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附小學生遊學尼山聖境,探尋儒家文化

齊魯壹點 發佈 2024-01-14T17:00:06.729749+00:00

近日,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三班的少先隊員們來到了孔子的出生地、儒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曲阜尼山,開啟了探古尋幽、與聖哲先人對話的研學之旅。

近日,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三班的少先隊員們來到了孔子的出生地、儒家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曲阜尼山,開啟了探古尋幽、與聖哲先人對話的研學之旅。

參觀「大學堂」

同學們先後參觀了以「仁、義、禮、智、信」命名的五廳、七十二賢廊等文化空間,走在儒文化藝術的殿堂里,一邊欣賞著薈萃了國內各類傳統工藝的建築、孕育古人智慧的蒼穹頂、堪稱國寶的泥塑和編鐘,一邊聆聽孔子弟子的尊師重德的故事,沉浸式感受儒家思想智慧,更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

走出大學堂,漫步夫子長堤,同學們參加了大學之道、禮拜先師等活動。仰望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論語》中「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形象變得清晰而真實,直觀的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精髓,體會傳統文化的震撼力,擔當起家庭、社會的責任,傳承禮樂文明。

觀看「金聲玉振」

「以樂明禮、以樂行禮、以樂演禮」。大型禮樂演出《金聲玉振》通過華麗耀眼的舞台效果,將詩詞、聲樂、舞蹈、雜技等中國古典藝術形式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將同學們拉回到千年之前,帶著我們和孔子共同成長,共同親歷從一個凡人成長為一個聖人的過程,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研學課,深刻教育同學們,約束好人生,明禮守德,每個人都能「由凡入聖」。

參觀「尼山書院」

同學們來到了古人修學之地—尼山書院,書院裡環植松柏,共有院落五間、殿堂五十多間,夫子洞便屹立其中。夫子洞,為天然形成的洞穴,是至聖孔子的出生地,山洞很小,洞內卻有著天然形成的石床與石枕,更有趣的是關於孔子「龍生虎養鷹打扇」的傳說。同學們第一次接觸傳統磚瓦牆垣,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傳承方式,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

夜觀「水幕燈光秀」

尼山夜幕降臨,同學們一起圍坐星空下,感受「科技+傳統文化」的超凡之美。數百架無人機以夜空為幕,通過光影水秀與燦爛煙火演繹出鳳舞尼山、山河、編鐘、周遊列國、論語書卷等諸多震撼畫面,用現代科技展開一幅宏大史詩畫卷。

手作體驗「韋編三絕」

同學們參加了「韋編三絕」手作體驗課,親自動手編制屬於自己的竹簡。「韋編三絕」課程,通過格物致知的方式學習孔子當年刻苦學習的故事,也通過這堂課了解文字載體的發展歷史。授課老師給每個學生發放了6根竹簡,兩根繩子,然後一步一步給孩子們講解如何操作。同學和家長們都是第一次親手操作,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不會」「複雜」而放棄,而是虛心向身邊的同學和老師們請教。讓同學們動手動腦的同時開發自身的動手能力,學習傳統文化,從實踐中了解儒家文化,感悟明禮生活方式。

尼山聖境研學之旅讓同學們從學習和生活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極大地調動孩子的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學們在返程的路上紛紛表示不虛此行,被孔子的偉大和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打動,回到學校後要好好學習,傳承中國文化,努力做個「小孔子」,

(稿件來源:山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