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戰爆發那年,十大元帥都在幹什麼?擔任什麼軍職?

宋亞羣 發佈 2024-01-15T05:26:42.182645+00:00

十大元帥的橫空出世是1955年的事情了,那一年中央軍委向全軍授銜,為中國革命立下不朽功勳的十位高級將領榮獲元帥軍銜,既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就了個人的傳奇。

1937年抗戰爆發那年,十大元帥都在幹什麼?擔任什麼軍職?

十大元帥的橫空出世是1955年的事情了,那一年中央軍委向全軍授銜,為中國革命立下不朽功勳的十位高級將領榮獲元帥軍銜,既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就了個人的傳奇。

不過,正如一棵參天大樹是從樹苗長起,十大元帥也並非一天成就的,他們在自己漫長的軍事生涯中,也經歷了不同的成長曆程。

我們今天就來回顧一下,在1937年,這十位傑出的軍事家都在幹什麼。

為什麼選1937年呢?因為這對中國現代史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是一個分水嶺,這一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化干戈為玉帛,而對十大元帥來說,也揭開了他們建功立業的新篇章。

朱德:被任命為八路軍總司令。

1937年的朱德,已經是八路軍總指揮(後來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當時已經是我軍最高軍事主官,這一地位是由他長期的軍事實踐形成的。

朱德早在南昌起義就是重要領導人,後來在南下途中他又和陳毅帶著僅存的800名起義火種上了井岡山。在井岡山上,朱德和毛澤東一起創建了第一支紅軍隊伍,並出任軍長,從那時起,朱德就逐漸成為紅軍的象徵人物,堪稱「紅軍之父」。

進入中央蘇區之後,朱德擔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和紅軍總司令,又是中革軍委主席,被稱為「紅司令」,到1937年,他又被任命為八路軍總司令,位在所有將領之上,可以說從那時起,朱德就奠定了軍中第一人的地位。

彭德懷:八路軍副總司令。

彭德懷在抗戰爆發的1937年被任命為八路軍副總司令,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朱德。

彭德懷在十大元帥中雖然入黨是最晚的,但起點卻很高,在領導平江起義之後創建紅5軍,以紅5軍軍長之職上井岡山和朱毛會師。在守山和開闢中央蘇區過程中,彭德懷屢立戰功,尤其難得的是,他的部隊本來有可能成為紅三方面軍,正是由於他的求真務實和高風亮節,最後這一番號一直空缺。

紅軍時期彭德懷擔任過紅三軍團軍團長和中革軍委副主席,是紅一方面軍的二號人物。長征後期,他是陝甘支隊司令員,政委正是毛澤東。其實從那個時候起,彭德懷作為軍中僅次於朱德的二號人物,已經確定了其「江湖地位」。

林彪:八路軍115師師長,平型關大捷的指揮者。

林彪在抗日初期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師長,此後的八年他一直是這一職務,雖然很快就受傷到了後方,但不管是羅榮桓還是陳光,都只是代師長。

林彪在十大元帥中資歷較淺,南昌起義時只是一個連長,但在井岡山上,他的軍事天才被朱德和毛澤東挖掘,從此開始極速躥升。先後從朱德手中接過紅四軍軍長和紅一軍團軍團長的要職,是中央紅軍的靈魂型將領,和彭德懷並駕齊驅。

長征後期間,陝甘支隊成立,因朱德不在軍中,以彭德懷為司令員,政委是毛澤東,副司令員就是林彪。此時的林彪,已經成長為部隊中僅次於朱、彭二人的骨幹將領。不過,在抗日戰爭中,林彪出場很少,打完平型關大捷之後,他就因傷隱身,此後的七年半一直處於後方。

劉伯承:八路軍129師師長,劉鄧大軍也在此時成型。

十年前,南昌起義的時候,劉伯承在舊軍隊中已經官至中將軍長,他曾留學蘇聯,在大名鼎鼎的伏龍芝軍事學校進修過,軍事造詣獨步全軍。

在紅軍中,劉伯承擔任紅軍總參謀長一職,是全軍總幕僚長。長征中,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後,劉伯承和朱德隨紅四方面軍行軍,因此,他們走過的長征路比一般幹部戰士都要多,時間也長。

抗戰爆發,之前曾任援西軍總指揮的劉伯承順理成章成為八路軍129師師長,因為129師的基礎隊伍就是由紅四方面軍改編的。劉伯承因為長征路上和紅四方面軍將士結成的深情厚誼而成為他們的父兄。

賀龍:八路軍120師師長,晉綏軍區的創建者。

和劉伯承一樣,賀龍也是南昌起義前我軍少有的幾位軍級將領之一,而且,起義部隊的班底主要是賀龍和葉挺的部隊,賀龍因為其雄厚的實力、豪爽的性格、對黨的忠誠和出色的指揮能力,成為南昌起義總指揮。

