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女子安樂死全過程:從清醒到結束只有4分鐘,遺言讓人動容

艾彌兒 發佈 2024-01-17T17:10:56.480602+00:00

在2019年,日本廣播協會NKH曾播出一部名為「安樂死」的紀錄片。紀錄片的主人公小島美奈千里迢迢來到瑞典,卻只有一個目的——求死。

「我想體面的離開這個世界,誰能理解我?」

在2019年,日本廣播協會NKH曾播出一部名為「安樂死」的紀錄片。

紀錄片的主人公小島美奈千里迢迢來到瑞典,卻只有一個目的——求死。

那她為何要這麼做?興許美奈的身世便是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

殘缺的童年

小島美奈於1966年出生於一個平凡的日本家庭。然而美奈的童年時期卻是在父母每日爭吵的陰影下長大。

隨著各種矛盾的積累,美奈的父母的感情已經無法挽回,在她非常年幼的時候他們就選擇了離婚。

幸運的是,小島美奈的兩位姐姐填補了她在童年時期缺失的親情,給予了她無微不至的陪伴和關愛。

小島美奈在高中畢業後,以優秀的成績成功考上了韓國的首爾大學。

在那裡,她與老師同學們相處融洽。性格獨立要強的美奈在大學也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反而更加刻苦學習。

畢業之後,她重返東京,開始從事韓語翻譯工作,人生也開啟了新的篇章。

美奈深深熱愛著自己的職業,毫不保留地投注了所有的心力和精力在工作中。

如此的狀態持續了數年,一直到她40歲之後,在此期間也有不少的異性對她展開過追求。

但獨立自強的美奈興許是受到童年父母婚姻的影響,她仍然未曾考慮過要結婚生育。

歲月匆匆而過,當小島美奈到了45歲,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退休。

在退休之後,她周圍的好友已經成為了父母。這讓她倍感孤獨和焦慮。因此,她決定前往兒童福利院度過餘生。

在這段時光里,小島美奈過得異常充實。孩子們的陪伴為她的生命注入了無限的活力,也讓她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精彩和燦爛。

急轉直下的命運。

變故發生在小島美奈服務福利院三年後的某一天,那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出現了一些異常。

起初,她並沒有在意,只是以為自己的年紀大了,身體會出現一些疲勞現象。但隨著頭暈、四肢無力、呼吸不暢等症狀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她開始重視了這個問題。

最終,小島美奈被確診為多系統萎縮症。

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被治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她的身體的肌肉、神經和器官將不可避免地衰退,並可能導致她失去自理能力。

此時,她將變成一個完全依賴他人照顧的病患,從吃到喝再到排泄都需要在床上完成。在整個慢性死亡的過程中,現代醫學手段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卻無法徹底治癒。

當小島美奈得知自己需要長期臥床,身上還得扎滿各種管子時,她感到了深深的恐懼。

「不管你變成什麼樣,不要怕,我們在你身邊。」

兩個姐姐承擔起照顧美奈的責任,她們鼓舞著美奈,事無巨細地照料起她的生活。

這也讓美奈變得積極起來,勇敢對抗病魔,即便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她依然相信可以憑藉自己的毅力去克服這些困難。

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美奈的身體每況愈下,從身體無力到拿不起筷子,到最後甚至連動動手指頭都費勁。

直到2018年3月,51歲的她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

小島美奈心裡充滿了痛苦與絕望,可由於被困在輪椅上,她連「自殺」都成了奢望。頻繁的折磨和痛苦,已使得小島美奈逐漸失去了對於生命的熱情。

最後的選擇

走投無路的小島美奈想到了「安樂死」。

小島美奈的姐姐們起初堅決反對,但美奈一次又一次耐心地表示:

「死亡對我來說不是痛苦,而是幸福。」

姐姐們看到被病魔折磨地生不如死的美奈,終於還是妥協了。

但是在世界範圍內,安樂死這一手段僅被限制在動物身上。而在日本,以及其他很多國家,安樂死在人體上的使用被認為是極其不人道的做法,因此不被允許。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荷蘭、瑞士、盧森堡等國家相繼確認安樂死的合法地位。

這些國家通過立法明確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對人實施安樂死,使得在該情形下結束人的生命成為一種合法方式。

