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爭取東北軍抗日,張學良一語雙關:我來做買賣

兵說 發佈 2024-01-17T03:59:38.088360+00:00

作者:海風1935年,李克農在瓦窯堡開辦了一期軍官培訓班,學員是紅軍俘獲的張學良東北軍的120名軍官。開班第一天,這些東北軍軍官被帶到一個四合院中。所有軍官神色凝重,默不作聲,他們以為即將到來的是懲罰的風暴:辱罵、用刑,甚至是槍斃。小院陷於沉默之中。

作者:海風

1935年,李克農在瓦窯堡開辦了一期軍官培訓班,學員是紅軍俘獲的張學良東北軍的120名軍官。開班第一天,這些東北軍軍官被帶到一個四合院中。所有軍官神色凝重,默不作聲,他們以為即將到來的是懲罰的風暴:辱罵、用刑,甚至是槍斃。

小院陷於沉默之中。突然,一支東北歌曲傳入東北軍官耳中,只見十多個紅軍小戰士走進小院,唱起歌曲《打回老家去》。這支歌充滿了召喚力,讓他們想起東北老家的山山水水、父母妻兒,想起這幾年來東北軍在不抵抗的政策下,把東北讓給日本侵略者,自己卻背井離鄉而遭國人辱罵;更讓他們想到作為雜牌軍受到歧視、排擠……

隨著歌聲,他們回憶的閘門被打開了,一幕幕情景浮現在面前,委屈、心酸、傷痛湧上心頭。很多人哽咽了,眼含淚水,有的人哭出了聲。

李克農沉默了一陣,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們的第一課,就是用一支歌喚醒他們的記憶和愛國、愛家鄉的情感。能夠流淚,說明他們內心不是麻木不仁的,都是有良心的中國人。」

李克農為什麼要舉辦這期解放軍官培訓班?這與當時的形勢密切相關。1935年,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日軍占領東北三省之後,越過長城南下,占領河北、察哈爾兩省。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以蔣氏為首的蔣軍採取不抵抗政策,還四處「圍剿」紅軍。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蔣氏命令張學良的東北軍,全力「圍剿」。

11月下旬,紅軍與東北軍展開激烈戰鬥,經過長征洗禮的紅軍鬥志昂揚,勢不可當,在嶗山、榆林橋和直羅鎮戰役中一舉殲滅東北軍3個師,俘虜了大批東北軍官兵。

瓦窯堡會議之後,主席分析形勢,在陝甘寧蘇區的蔣軍雖然很多,但多半不是老蔣的嫡系部隊。東北軍的張學良與日本侵略者有著家仇國恨,東北軍60個團在東北淪陷後流亡關內,內心是願意收復故土的。這些都是團結抗日的有利因素。

1935年12月聯絡局成立,李克農為局長。李克農一上任就開始行動,從東北軍被俘的官兵身上打開缺口。

一天早晨,微風和煦。在紅軍駐地的土坪上,李克農向被俘的東北軍士兵做了抗日愛國的宣傳教育,然後說道:「大家去留隨意,願意留在這裡當紅軍的,我們歡迎;想回家的,每個人發三塊大洋。」

「這是真的嗎?」士兵們都不敢相信。「千真萬確。」李克農堅定地說。士兵們歡呼雀躍,一部分留下當紅軍,一部分領了大洋回家。這些回家的士兵一路上逢人就誇讚紅軍抗日救國、寬宏大量。

東北軍120名軍官上了第一節課,接下來主席、彭德懷、博古、鄧穎超等人為他們上課。主席講中國人的愛國情懷,當他講到「拿起槍是敵人,放下槍是朋友」時,軍官們熱烈地鼓掌。博古講中國的歷史、大好河山……這些課讓軍官們感受到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內心燃起一股愛國熱情。

很快,軍官們自發成立抗日同盟會,開展討論,有的說:「這次學習受益匪淺,我要和紅軍做朋友。」有的說:「在這裡我變得有理想、有盼頭,我想加入紅軍。」還有的說:「愛國抗日要發動更多的中國人參與,只有團結一致,中國才有希望。我想回東北軍,爭取更多人抗日。」

李克農一邊辦學習班,一邊派遣劉瀾波、栗又文等人潛入東北軍秘書處當秘書,宣傳一致抗日,並力爭能與張學良直接對話。學習班的班長高福源原是東北軍67軍107師619團團長,是張學良的得力幹將。據說,張學良得知高福源在榆林橋戰役中被俘時非常痛心,一天都沒吃東西。

高福源很有氣節,特別是經過學習後,轉變很快。高福源向李克農請求,直接面見張學良,請求少帥與紅軍共同抗日。李克農仔細考慮一番,覺得應該鄭重行事。他計劃讓高福源先會見67軍107師參謀長劉翰東,提出與張學良見面的要求。

