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多高才算高?這位離休幹部工資刷新認知,網友:開眼界了

財沈道 發佈 2024-01-14T16:27:05.338556+00:00

出自《禮記·禮運篇》記載:「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疾者皆有所養。」其實「養老金」這個詞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是密切相關的,其實,養老金和退休金在一定意義上是屬於同一概念的,更何況,養老金可以說始終是社會工作者除了工資外最關心的問題了。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出自《禮記·禮運篇》記載:「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疾者皆有所養。」

其中,老有所養排在首位,可見他的重要性了。但是,我們如何做到老有所依呢?老人所依的又是什麼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依靠老人自己的孩子啊。可是,當代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年輕人的壓力較大,他們坐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可能才可能剛剛夠生活基本消費,自然而然留給老人的資金就比較少了。

而且有些老人也不想給自己的子女們增添負擔,也就不會向自己的子女索取任何費用。那老年人應該如何保障生活呢?答案就是養老金

其實「養老金」這個詞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是密切相關的,其實,養老金和退休金在一定意義上是屬於同一概念的,更何況,養老金可以說始終是社會工作者除了工資外最關心的問題了。

近些年來,為了更好的將鬥爭成果讓全民共享,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也在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並且養老保險金的標準也是在不斷提高的。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國家在提高養老金水平這一方面做了許多工作,連地方上的養老金水平也是在穩步提升,基本上是可以滿足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了。

但是,有一點我們是不得不承認的,目前我們國家的社會養老保障水平和某些發達國家比起來水平仍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說是處於較低水平了。

而且我們國家的養老金有嚴重分布不均的情況,不同的退休人員其養老金也是不同的,甚至差別顯著。有些退休者的養老金水平很高,甚至高於一般工作者;

有些退休者的養老金水平就很低,有的甚至無法保證基本生活,更別說提高生活水平了。那麼,養老金到底多高才算高呢?這位退休老幹部曬出的養老金數目,讓所有看到過的人都大為震撼。

養老金到底多高才算高呢?

國家實施退休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是為了讓那些為祖國作出偉大貢獻的人可以更好的享受退休生活,安享晚年,可是,退休金到底多高才算高呢?

這我們就得看大數據了,根據有關市場調查分析,去年的退休人員的每月平均社會退休金水平為3100元。每月3100元。

這個數字和一些還沒有退休的社會工作者的收入所差無幾,保障退休人員的日常生活開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以說,這的確是個可觀的數字。

但這個數字的背後其實有很多不嚴謹之處,畢竟這個數字的前提是平均水平,有許多的社會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距離這個養老金平均水平還相差甚遠,或者說有許多人的社會養老金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平均水平標準。

就舉例說明,有些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幹部或者企業退休職工等人民的公僕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他們一個月的養老金水平就已經超過了5000元

當然,這並不是最好的,畢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那必然是還有比這5000元更高水平的。就比如說前段時間網上突然爆紅的一張退休金的帳單。

在這張單子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帳單持有者所享受的養老金待遇,而且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位老幹部年輕時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的真實身份。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看到這張養老金帳單實則令其眼界大開了。同時,在他們的心中也有一個這樣的疑惑:有那麼多的退休金嘛?

退休金為什麼會那麼高?

常言道,一個人有多大本事,他就有多大資格去享受他應得的東西。其實,這位老幹部能拿如此高的養老金,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從那張退休金帳單上看,這名老幹部其實是一名入伍軍人,在1937年12月1日入伍,而且還是一名中將,職務等級也是副站區職,就按這個來說,這位老幹部的退休金本來就不低,可以說大約在15000元。

再者說就是這位老幹部從1937年就已經入伍,到現在已經100多歲了,有退休金也已經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他本身就是一位士兵,再加上軍銜補助和榮譽補助,這些加在一起就有530元了。

除了這些以外,這位老幹部還有退休補貼,住房補貼,伙食費補貼,離休生活補貼等等,這些加起來也差不多10000元了。

在這張爆紅的補貼單中,較為吸人眼球的一組數據就是他的退休福利總額了,一共有62280元。這數字,怎能讓我們不羨慕啊,但這也是他應該得到的。

但其實,這種福利,也並不是月月都有的,其實只有在某些較為特殊的日子才會發放,這張養老金帳單可以說是這位老幹部所拿福利最高的一次了。

但如果再扣除掉一些福利的話,這位老幹部的退休金其實也是相當於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司高管的退休工資了。

