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使的話,荷蘭沒聽進去,馬克龍前腳剛走,荷方就對中企下手

偉鑑新知 發佈 2024-01-13T22:48:11.073241+00:00

日本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本身又在晶片四方聯盟體系之內,跟隨美國對中國搞技術封鎖並不令人意外,但荷蘭不一樣,此前荷蘭外長胡克斯特拉明確承諾不尋求與中方脫鉤,但依舊在美日荷「秘密協議」的束縛下背信棄義。

隨著近期中美博弈升級,美國拉攏盟友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圍堵態勢也越來越嚴峻,尤其是日本和荷蘭相繼宣布對華出口管制。

日本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本身又在晶片四方聯盟體系之內,跟隨美國對中國搞技術封鎖並不令人意外,但荷蘭不一樣,此前荷蘭外長胡克斯特拉明確承諾不尋求與中方脫鉤,但依舊在美日荷「秘密協議」的束縛下背信棄義。

對此,中國駐荷大使談踐警告稱,中方不會「忍氣吞聲」,同時也提醒荷方施行禁令只會損害中荷關係,拒絕中國市場只會導致荷蘭失去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但是中國的話,荷蘭顯然沒有聽進去。

不過最近馬克龍的訪華之行可能讓事情出現了一些轉機,馬克龍在訪華期間多次強調歐洲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避免成為美國附庸,再加上其回國後馬上就訪問了荷蘭,可能就是暗示荷蘭應該獨立自主選擇合作夥伴,堅持自己的發展模式,而不是屈從於美國的經濟脅迫。

同時,馬克龍還強調要增強歐洲防務、能源自主能力,加強教育和創新投入,整合歐洲市場,降低對其他國家的科技依賴。

其實早在數年前法國就已經認清了「美國靠不住」的這個現實,川普政府執政時期,美國就曾拒絕對法國出售包含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軍用產品,馬克龍在訪問美國時曾親自遊說川普希望美國鬆口,結果遭到拒絕。

由於受到美國卡脖子,法國防長帕利當即宣布將加強自主研發,不再任由美國擺布,自此法國開始加速研發自主晶片。

客觀而言,歐洲自二戰結束以來一直沒有實現防務自主,在軍工技術上高度依賴美國,想要另起爐灶並非一日之功,單憑法國是不夠的,但是整合歐洲的研發能力倒不是沒可能。

其實法國和中國的情況比較類似,都想要打破美國半導體壟斷,所以這次馬克龍訪問荷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加強兩國半導體合作,擺脫美國晶片聯盟,如果法荷能達成協議,說不定還能說服荷蘭退出美國圍繞中國組建的「限芯」網。

結果馬克龍剛走,荷蘭就宣布計劃禁用一款中國社交媒體軟體,並稱中方可能通過該產品從事「監聽活動」,危害荷蘭「國家安全」。

其實不只是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等國家的網絡軟體都不被允許使用,而這些國家恰恰都被美國視為「挑戰」,可見荷蘭受美國裹挾程度有多深。

這麼來看,雖然馬克龍前來苦口婆心了一番,但是荷蘭恐怕還沒有那個魄力和底氣對美國說不,這也不難理解,就拿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爾來說,雖然中國的市場份額很大,但很多關鍵技術還是要依賴美國進口,所以不敢輕易得罪美國。

至於荷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對中國進行出口管制,談踐大使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本質是美國向盟友施壓,企圖減緩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荷蘭盲從美國,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不僅不能讓荷蘭更安全,反而破壞了全球產供應鏈。

對於中方的反對,荷蘭外貿大臣施賴納馬赫爾無奈地表示,希望中國能夠「理解」,並繼續與荷蘭保持良好的關係。

這說明荷蘭夾在中美競爭之間進退兩難,不得不作出可能得罪其中一方的決定,只不過荷蘭選擇了屈從美國。

但好消息是,在本輪「訪華潮」中,數百名外企高管來到中國進行考察走訪,其中就包括阿斯麥CEO溫寧克,並得到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接見。

溫寧克明確指出,中國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重要供應商,不能忽視中國半導體產能對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性。

這說明阿斯麥並沒有放棄中國市場,而是繼續尋求溝通和合作,儘可能避免受到美國的干涉。

對此,中方已經表達了將要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的決心,儘管實現技術趕超任重道遠,但我們別無選擇,將堅持自主創新。

在馬克龍訪問之後,雖然荷蘭作出了對華不友好舉動,但光刻機事件是否會出現反轉還猶未可知,但無論如何,馬克龍呼籲歐洲自主絕對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中歐完全有可能聯手打破美國的技術壁壘,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