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壽輝為陳友諒做嫁衣,陳友諒和徐壽輝的故事

書童讀史 發佈 2024-01-14T09:24:11.060821+00:00

明史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陳友諒,是時候說說陳友諒這個人了,歷史的舞台上,他終於要上場了。說陳友諒,那得從彭瑩玉說起。彭瑩玉又被人稱為彭和尚,雖然是和尚,但是思想上是時時關注著社會。至正四年,和尚也當不下去了,於是和弟子周子旺等人一起,袁州起事。

明史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陳友諒,是時候說說陳友諒這個人了,歷史的舞台上,他終於要上場了。

說陳友諒,那得從彭瑩玉說起。彭瑩玉又被人稱為彭和尚,雖然是和尚,但是思想上是時時關注著社會。至正四年,和尚也當不下去了,於是和弟子周子旺等人一起,袁州起事。

這群人背後衣服上寫著個佛字,彭和尚對這些人說,有了彌勒佛的保佑,可以刀槍不入。

就這麼恍恍惚惚中,拉起了紅紅火火的大旗。最多的時候甚至五千人,但是江西行省發兵鎮壓,這些人最終各自分散,從地上轉為了地下,彭和尚也遠走湖北,繼續他的事業。

彭和尚這人,對待事業兢兢業業,遠走湖北後,加入了徐壽輝的部隊。這幫人的頭領是徐壽輝,但是打著彭和尚的旗號,可能是因為彭和尚有地位,畢竟是前輩,認識的人也多。



這支隊伍中,徐壽輝是布販子。但是後來他當了皇帝,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長相。看起來有點兒戲,但是史書就這麼記載,這也為以後的內訌埋下了伏筆。

史書記載的是,1351年,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但是根據1982年重慶江北出土的《玄宮之碑》,這碑立於1367年,上面寫的是:

歲庚辰(1350),淮人立徐主稱皇帝於蘄陽,頒萬壽歷,建元治平,國號宋。

《玄宮之碑》是記載的繼承徐氏政權的大夏國太祖明玉珍的墓志銘,這說明,徐壽輝建國比史書記載的時間要早一年,而且國號是宋,並沒有證據證明此後他改的國號是天完。

這倒是也解開了我一個疑惑,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聽著就這麼晦氣的國號,徐壽輝會用的這麼起勁?雖然說有解釋,天完有壓著「大元」的這個說法,但是總感覺是牽強。

至於為什麼會用天完來遮掩徐壽輝這個宋的國號,一是韓林兒就曾經是宋的國號,而且是在1355年,是在5年之後。二是朱元璋對於加入韓林兒的這段經歷,後來多有避諱,所以史書用天完,也就理解了。我們這就照著史書的記載,稱呼天完吧。

徐壽輝這人,算是元末群雄里的老實人,他先後率領士兵占領了湖廣,江西以及川蜀的大片地區。

大好形勢,這時候發生內訌了。徐壽輝能當上首領,和他的好儀表是有關係的,並不足以特別服眾,而且天完政權實際上被倪文俊所控制。倪文俊英勇善戰,能占領這麼多地區,倪文俊功不可沒。

1357年八月,倪文俊試圖殺了徐壽輝取而代之,但是陰謀敗露,於是率領部分人逃往黃州。

這個時候,就是陳友諒的表現機會了,陳友諒,本是沔陽漁家子弟。本姓謝,但是祖上入贅陳家,於是就有了陳友諒。少年的時候,還是讀過一些書。曾經有風水人士看過他先祖的墓地,後來和陳友諒說,「法當貴。」



我們也很難說,這故事是陳友諒成名之後為了宣傳他的故事而編造出來的,還是歷史上真是這麼發生的,但是不管怎麼說,陳友諒後來當上了小吏。

當小吏,一輩子到頭,也和富貴關係不是太大,陳友諒有著更遠大的志向。當徐壽輝起兵,陳友諒就參去參加了徐壽輝的部隊,這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黃州當時正是陳友諒的駐地,而陳友諒當時是倪文俊的部將,聽著有點繞口令,結局就是倪文俊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自己的部將陳友諒所殺,這是陳友諒在歷史上的第一筆濃墨重彩。

1358年,陳友諒攻克龍興,徐壽輝希望可以遷都龍興,而陳友諒不從,看似不起眼的決定,對兩人卻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1359年,徐壽輝執意要要遷都,陳友諒埋伏在江州城外,殺了徐壽輝的部下,挾持了徐壽輝,陳友諒自稱漢王。

1360年,陳友諒向朱元璋的統治地區發起攻擊,應天的屏障是太平,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朱元璋攻下太平後,要繼續守著太平,望著應天。陳友諒攻下太平的戰役中,太平城堅不可摧,陳友諒讓巨舟來到了城的西南方,士兵沿著舟尾爬上城頭。

陳友諒先攻下了太平,後來又進駐采石磯。此時的陳友諒志得意滿,面子工程都不想做了,他派部下假裝到徐壽輝面前匯報,一邊安排壯士把徐壽輝的腦袋擊碎。

自此,陳友諒完成了從部下到皇帝的轉變,他改元大義,國號漢。當時恰逢狂風暴雨,群臣甚至都無法行禮。



從陳友諒的軌跡上看得出來,不擇手段,成王敗寇,是他極力追求的,甚至不需要遮掩,就這麼當上皇帝。

在他的心裡,權力才是他追求的,並且為此願意付出一切。此後他的行為,越發不加收斂,但是他不明白,當他這麼不擇手段的時候,他也可能是別人不擇手段的對象。

在陳友諒的世界裡,仁義,忠厚,老實人,是存活不下去的。他不明白,徐壽輝是怎麼在這個亂世中存活下來的,並且還登上了皇位,所以他可以取而代之,在陳友諒的理解里,他陳友諒比徐壽輝更適合當這個皇帝。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樣的一個不擇手段的人,竟然取了個年號叫大義,我們很難說,他是不是想用大義這個年號,來證明這個世界上,不需要仁義道德。

或者說,越缺少什麼的人,越想擁有什麼,缺少仁義道德,所以他就取年號大義。

就這樣,陳友諒真得做到了風水相士和他說的,「法當貴」,但是這條路還長著呢。但是不管怎麼說,看起來,陳友諒的富貴之路是開始了。

史料參考:《明史》《明史上下冊》《朱元璋傳》《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明初的人物、史事與傳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