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中的哈士奇!機動沒輸過,空戰沒贏過,米格29怎如此拉垮?

雜談小薛 發佈 2024-01-13T19:16:55.642553+00:00

正文開始之前,請先允許介紹下米格29的來源與歷程,米格-29 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 研製生產的雙發空中優勢戰鬥機,北約代號「支點」。

正文開始之前,請先允許介紹下米格29的來源與歷程,米格-29 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 研製生產的雙發空中優勢戰鬥機,北約代號「支點」。

米格-29具有一副中置後掠翼,帶有翼身融合前緣邊條,後機身兩側是大後掠平尾和雙外傾垂尾,都安裝在發動艙兩側的懸臂上。配備兩台RD-33新一代渦扇發動機,軍推4326千克,加力8290千克,全加力狀態下足以使正常起飛重量的米格-29推重比過1。兩台發動機間距很寬,之間的翼身融合體能產生可觀升力,從而降低機翼載荷並提高機動性。為了使飛機能夠從非常簡陋的跑道起降,該進氣口可被完全關閉,改從邊條上方的輔助百葉窗進氣口進氣,完全無需擔心發動機吸入異物。米格-29還配備了堅固的起落架,能適應無鋪裝跑道的惡劣環境,前輪也安裝有擋泥板。該機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和持續轉彎性能,大迎角飛行性能突出,不容易進入尾旋。米格-29機身大部分採用鋁合金製造,可承受9g過載,飛控具有限制器,可防止飛行員超過載和迎角的操縱,限制器可被手動超越。

看紙面介紹是不是挺好,但是就是這麼一款經典戰鬥機卻在實戰中屢次被擊落,自己卻沒有擊落過任何一架有人駕駛的飛機。除開飛行員和體系的原因外,主要是因為米格29極其落後的航電火控水平和萬年燒火棍的R27半主動空空飛彈,通俗的來講就是一個半聾的近視眼拿著匕首去和別人打架,結果可想而知,現代超視距空戰主要就是由雷達、飛彈、電子對抗設備決定的,

首先米格29裝備了N019「藍寶石」卡塞格倫天線脈衝都卜勒雷達,對戰鬥大小的目標的迎頭探測探測距離是70公里,指標看著不錯,但是注意,老毛子在紙面數據上吹牛一直都是傳統,敵方戰鬥機如果開啟了 ECM電子干擾設備,眼瞎的米格29得多遠才能看到敵機就難說了,更要命的是R27半主動遠程「火箭彈」需要全程引導,敵機一個39機動就會使雷達拖鎖,從而讓R27空空飛彈變成空空火箭彈

其次就算換裝R77主動空空飛彈,也會因R77射程太短,而導致在空戰中被射程超遠的各種主流的中距空空飛彈摁在地上摩擦

最後也是很要命的就是米格29落後的RWR雷達告警接收機,對!就是那個著名的死亡猜燈謎遊戲,猜對了沒獎勵,猜錯了見閻王,看到這裡是不是想起了魷魚遊戲。。。。笑

咳咳!實際上是因為米格29的雷達告警接收機顯示設備只是由一圈燈泡組成的簡陋的顯示設備,在飛彈來襲的時候只能通過燈泡亮的數量和方位,來判斷飛彈大概在你哪個方向,接近速率快不快。

看到這裡想必友友們大概知道米格29為什麼老被當成靶機了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