其實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出,退休老人可以享受如此豐厚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方面我們可以從養老金享用者來說,因為他們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可以挺身而出,並且不負眾望,立下汗馬功勞。

另一方面就要從養老金制度本身出發了,我們國家這項制度本身就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等級分明的問題。

就比如說,福利機構的津貼獎金比起其他機構來說水平更高一點,額度更大一點。

從總體來看,這位退休老幹部的養老金確實很高,但這也讓我們注意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也在警醒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我們國家才可以彌補養老保險的缺口呢?要這樣才能縮小養老金金額之間的差距呢?

怎麼樣有效解決養老金差距?

怎麼樣縮小養老金之間的差距呢?實際上,國家早就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了。

有的退休社會者現在養老金待遇水平較低,但也有人的待遇水平較高。

國家在實行養老金調整政策的時候,有沒有縮小養老金差距的方式呢?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是。並且有些專家還從四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有效分析。

第一點,就是提高年齡較高的老人的養老金的發放金額。

眾所周知,老年人在退休之後除了領取養老金之外,很難再有其他收入來保障生活了,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講,養老金的高低決定著退休老人的生活水平的高低,養老金關乎著老人退休之後的生活保障。

迄今為止,大部分的省市已經將這一方面的解決方案納入其政策中,並且已經開始實施,還取得了民眾積極的反映。

有一些省份給年齡段在65歲到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單獨發放高齡補貼的方案,到了80歲,90歲的時候,國家給他們所單獨發放的養老補助會更多。

所以說,其實大家只要越長壽,自己所享受的養老金待遇就會越好,養老金額度也會越高。

第二點,就是適當減少掛鈎調整的比例。

意思就是說以之前社會退休人員所領取的養老金為基礎,按其比例進行上漲。如果把掛鈎上漲的比例降低,與此同時,需要增加固定漲幅的比例,再加上其他的高齡補貼等等,其實就相當於變相縮小了養老金之間的差距了。

但事實上,這種掛鈎養老金的調整,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也是有某些弊端的。

就如,其實這個方案還是會讓原來養老金高的社會退休人員領取到的養老金額度更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某些養老金領取較少的退休養老者的養老金額度,讓養老金領取低的社會退休者和養老金領取較高的社會退休者之間的養老金上漲的差距縮小了罷了。

第三點,就是國家實行對養老金分開上漲的政策。

國家通過適當的手段,把養老金的上漲政策分解成幾個大部分,舉例說明就是,調整比例,繳費年限,固定漲幅,掛鈎獎勵高齡老人和特殊照顧貧困老人等等。通過用這些方法對直接上漲的比例進行抵消,實施這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養老金額漲幅太大的問題。

第四點,就是對養老金實行限高提低的政策。

就目前來看,我們國家還沒有進行具體實施,「限高」其實就是讓那些養老金本來就高的那些社會退休者的養老金在一定程度上停止上漲(在不會降低他們原本生活水平的基礎上),「提低」其實就是讓那些養老金本來就低的那些社會退休者的養老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漲速度。

但問題又來了,物極必反,如果讓養老金之間的差距縮小的太快的話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畢竟在我們工作的時候上繳更多的社保,其目的就是想在自己退休之後可以得到更多養老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晚年生活。

如果限高過於明顯而導致不公平的話,那就沒有太大必要再去多繳社會保險金了。養老金的調整,應該同時注重效率和公平,讓兩者實現平衡和兼顧,「效率」和「公平」都要兼得。

結語

其實,我們並不用去羨慕那些可以享受較高養老金的退休工作者,畢竟,這些都是他們理應得到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是要為國家出謀劃策,儘可能地縮小養老金差距。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養老金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只有通過各方的不斷合作和努力,才能夠讓每個老年人都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的幸福。

在我們國家,由於歷史原因和地區差異,不同地區的養老金差距較大,這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平衡養老金差距,讓每個老年人都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養老金差距的存在。其次,我們要了解養老金差距為什麼會存在。最後,我們要積極提出解決方案來解決養老金差距。

我們國家一定要重視養老金保險制度,每一年都要不斷對其做出修改和完善。真正做到「老有所依」,真正做到鬥爭成果由人民共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