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0年代的下崗潮到現在的失業潮,我們該如何解決?

極速實驗室 發佈 2024-01-13T23:17:49.904286+00:00

現在我們又面臨新一輪失業潮,這麼多的大學生畢業必然導致就業壓力極大,我們又該如何解決?我記得90年代國內也掀起了一場下崗失業潮,那個時候有不少工人都下崗,很多人也怨聲載道,可是現在的失業潮和那時候並不一樣。

現在我們又面臨新一輪失業潮,這麼多的大學生畢業必然導致就業壓力極大,我們又該如何解決?

我記得90年代國內也掀起了一場下崗失業潮,那個時候有不少工人都下崗,很多人也怨聲載道,可是現在的失業潮和那時候並不一樣。

相信在座很多人曾經經歷過或其父母輩都經歷過90年代失業潮,那時候國內國有企業倒閉了40萬家,4000萬人在家裡待業。



看到這個巨大的數字確實令人害怕,可實際上並不值得擔憂。因為雖然工人下崗,可是企業卻不是完全不管工人,還是能支付工人一定生活費的。

那個時候又沒有物業費,也沒有房貸壓力,也不需要還車貸,養育孩子成本又極低。工廠支付的那些應急費用完全可以讓失業職工度過短暫的困難,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去。

而且這對很多人也是個機遇,不少人下崗之後發現了新的天地,他們不再把理想局限在工人這個崗位上,而是積極尋找其他致富之路,最終成為了大老闆。



各位可以問問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是不是並沒有現在這種緊迫感?

現在的問題完全不一樣,現在的問題是老百姓手上沒錢了,導致企業相對來說產能過剩,生產越多就越賣不出去,最後積壓在庫房中眼睜睜看著長毛。沒辦法,企業只能通過降薪,裁員的方式來挽救企業,保留企業最後一絲血脈。

現在的大學生又有很多,競爭壓力又極大。而且算是有人能看到機會,也沒有本錢能抓住。



外部環境也非常糟糕,而且看不到回暖的苗頭。所以面對這種困境,不要和90年代的下崗潮相比,這一次比90年代那時候要困難得多。

我們要做的就是切莫輕易辭職,儘可能的多存一點錢,不要輕易消費,給自己的未來一份更大的保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