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學術環境裡,發表陰性結果,為什麼還這麼難?

投必得論文編譯 發佈 2024-01-17T20:37:58.276922+00:00

不少人認為,這會給陰性結果的論文發表帶來機會。稍微做過科研的人都知道,實驗中拿到的陰性結果遠比陽性結果多,很多人都認為有必要把陰性結果也發表出來。

Nature前段時間官宣了一條令人激動的消息。身為學術出版的標杆,他們將採用一種新穎的學術出版方式——註冊報告(Registered Reports)。


不少人認為,這會給陰性結果的論文發表帶來機會。


圖片來源:Nature官網


投叔很早就關注陰性結果的發表,雖然Nature以身作則,但整體上我還是認為不太樂觀。


01

陰性結果應不應該發表?


稍微做過科研的人都知道,實驗中拿到的陰性結果遠比陽性結果多,很多人都認為有必要把陰性結果也發表出來。


投叔記得曾經做過一個官能團的轉化,摸索了很多條件全都沒work,幾經周折後才終於搞定。寫到論文裡的只有那個能搞定的條件,論文發表後自己會忍不住琢磨:保不齊有讀者會想,為啥我選的是這麼個條件,為啥不用某某更elegant的條件,其實能想到的條件我基本上全都試過了,更符合直覺的,更易操作的,全都沒靈啊,我要是能列出來就好了,最起碼也能撐一下工作量……


這種既想展示工作量,又有點想展示工作慘烈程度的糾結,直到我讀了美國 Scripps 研究所化學系教授Baran(當今最著名的有機化學家之一)的某篇論文後才稍有緩解。他在論文裡說,某個具體反應比較難,他們嘗試了hundreds of conditions才搞定。大牛也是一筆帶過啊!


往形而上去思考,科研本身是探索未知的人類實踐,失敗風險遠大於成功概率。綜藝節目裡《挑戰不可能》根本不算啥,搞科研天天都在挑戰不可能。最後能系統性挑戰成功的,完成一個甭管多大項目的,基本都是從千萬種不可能中幸運地找到了某一種可能。所以,走彎路很正常,出陰性結果很正常,進一步地,發表這些結果也很正常,並且意義巨大。


首先是提供教訓。


能看到其他研究人員發表的陰性結果,相同/相近領域的研究者就能有效避坑。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科學屬於全人類,失敗孕育出的成功也未必非要由曾經失敗的人拿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下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樣能成為佳話。


其次是提供經驗。


失敗的探索中除了教訓,也一定有經驗。投叔知道的例子之一,就是某課題組搞一個全合成,沒搞出來就發了篇towards total synthesis of XXX的論文,結果另一個組也在做這個分子,分析之後換了個保護基,路線基本沒變,就把全合成搞定了。這令年輕的投叔大為震撼。站在學術出版的角度,這些失敗的報導也是一種很有效的甚至某些時候很高效的學術交流。


第三是減少浮躁。


如果陰性結果的出版能夠達到大多數人期望的那樣,那麼研究者只要沒摸魚,好好做出些成果,就一定能發表。這樣的氛圍能夠減少學術界的浮躁心態,也能大大減輕研究者發表論文的壓力,不必非要把黑的說成白的,甚至學術不端也有望減少。


另外,坦率地報導陰性結果,還能營造學術界公開、透明、誠實的形象,公眾對學術圈的信任感將會提高,這也能鼓勵更多人加入那些失敗概率高但卻很有意義的研究活動之中。


02

陰性結果發表的現狀


可惜啊,很多事情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上面這些道理,國內外學術界並不是沒人想過,但很長時間以來,陰性結果的發表頗不受待見。國外學術界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還給起了個名字,叫「出版偏見」(Publication Bias)


圖片來源:ScienceDirect官網


嚴格來說,陰性結果也算有發表渠道。比如可以寫進自己畢業論文裡,要知道,博士論文也是分量很重的出版物;或者開個博客自己寫,記錄下失敗的全過程。


但總體來說,學術界裡以期刊為主體的連續出版物並沒有發表陰性結果的傳統。據說這股新苗頭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一直蟄伏到本世紀初,學術出版才掀起了反對出版偏見的潮流,不少支持發表陰性結果的「另類」期刊應運而生。


投叔略微總結,這些能夠發表陰性結果的期刊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正刊就專門發表陰性結果的期刊。


這類期刊通常會在刊名中凸顯自己專發陰性結果的特質,刊名的標誌性用詞便是直截了當的 negative。


比如 New Negatives in Plant Science(NNPS),主要出版那些在基礎植物科學領域中存在爭議的或令人意想不到的陰性結果,論文有不少是符合科學原理的假說。


圖片來源:期刊官網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Negative Results 也鼓勵發表陰性結果的論文,並希望作者儘量對其原因給出合理的解釋——結果和解釋都需要經過同行評議。