賀龍是紅二軍團的創始人,在長征前,在和任弼時、蕭克領導的紅六軍團會師後,兩軍一直戰鬥在一起。長征中,兩大軍團合併成立紅二方面軍,賀龍出任總指揮,成為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軍事主官。

抗日戰爭爆發,紅二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120師,賀龍自然被任命為師長——南昌起義總指揮、紅二方面軍總指揮和八路軍120師師長,這三大職務直接為賀龍「預訂」了一個元帥席位。

陳毅: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執掌新四軍是後來的事。

陳毅在紅軍時期也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在南昌起義後期協助朱德把僅餘的800壯士帶上井岡山,全國第一支紅軍隊伍的政治部主任,是井岡山僅次於朱德和毛澤東的第三號人物。

在中央蘇區,陳毅是江西軍區總指揮,後來任西方軍總指揮,在擴紅工作方面成效卓著。他沒有參加長征,而是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是僅次於項英的領導人。陳毅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沒有參加長征的元帥。

在新四軍成軍過程中,陳毅功勞顯著,抗戰之初,他被任命為一支隊司令員,同時也是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一直到1941年皖南事變後,陳毅才成為新四軍代軍長。

羅榮桓:八路軍115師政訓處主任,後來的政委和代師長。

羅榮桓在紅一軍團期間,是政治部主任,是軍團長林彪和政委聶榮臻的主要助手。他資歷也比較淺,曾追隨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也是「三灣改編」、井岡山烽火、古田會議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親歷者。

最初,八路軍沒有政委,而是代之以政訓處主任,這也是羅榮桓在115師的職務。不過,由政訓處主任改為政委之後,羅榮桓並沒有直接擔任此職,115師首任政委是聶榮臻——這和當初在紅一軍團是一致的。

後來在赴山東前,羅榮桓被任命為115師政委,那時原政委聶榮臻已經留在五台山開闢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了。正是在山東,羅榮桓大放異彩,不過,這不是1937年的事。

徐向前:八路軍129師副師長,曾經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和西路軍總指揮。

徐向前畢業於黃埔一期,和我軍名將陳賡和周士第等是師兄弟。他是紅軍名將,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當年在鄂豫皖和川陝蘇區與敵人血戰,獲得赫赫威名。

長征中,和紅一方面軍會師之後,徐向前和朱德、劉伯承等人建立深厚友誼。再後來,三大紅軍主力會師,徐向前率軍殺向河西走廊,戰事不利時,組織援西軍的就是劉伯承。

抗戰之初,八路軍129師成立,在長征中和徐向前建立深情厚誼的劉伯承擔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劉伯承、徐向前、張浩三位人傑的合作令所有人羨慕。後來,張浩病重,由鄧小平代替,而徐向前先後在太行山、冀南和山東戰鬥過,1940年回延安,後因傷缺席了隨後的抗日戰爭,這對一代名將徐向前來說,不得不說是一樁憾事。

聶榮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政委,後來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

聶榮臻參加過赴法勤工儉學,也在黃埔軍校擔任過政治教官,國共兩黨的一眾名將,在聶老師面前都恭恭敬敬。

聶榮臻在南昌起義中作用非常重要,戰鬥力最強的25師就是他和周士第拉來的。隨後他先後在上海和中央蘇區戰鬥,先後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和紅一軍團政委。

抗日戰爭爆發,八路軍115師本來就是以紅一方面軍為主體改編的,因此林彪、聶榮臻和羅榮桓這「三巨頭」仍然統領115師也很自然。不過,三人在抗日戰爭中合作時間很短,在平型關大捷之後,林彪去養傷,聶榮臻則留在五台山開闢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後來羅榮桓和陳光去了山東。

葉劍英:八路軍參謀長,實際工作側重於戰鬥在敵人心臟里搞統戰。

葉劍英資格很老,當過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是粵軍名將。南昌起義前後是粵軍參謀長,因此在敵軍陣營中有廣泛而深厚的人脈。

紅軍時期的葉劍英和劉伯承一樣,都是參謀人員的最傑出代表,都擔任過紅軍總參謀長一職。

抗戰爆發,八路軍成軍,葉劍英被任命為參謀長,但事實上,抗戰期間的葉劍英基本都隨周恩來戰鬥在南京、武漢和重慶等敵人的心臟地帶,由於他長袖善舞,而且在國民黨中人脈資源好,因此都協助周恩來在大後方搞統戰工作。八路軍集總那邊,則由副參謀長左權行使參謀長職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