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飛機上推銷產品長達40分鐘,航空公司省起錢來有多狠?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1-15T03:23:37.962047+00:00

「瓜子、啤酒、礦泉水,好看的模型要不要帶一個?」這種綠皮火車上的經典橋段,如今也出現在數千米高空中。「空姐飛機上推銷產品長達40分鐘」最近上了熱搜。

「瓜子、啤酒、礦泉水,好看的模型要不要帶一個?」這種綠皮火車上的經典橋段,如今也出現在數千米高空中。

「空姐飛機上推銷產品長達40分鐘」最近上了熱搜。據媒體報導,旅客王女士日前乘坐首都航空航班從天津前往雲南麗江,航程中空姐吆喝售賣飛機模型、化妝品、墨鏡、絲巾等商品,時間長達40分鐘左右。這讓想在飛機上補個覺的王女士不勝其煩,於是投訴航司。

那麼問題來了,航班飛行過程中推銷帶貨合規嗎?價格、服務標準甚至從業人員待遇一直「高高在上」的航空公司,為什麼需要這麼「拼」?

空中售貨合不合規?

前文提到的王女士下機後,通過首都航空客服進行投訴,得到了「一般情況下,不會在飛機上售賣商品」的回覆。但她幾天後乘同一航司航班返回天津時,又一次遭遇空姐售賣商品。認為此舉影響乘客休息的王女士與空姐進行交涉,才使推銷時間從40分鐘縮減到20分鐘。

王女士的經歷並非孤例。據了解,海航系的首都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等廉價航班上都有類似空中售貨。也有乘客表示,在春秋航空的航班上也遇到過售賣跨境商品。

有民航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這不屬於民航業內違規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基本不會插手這類現象,是否提供機上售賣服務由航空公司自行決定。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航空公司的廉價航班上出現機上售賣商品環節,是由於這類航班機票價格低廉,要靠增加輔助收入來取得平衡。在不影響飛行安全的前提下,監管部門一般不會過問。

航空公司省錢大有文章

曾幾何時,購票軟體里不乏百餘元甚至幾十元一張的廉價航司航班機票。然而一架民航客機造價往往十幾億元「打底」,空中售貨就能幫助廉價航司回本嗎?

有二十多年航空公司從業經歷的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曦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認為,機上售賣商品是國內廉價航司學習歐美同類型航空公司的通用做法。然而如果只售賣一般商品,和乘客沒有深度聯接,乘客實際參與度會非常低。這樣照搬他人經驗,並沒有學到精髓。

事實上,大部分航空公司都不單靠機票來實現營收,而是在開源節流方面大有文章。

例如,使用單一機隊可以降低維修成本(零部件共用),飛行員也可以共用,從而降低模擬機、教官等培訓成本,輪換也相對更容易。此外,還可以使用起降費用低的小機場或有收費優惠的廉價航站樓;使用廉價設施,如登機牌用普通列印紙,不設登機廊橋;提高飛機使用和周轉率,儘量不在外地過夜,以減少機組和空乘人員額外差旅補助等。

機上設施也大有節約空間。部分航司航班一般不提供機上娛樂,這樣就不必採購機上娛樂系統,也能節省機上用電。機艙只設單一客艙,沒有商務艙和頭等艙,也就不必安排額外的兩艙空乘,載客數量也可以增加,同時座位間距較窄,也能夠搭載更多乘客。

不提供免費食物,而是售賣機上食品和其他商品,也是一招。這樣不僅可以降低空乘工作量,減少空乘人數,乘客購買食物時空乘一般還有提成,由此又可降低空乘人員基本薪資支出。

陳曦認為,歐美一些航空公司運營理念值得借鑑。新開航線不僅要契合乘客出行需求,航線盈利模式先期策劃和評估也要先行。除了對所涉點位、時段進行綜合分析外,更要從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滿足用戶需求角度進行服務延伸,這樣用戶參與度高,也可以通過增值服務來提高利潤。

空中帶貨,螞蚱小也是肉?

「螞蚱小也是肉」,在飛機上進行商品銷售,終歸給航空公司帶來收益,這種增收方式是否可行?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教授李錦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認為,對於此類情形不可以「一刀切」,首先要看目的。如果以服務為目的,銷售餐飲、零食等乘客在旅途中需要的商品是可以的。並且,要採取在類似座位垃圾袋上面印製商品清單等不影響乘客乘機體驗的方式來進行。

但如果「空中推銷」純粹為了盈利,則此風不可長。李錦表示,航空公司航班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出行服務並給乘客帶來良好乘坐體驗,無論增收還是補損,最好都不要影響到這一根本功能。多元化運營可以考慮更多從創新上下功夫,一旦這種影響乘客體驗的做法損害到品牌形象,對航空公司而言弊大於利。

陳曦也表示,即便是在飛機上進行售賣服務,也未必一定要把追求銷售利潤作為主要目標。設計一些和航空公司品牌文化有關的文創產品,以品牌傳播和提升航空公司品牌認可度為目的,效果可能要比銷售一些產品帶來的利潤更有價值。如果出現具有爆點的產品,反而可以進一步促進機票售賣率的提升,以實現增收。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IC photo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國是直通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