因此,美奈將視線投向了瑞士。在經過瑞士機構的審查後,美奈的申請也獲得了批准。

抵達瑞士後,醫生立即對美奈進行了評估,並給予了其兩天時間作出決定。儘管如此,美奈最終仍堅定不移地選擇安樂死。

安樂死的前一天晚上,美奈和姐姐們吃了一頓特別而又幸福的晚餐,她們說著笑著,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

沒有人知道此刻美奈在想些什麼,但是她臉上的笑意已然便是對自己生命選擇的直接反饋。

在安樂死當天,小島美奈和往常一樣,也看不出在生命倒計時的她究竟是悲是喜。在病房裡,醫生啟動手中的攝像機,全程記錄她從清醒到生命終結的全過程。

這是為了備案交給警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在瑞士,安樂死必須由患者親自實施,醫生不能代替執行。一旦醫生擅自代替患者實施安樂死,將會被定罪為謀殺。

「請注意,一旦打開這個開關,你將在30秒內昏迷,但是如果你想要停止,可以隨時關閉開關。」醫生一遍遍向美奈囑託道。

美奈微微點頭,竭盡全力扭開輸液開關,藥液開始緩緩注入她的身體。美奈看著自己的兩個姐姐,儘管已經虛弱至極,但依然用盡力氣說道:

「最後能有你們陪著我,我真的很幸福,謝謝。」

美奈走了,離開了那個讓她痛苦卻又無比熱愛的世界,她的骨灰隨著瑞士的河流飄向遠方,被輪椅禁錮久了的靈魂,此刻終於得以自由。

一個生命的隕落需要多少時間?

可能放在之前這個命題依據不同的環境條件有千千萬萬種的答案,以及無數種不可預知的可能性,但小島美奈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了一個唯一確定的數值——4分鐘。

4分鐘,世界由彩色向無邊的黑夜沉淪,流動的血液逐漸凝固,繁雜的思緒也隨之在無聲中抽離飄散。生命被悄無聲息的按下了休止符。

在整個過程中,姐姐們好像沒有看到小島美奈的痛楚,她就像是睡著了一般,只是做了一個永遠不會被喚醒的夢。

對於小島美奈來說,安樂死似乎是她最好的結局,不用再忍受病痛的折磨和對姐姐們的愧疚,自己一個人從這個世界上體面的離開,這也是她最後的願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島美奈或許又是幸運的,因為對於很多像小島美奈一樣的人來說,他們沒有條件選擇這樣的一種離開的方式,往往都是在病痛的折磨中慢慢隕落。

安樂死應該被允許嗎

對於安樂死的爭議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在我國至今依然沒有定論。

早前,一些醫生表達了這樣的看法:就算是在現代醫學的發達程度下,我們仍無法治癒所有的疾病。

有些病症只能被控制而無法完全治癒,這對於病人及其家屬而言,是一種負擔,持續地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

此外,對於某些嚴重的疾病患者,即便醫生們已經盡力搶救,他們依然需要每天依賴各種儀器的支持來維持生命,完全失去了身體活動的自由。

對於病患來說,生命可能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此時,體面的離開卻成為了他們的奢望。

為什麼我國遲遲沒有將安樂死合法化呢?

首先,自古以來,中國人民一直秉承著「孝道」為重的觀念,即便是家中親人患上絕症,大多數人也寧願傾家蕩產也要將其救治。

若面臨著選擇對家人實行安樂死的抉擇,繁重的道德負擔和輿論壓力可能會使當事人無法承受。

其次,中國人口眾多,地區發展極不平衡,法律制度也有待進一步完善,如若缺乏有力的法制保障,關乎人倫和道德的安樂死問題必然會引發次生矛盾,不利於社會的穩定。

最後,要判定安樂死是否得到病人自願的確認十分困難。不論是出於家屬的決策,還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病人選擇實行安樂死都涉嫌侵犯其生存權利。

因此,對於我國來說,安樂死是否合法化還需要綜合考量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問題和社會因素。

誠然,很多身處絕望的病患都希望,能在最後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但安樂死涉及的問題卻涵蓋了倫理道德、醫學技術、法律法規和文化傳統等方方面面。

如何平衡生命的尊嚴和對倫理道德等多種問題的挑戰,是一個難題,卻又是在現代醫學技術發展和人們需求作用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如今,我國還未確立對安樂死的合法地位,但在以後安樂死的處境隨著社會的發展是否會發生變化,相信未來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