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王宗槐的愛情:沒有羅曼蒂克,但他們的婚禮卻是與眾不同

老丁叔說 發佈 2024-01-17T11:14:32.333096+00:00

但是,開國將軍王宗槐的愛情卻是非常的羅曼蒂克,而且他們的婚禮都是與眾不同,甚至可以說相當的有情調。王宗槐是江西萬載縣人,1915年8月生,15歲參加了紅軍。

在革命戰爭年代,一般來說,革命戰士的愛情是沒有羅曼蒂克的。

但是,開國將軍王宗槐的愛情卻是非常的羅曼蒂克,而且他們的婚禮都是與眾不同,甚至可以說相當的有情調。

王宗槐是江西萬載縣人,1915年8月生,15歲參加了紅軍。

到了1941年那年,王宗槐已經26歲了。這一年,他剛從晉察冀軍區組織部長調往三分區擔任政治部主任,有一天,他在與三分區政委王平在談完工作上的事後,王平就神秘地對他說,想討個媳婦不?

於是,王平就說,我家有個小姨子,叫范景明,才19歲,人聰明,長得也好,原是分區衝鋒劇社演員,要不你們認識一下?

人大當婚,女大當嫁。

作為一個革命者也需要愛情和家庭,王宗槐當然不會反對。不久,在政委兼姐夫王平的安排下,他們倆就見了面,王宗槐一見到范景明,這簡直了!這就是心目中的女神呀。當時,激動得連話也說不出來……

後來由於工作的原因,范景明到白求恩醫科學校學習,而王宗槐則在晉察冀軍區四分區任副政委。所以,他們之間的真情傾訴也只能憑書信交流增進感情。直到1944年6月26日,他們倆人才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延安,在寶塔山下、延水河畔的一孔窯洞舉辦了婚禮。

上級黨組織非常關心他們的婚事,還分配一個窯洞給他們,雖然只有八九平方米,給他們做新房,房內的單人鋪板旁再加了塊尺把寬的木板,鋪著王宗槐從山上割來的干茅草;蓋的是王宗槐平常蓋的那條粗布舊棉被。至於擺設,那就更簡陋了。除了公家的長條板凳和一張舊桌子,也沒有其他家什。

戰爭年代,物質條件匱乏,婚房雖然簡單,但婚禮卻仍是十分熱鬧,前來賀喜的人絡繹不絕。

來賀喜的人們,有的夫妻雙雙,有的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當然,更沒有現在的婚禮上要隨份子了。前來賀喜的賀禮就是一份份祝福的賀詞。

現在,我們來分享一下,當年在王宗槐范景明婚禮上,都有哪些人送來了哪些賀詞:

1、鄧穎超、錢瑛、帥孟奇、李伯釗四位大姐的賀詞:

「互愛互敬,互勉互勵,互信互諒,互讓互慰。」

2、郭化若的賀詞: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3、陳錫聯、粟裕、王盛、趙敏珍四位同志的賀詞:

「清涼山下延河畔,景秀春明槐蔭間,生產學習練武藝,親親愛愛慶豐年。」

4、王近山、鮑先志、韓岫巖、韓志新、廖華同志的賀詞:

「千里西來,百年偕老,共同努力,共同奮鬥。這時攜手入洞房,他時攜手上前方,驅逐敵人,共享人間幸福。你倆好像美麗的鮮花,嫩綠的芳草,爭妍鬥豔;你倆美好的青春,為著山河色。祝你倆甜蜜恩愛,祝你倆前途遠大。」

5、陳奇涵、衛兵、倪志亮、石玉英,郭洪濤、史秀英、邵式平、胡德蘭的賀詞:

「相識在抗日疆場,合聚在模範後方,卿卿我我,話短情長,從此花宿雙飛,準備弄瓦弄璋。」

6、陳賡、陳再道、王樹聲、謝扶民四位同志的賀詞:

「幹大事業,背小板凳,兩全其美,樂在其中。」

這些前來賀喜的戰友們的賀詩祝詞,都是用毛筆寫在紅紙上,大大小小,長條條,方塊塊,掛滿了新房。

在婚禮的當天,他們把戰友們一批批地迎進來,一批批地送出去。這對新婚夫婦也買不起糖塊,沒有花生瓜子,甚至連碗茶水也沒有。好在當年的革命同志情深義重,風氣也正,誰也沒見外。

當到夜深人靜,前來道喜的人們都已退盡了,王宗槐夫婦在煤油燈下仔細觀看,覺得這是世上最寶貴的,是金錢所不能買到的。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數數名字,有65位領導、戰友盡在其中,此情此誼,讓他倆深為感動。

這可是比任何金銀首飾都要珍貴的禮物啊!

可是,在人背馬馱的戰爭年代中,要妥善保管它們幾乎是不可能的,兩口子一商量,便把這些賀詞的內容工工整整的一一抄到了筆記本上……

革命者有革命者的羅曼蒂克,現代人會難以體會到當年他們的那種幸福和甜蜜。當如今,我們看到這一份份飽含革命情誼的婚禮賀詞時,不油地感嘆,這是何等貴重的禮物呀,令人激動不已!

後來,王宗槐被授予中將軍銜,先後在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昆明軍區、第二炮兵、中央軍委等單位擔任重要領導職務,1998年10月31日,王宗槐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王老將軍的夫人范景明在2016年2月10日去世,享年94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