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得從韓國借炮彈了!軍工拉胯程度比想像中更嚴重,戰鬥力成謎

海峽新幹線 發佈 2024-01-14T16:27:28.111766+00:00

據韓聯社4月12日報導,韓軍會將一部分儲備炮彈借給美方,以此方式展開合作。美方曾在上世紀70年代將戰備物資(WRSA-K)運入韓國,2008年,韓方從美方購買其中的155毫米口徑炮彈。韓國軍方一名負責人透露,雖然該炮彈製造時間已久,但實際投用不成問題。

據韓聯社4月12日報導,韓軍會將一部分儲備炮彈借給美方,以此方式展開合作。美方曾在上世紀70年代將戰備物資(WRSA-K)運入韓國,2008年,韓方從美方購買其中的155毫米口徑炮彈。

韓國軍方一名負責人透露,雖然該炮彈製造時間已久,但實際投用不成問題。據悉,韓國的供貨量可能達33萬至50萬枚,出租期限可靈活調整。據分析,韓國政府選擇以出借,而非出口的方式向美方提供炮彈,是為了避免讓外界產生韓國通過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的誤解。

首先,先明白一下這個WRSA-K,即「War Reserve Stock For Ally-Korea」的縮寫。這是美國給韓國準備,預置於前線的戰備物資。這批物資中主要是彈藥,由美國生產,屬於美國資產,也由美國維護。一旦爆發衝突,可由美軍及其盟軍使用。

不過,在2007年後,美國發起戰略轉型,預置於韓國的這批戰備物資,自然是重點節流的對象。畢竟這批彈藥量高達60萬噸,維護如此規模的龐大儲備,確保其可以隨時投入使用,所耗費的成本可不小。

於是沒過多久,約有一半的彈藥被廉價批發給了韓國政府,成了韓國資產。這一次要出借給美國的炮彈,大概率就來自於此。還有一半,大致陸續運回了美國本土拆解、銷毀,或是轉為美軍本土的戰備物資了。

那這批炮彈會被投入烏克蘭戰場嗎?韓國選擇以「出借」的形式執行,就是為了掩人耳目。所以這批炮彈應該是用於補充、維持美軍自身的戰備庫存。這樣它就可以騰出更多庫存供應烏克蘭,本質上是一種物資置換,也相當於投入戰場了。

如此大費周章繞這麼一圈,是因為韓國國內法律禁止其向交戰國出口武器。韓國外長朴振也強調,韓國政府反對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的立場沒有改變。但奈何現實中,美國意志「高於」韓國法律,不得不玩起欲蓋彌彰的把戲。

說完了事件的由來,再說說事件的影響。美國淪落到了需要向韓國借彈藥,任誰都看得出來,曾引以為傲的軍工產能,此刻恐怕也有點虛了。我們原本以為,美國即使工業空心化,但作為美國全球霸權的支柱,軍工產業應該還好,至少很先進。

只是,這次露餡了。就算美國的軍工產業依舊先進,但軍工產能怕是撐不住消耗戰了。上月底,美國陸軍部副部長加布·卡馬里奧在美陸軍協會論壇上表示,美陸軍投資了14.5 億美元,到今年晚些時候,能將 155 毫米炮彈月產量從 1.4 萬發提高至2.4 萬發,到 2028 財年達到月產量 8.5 萬發。這是什麼概念呢?要是用俄軍戰場上的消耗類比,省著點用,夠打半天。

要知道,美軍過往參與的戰爭中,向來是唯火力論制勝,彈藥仿佛無限續杯。都是在坐擁裝備領先一兩代,優勢碾壓的時候,才敢果斷下場,打的都是順風局、富裕仗。在美軍的戰術理念中,戰場上沒有什麼僵局是漫天炮火打不開的,一輪「范弗里特彈藥量」不夠,那就再來一輪。很多時候,火力即美軍的戰鬥力,眼下這樣的窘境想必令很多人心裡有數了。

此外,也說明了美國要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人,真不是說說而已。烏克蘭裝備不夠,美國補;美國也不夠了,拉上北約;北約也不行了,韓國再困難,也得創造條件上。下一步是不是日本,甚至是菲律賓,還不好說。問題是彈藥補進去了,可沒給烏克蘭補人。要是秉著有彈藥就繼續打的邏輯,烏克蘭遲早戰鬥到最後一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