李克農向周公匯報計劃,獲得同意。1936年1月初,高福源回到東北軍,見到了劉翰東,並見到了張學良十分器重的67師軍長王以哲。高福源跟王以哲寒暄幾句後,就說起了在瓦窯堡這段時間的見聞,談起自己的思想觸動和堅決抗日的決心。高福源說:「如果與紅軍合作,我們就有可能收復東北,揚眉吐氣。」

王以哲聽完高福源的一番話,心想:紅軍真是厲害,這麼短時間就把少帥的得力幹將拉到那邊了。王以哲說:「你等一下,我請示一下少帥。」王以哲給張學良打電話,請示是否願意與紅軍會談。簡短的通話之後,王以哲微笑地對高福源說:「少帥同意你的意見,他說請紅軍派正式代表來會談。」

高福源趕緊趕回瓦窯堡,向李克農匯報了此行的情況。李克農帶著高福源,見了主席和周公。經研究決定,選派十幾人組成談判組,由李克農擔任正式代表和談判組長,會見張學良。臨出發前,主席對李克農說:「克農,這個重擔就交給你了。」李克農說:「我一定挑好這副擔子。」

2月21日,天降大雪,李克農帶著談判組成員出發了。一路泥濘,路滑難行,他們冒著風雪走了四天,到達富縣城外。高福源進富縣城,聯繫東北軍的一個團長出來迎接。東北軍請談判組吃了飯,然後護送李克農一行於2月25日下午到達洛川。

談判組等待與張學良見面。這時,張學良打來電話,說因為有事要去南京,暫時回不來。這下談判組炸開了鍋,有人說張學良會不會臨時變卦,故意躲避我們?有人說張學良害怕日軍和老蔣,要我們見面又不見,就是耍滑頭。

李克農分析形式說道:「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我們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不要自亂陣腳,在這裡乾等也不是辦法。我們不如先和張學良的部隊打交道,摸一摸情況,可以先搞局部合作。」大家都認為這個方式不錯。

接下來,李克農與王以哲見面,談了局部合作的情況,兩人談得很順利。兩天的會談達成了五項口頭協議,包括紅軍和67軍共同抗日、互不侵犯、恢復67軍從甘泉到延安的公路、恢復通商等等內容。李克農讓組員將協議內容發給總部,很快收到回復,同意合作協定。幾天之後,協議下達到雙方部隊,可以執行。

一周之後,3月3日,張學良從南京回到西安。4日,張學良自己駕飛機來到洛川。他急忙趕到李克農的駐地,一臉歉意地說道:「真是對不起,讓諸位久等了。」張學良身穿銀灰色長袍和黑絨馬褂,戴著帽子和墨鏡,這個模樣就像一個富商。

李克農幽默地說道:「張將軍,解甲從商了?」

張學良一語雙關地說:「我是來做買賣的。」

李克農哈哈一笑,說道:「請問您是整體銷售還是零賣?」

「我做買賣就搞整銷,不干零售。」

兩人剛見面便一唱一和,仿佛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談笑之間化解了障礙。

3月4日下午,雙方正式會談,會談持續到5日凌晨5時,達成了三項協議:我方派出全權代表與張學良在延安進行更高層的會談;派一名代表常駐西安;張學良交涉紅軍代表經新疆去蘇聯的通道問題。

三天之後,李克農帶領談判組離開洛川返回瓦窯堡。我方認為張學良會談態度誠懇,決定由周公為全權代表,繼續與張學良談判,選派劉鼎到張學良處任參謀,負責雙方聯絡事宜。

4月7日,周公和李克農帶著警衛部隊出發。9日,張學良乘飛機到達延安,並派專人接應我代表團。當天黃昏,延安城內的一座教堂安靜肅穆,會談在這裡進行。會場外,軍隊密切地注視著周圍的動靜。

周公和李克農代表我方,張學良和王以哲代表東北軍,談判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大家紛紛說出了關心的問題: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相互通商等等,雙方基本目標一致。張學良提出:「我們秘密和談,如果老蔣知道了,肯定不高興,如何瞞過他?」周公說:「我們不會讓你為難,6月份紅軍讓出瓦窯堡,你到老蔣那裡也好交差。」

我方的大度讓張學良十分敬佩,他拿出2萬銀元,說道:「這是我私人的錢,送給紅軍聊表心意。過幾天我讓人再送20萬法幣。」李克農接過銀元說:「非常感謝將軍的支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抗日,趕走日本鬼子指日可待。」

這次會談從9日黃昏持續到10日凌晨,大家談得很投機,毫無倦意,順利達成協議,包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雙方互派常駐代表;相互通商;東北軍提供子彈給紅軍等。

會談結束後,周公、李克農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瓦窯堡。決策層聽取了他們的匯報,肯定了延安會談的各項協議。此後,雙方按照協議,往來順利。

紅軍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東北軍將士尤其是張學良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初步達成了爭取東北軍共同抗日的目標。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