意孤行嗎?

從各種客觀因素及數據來看恐怕並非如此。

相比之前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的人口普查而言,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預警著生育率降低、老齡化明顯的問題,全國人口中0至14歲人口占17.95%;

15至59歲人口占63.35%,占主要權重;60歲及以上人口相較0至14歲人口多出0.75%,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3.50%。

我國於2021年開始實施三胎政策,來緩解並阻止生育率降低的境況。國家在放開政策的同時設立了很多專項扶持,例如產假待遇、生育津貼等。

但就目前多種數據而言,諸多政策的實施也依然無法提高年輕人走向婚戀的選擇,形成了「單身潮」現象。

這源於如今老百姓面臨著的三座大山:

1、住房。隨著連年的出生人口減少,需求房產的人群也在減少,可房價一直是上升趨勢,多數人的薪酬不能達到購房條件,安居樂業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2、教育。新生兒呈減少趨勢,22年已經影響到學前教育,適齡兒童的班級無法招滿。

然而對於大部分外出就業人群來說,私立學校的學費一直居高不下,讓很多人無力承擔,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環節,可學費問題卻讓家長望而卻步,對於優質的教育資源失去選擇權。

3、醫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快現狀,醫療依舊是緊缺的公共資源。

面對如今不同境況下出現的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抑鬱等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不容小覷,其傷愈過程是一件長久的事情,所需花銷也並不低廉,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足以支付這筆費用。

新的「三座大山」用經濟掣肘於當下的年輕人對於婚戀的態度,「單身潮」漸漸成為當下形勢下的必然產物,年輕人從校園到步入社會,所接受的知識內容皆為有利於實習與工作的層面。

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和提升收入水平從而改善生活品質成為年輕人存於當下的首要追求,因此對於自身經濟情況的判斷較為清晰,婚戀所需的成本也在自己內心做好了足夠了解。

思想認知

基於以前封建思想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以養家餬口傳宗接代為首要任務,而婚姻當中的女性,應以生兒育女為己任,相夫教子為首要任務。

新型婚姻壓力中也不乏婚前雙方為保證婚後生活的高品質,對於彼此的經濟條件提出很高的要求,房車、禮金、物質生活方式等此類問題,因此在婚戀關係中會出現很多不公正現象。

「扶貧式戀愛」、「喪偶式婚姻」、「保姆式愛情」、「圈養式愛情」、「大男子主義」等等有關於婚戀關係的網絡熱詞層出不窮,不完美的婚戀關係讓沒有嘗試過的年輕人望而卻步,體驗過這種不平等婚戀關係的人唯恐避之不及。

首先經濟實力、社會閱歷、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成長環境相當,其次兩人接觸的社會層面和專業領域相仿才可能完善兩人相處時的平等關係,否則從思想認知上就會開始出現斷層。

「以前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會很討厭。現在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只會不予關注,......放棄一些機會......而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當下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類似個性這種無法退讓的東西,雙方的立場不同,思想認知不同,就會產生誤解,乃至不可調和的矛盾。確定關係只是開始,感情的開展才是日常需要經營的狀態。

為了追求更好質量的生活,兩人相處後,從生活習慣的磨合,思想境界的統一,生活態度的融合,所耗費的成本不止是時間和經濟,還有人對於自我的價值觀的退讓與妥協。

身處多元社會,單身成為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一種被人詬病的貶義詞。社會閱歷越豐富,對於自己的所求所想越是清晰,因此不敢輕易嘗試開始一段感情成為單身人士對於自己現狀的概括。

婚姻是長期規劃,能夠見始知終是它的特性,人類情感豐富,趨利避害、不隨波逐流也是天性。自身的經濟狀況成為了大部分人選擇單身的原因:

情況一:相對於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創造婚姻和家庭所帶來的幸福感,現有物質條件所滿足的生活狀態真實且易獲得;

情況二:現有物質基礎並未達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因此無法對下一代負責,對一個家庭負責。

面對發展一段不確定性的婚戀關係來打破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平衡的生活,人們會做出躲避和放棄行為,因此在生育率問題面前,人們從初始便堅守住單身的底線。

寵物經濟

艾媒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3年我國寵物產業發展與消費者調研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寵物產業規模達4936億元,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增長迅速。

人類本就情感豐富,所以生活里都會偶遇孤獨,在某些方面,孤獨會帶給人無力感,如今的「單身潮」狀態下,眾多年輕人通常處於獨居狀態,面臨著孤獨問題。

為了緩解工作的壓力和焦慮的心態,飼養寵物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新選擇。

寵物作為可以長久陪伴的存在,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重要夥伴,他們獨有的相處方式,可以消融年輕人對於工作中和生活中想牴觸卻無法避免的情緒,帶給人放鬆與平靜的生活狀態。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生活壓力,就業形勢等多種現實情況導致精神內耗,超前消費也成為年輕人的標籤,不能以經濟實力帶給自己安全感的缺憾,寵物的情感陪伴可以彌補這一點。

寵物經濟盛行成為年輕人對於尋找陪伴的新理念,相比於與人相處,動物只有情感而沒有思想意識,對於人類的付出與照顧會做出忠誠的回應,其單純直白的「討好式回報」給主人以成就感和幸福感。

寵物經濟從側面鞏固了「單身潮」形勢,也在無形中刺激了年輕人的消費水平,寵物的衣食住行,認真起來不亞於愛寵人士自身的消費需要,隨之衍生的寵物消費模式也吸引著各位愛寵人士的消費趨向。

這一境況讓單身的年輕人們把除了做好自身工作以外的精力幾乎全部用於陪伴愛寵,因此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追求不確定的婚戀關係。

結語

並不是放棄對未來的希望,也不是執迷於單身的狀態,不是不想戀愛,而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對的那個人,開展一段自己想要的戀愛。

看慣了人生百態就覺得自己無法將就於不適合自己的婚戀關係,如果選擇開始一段感情並且發展這段感情,會不會是自我犧牲大於對方付出,是否會讓自己錯過高質量戀愛。

究其原因,是對戀愛關係的不確定和對自身的疑惑,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讓更多的年輕人把希望寄託於他人慢慢轉變為依靠自己。

單身狀態只是結合眼下自身情況做出的暫時性選擇,沒有人給婚戀定好年齡,因此在沒有做好開展一段感情的準備之前,一切也許是人們為婚戀做好準備的蓄勢待發。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對應的文明,發展至今總會有與時俱進的新狀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的「三座大山」會被移平,「單身潮」等諸多許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向著光亮那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134-135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