圖片來源:期刊官網


有些刊名的用詞則比較委婉,用 hypothesis。比如 Journal of Articles in Support of the Null Hypothesis


圖片來源:期刊官網


最委婉的則是讓人一眼看不出所以然的期刊。比如F1000Research、PeerJ、BMC Research Notes 等。


第二類是專輯或特刊。


比如 PLOS ONE早在 2015 年就曾出版過專輯 Positively Negative,專門發布陰性結果的研究論文。2020 年,期刊又做了一期專刊 The Missing Pieces,不僅能發表陰性結果,甚至一些沒結果或無法得出結論的論文也可以發布。


圖片來源:期刊官網


第三類是包括註冊報告在內的探索性的出版方式。


比如廣為人知的各大預印本網站,發布的預印本相當於研究論文的草稿,未經同行評審就公開發布,當然可以發表陰性結果的論文。當然,以預印本形式發表過的論文仍然繼續通過期刊發表。


再比如 eLife 模式,期刊去年官宣了一種新的出版模式,論文投稿後支付審稿費就能送審,無論審稿意見如何,都能連同論文一同出版。


還有 Figshare 模式。Figshare 是一個免費的資料庫,允許用戶上傳數據並進行共享,對於陰性結果的發布也不做限制。


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300 種期刊支持陰性結果的論文發表,看上去是挺繁榮,但其中大多數期刊對陰性結果的接受都是偶爾為之,純粹發布陰性結果的期刊還是太少,而且都挺難的。


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 in BioMedicine是本世紀初陰性結果出版的代表性期刊,很可惜,運營16後年被迫停刊。


前面提到的New Negatives in Plant Science雜誌,也只「存活」了不到3年。


還「健在」的Journal of Negative Results日子也不好過,2004年創刊至今只出版了15卷,論文合計不超過25篇。


eLife剛宣布探索新的出版模式,對陰性結果的發表十分友好,他家一群編輯就鬧著要辭職。(1區知名期刊強推「不拒稿」改革,引發編輯集體辭職抗議


這些能接受陰性結果發表的期刊幾乎全都是OA期刊,出版方式比較具有探索性的,很多連同行評議都沒有。


沒辦法,學術環境目前就這現狀,大家都更喜歡看到好結果。


03

發表陰性結果為什麼這麼難


那麼,為什麼陰性結果的發表如此之難?


資助學術研究的「甲方」,喜歡陽性結果。這種偏愛跟學術出版的偏愛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拿基金,做實驗,得到陽性結果,發論文,順利結題後繼續拿基金,做實驗,得到陽性結果,發論文……研究能滾動起來,能深入進去,更革命性的研究和更開創性的成果才有望成為可能。


學術出版領域也喜歡陽性結果,甚至一直有種偏見,只喜歡陽性結果,認為陰性結果約等於失敗——要麼是設計失敗,要麼是操作失敗。這個邏輯很簡單。試想,當翻開一本學術期刊,滿篇都是「失敗」的實驗結果,誰還有心情讀下去並且繼續訂購嗎?另外,現在學術期刊也很卷啊,影響到期刊的影響因子,大家都不好看。左右都是要審稿排版,付出同樣的時間與資源,相比陽性結果能帶來的「好處」,接受陰性結果的論文,對期刊發展而言怎麼看都不合算。


研究者自己對發表陰性結果也大多提不起興趣。這很大程度上也是擔心陰性結果影響周邊人及同行對他們的看法,尤其是可能帶來的對專業能力的質疑。因為由此帶來的負面評價無疑將影響到研究者的學術前途,甚至在爭取資助時落於下風。很少會有人願意拿自己的科研生涯冒險,所以,即便發表陰性結果,也通常會在最後給出陽性結果,營造出一種「先抑後揚」或者「勝利來之不易」的敘述故事性,這樣陰性結果就不那麼「扎眼」了。


作為學術出版的內容供應者,研究者對陰性結果的發表顯然還有更多顧慮。


有不少研究者認為,與其耗費時間去解釋和驗證實驗為什麼失敗,不如乾脆將其忘掉,當作什麼都沒發生,換個能出結果的方式。


還有的研究者意識到陰性結果的啟發性,擔心自己過早報導後給競爭者新的啟發,令自己落後。


這也就不難解釋那些願意接受陰性結果的期刊,往往也難以就被研究者青睞。


New Negatives in Plant Science停刊後,其編輯道出原因之一是稿源問題。能被接受且發表的論文實在太少,每個月僅能收到3-7篇,能通過審稿人認可的更是寥寥無幾。


看來,想解決陰性結果的發表,辦期刊建平台都不是難事,難的是改變目前的學術風氣。


結尾



科學探索既然允許有失敗,那麼相應的陰性結果也應有機會發表:就算不能提供經驗,能提供點教訓也是對全人類有益的。


行文至末,投叔猛然發現,原來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個面對「陰性結果」的討論和思辨。這裡面似乎有股子禪意,投叔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