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尤陶勒蓋金銅礦:銅儲量達3110萬噸,蒙古國「鹹魚翻身」的希望

維達說 發佈 2024-01-17T23:26:06.827273+00:00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馬克思的這句名言,寫在了高中政治課本上,但畢竟在地層中含量稀少,就算是高品位的金礦銀礦,所含金銀元素的比例也微乎其微,所以另外一種質軟、耐腐蝕、延展性好的金屬便成為金銀之下的貨幣金屬,它就是銅。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馬克思的這句名言,寫在了高中政治課本上,但畢竟在地層中含量稀少,就算是高品位的金礦銀礦,所含金銀元素的比例也微乎其微,所以另外一種質軟、耐腐蝕、延展性好的金屬便成為金銀之下的貨幣金屬,它就是銅。而在我國北方鄰國,有一座世界級的金銅礦,甚至被譽為蒙古國從農業社會推進工業社會的關鍵,它就是奧尤陶勒蓋金銅礦。

近水樓台,奧尤陶勒蓋金銅礦開採出來就是錢

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金銅礦,又簡稱「OT礦」,位於蒙古國南戈壁省汗的包格德縣境內,距離中國邊界不足10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金銅礦之一,銅礦帶面積與烏蘭巴托市區的範圍相當,初步探明銅儲量為3110萬噸、黃金儲量為1328噸、白銀儲量為7600噸。要知道根據《2022年中國礦產資源報告》披露的數據,中國現有銅礦儲量為3494.79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4%,位列世界第六位,可見OT礦的儲量之大。

要知道,在貨幣正式出現之前,交易通常是以物易物的形式,但是這畢竟不太方便,於是人們開始把特定的物品當作「中介」來實現交易。於是銅塊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到近代,都是被人們當做交易的等價物。即便是進入工業時代後,由於銅優異的導熱性和導電性,所以在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廣泛應用,在我國有色金屬材料的消費中僅次於鋁。

比如在2021年我國就消耗了大約1450萬噸的銅,相當於當年全球銅產量的60%,而我們國內雖然銅礦儲量不算低,主要分布在西藏(占總量的22%)、雲南(11%)、江西(17%)和內蒙古(16%)等地,雖然分布相對集中,但規模較小。就中國現已發現的銅礦床中,大型占比2.7%、中型占8.9%、小型礦床高達88.4%,超千萬噸級的超大型銅礦在僅有兩處,且均在西藏,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銅礦的開採難度。

同時,中國萬噸及以上的18個銅礦礦山中,平均品位為0.75%,最高品位為2.3%。其中,品位超過1%的僅有3處,有8處礦床的品位低於世界銅礦的平均品位(0.6%-0.8%)。要知道礦石的品位越低,出礦率也越低,隨之開發價值也越低。所以這些條件致使我們國內銅礦年產量超過10萬噸的僅有江西德興銅礦。

相比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之中的埃斯孔迪達銅礦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後者作為世界產量最大的露天銅礦,年產銅超過100萬噸,占到了全球總銅產量的5%—8%,甚至智利國內生產總值的2.5%都來源於這座露天銅礦。所以在國內銅礦產量不足,成本居高難下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大量進口以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我國進口銅金屬量為544萬噸,對外依存度由2010年的58.31%暴漲至2020年的 76.41%。

如此高的對外依存度,對我們的銅礦資源供給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所以銅礦在2016年就被列入大宗緊缺礦種,於是出海找礦便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所以當蒙古國為招募外國資本開發OT礦時,我國的中冶集團就積極參與合作。要知道中國是蒙古最大也是唯一的銅進口國,二者擁有廣闊的合作前景。但後者國內濃厚的「資源民族主義」,對我們戒心很大,甚至以立法的方式中止了中冶收購OT礦,轉而交由綠松石山資源公司開發。

力拓將奧尤陶勒蓋金銅礦收入囊中

蒙古國之選擇與綠松石山合作開發奧尤陶勒蓋金銅礦,除了出於莫名其妙的所謂引入西方勢力制衡中俄的考量外,還因為後者與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的勘探有關。綠松石山資源公司前身是加拿大艾芬豪礦業公司,礦業大亨羅伯特·弗里德蘭曾出任該公司CEO,他也是是奧尤陶勒蓋銅金礦的發現者之一,所以奧尤陶勒蓋的蒙語意思就是「綠松石山」。

拿下了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的綠松石山占股66%,蒙古國占股34%。後來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為了進軍蒙古國礦產,便在2012年持股了綠松石山51%的股份,羅伯特·弗里德蘭也在同年去職,十年後力拓再次以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綠松石山剩餘的49%股份,實現對綠松石山資源的100%控股,自此奧尤陶勒蓋金銅礦66%的股份完全收入力拓囊中。

奧尤陶勒蓋金銅礦在2013年開始生產,次年綠松石山年報稱該礦營收16億美元,當前銅礦產量達19.5萬噸,黃金產量達70萬盎司,但這只是規模較小的露天銅礦部分,真正高價值的部分還在地下,約占80%,待實現充分生產時,該礦生產的銅和黃金的價值足以占到蒙古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奧尤陶勒蓋金銅礦可開採50年,地下礦井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到2025年將進入產量高峰期,年產量將超過55萬噸,2028年實現滿負荷運行時,將成為世界第三大銅礦。估算顯示,以完全產能計算,奧尤陶勒蓋每年可以生產45萬噸銅和33萬盎司黃金,還有可觀的銀和鉬產量。

本想「空手套白狼」卻被狠狠打臉

作為奧尤陶勒蓋金銅礦是迄今蒙古國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被蒙古寄予厚望。但實際上該礦一旦沒讓蒙古得到巨額分紅,反而讓蒙古背負了幾十億美元的債務。原因就在蒙古與力拓在2015年簽署的杜拜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力拓負責挖礦,捎帶著把蒙古那份也挖出來,蒙古向力拓支付挖礦費用和部分管理費,但蒙古自己沒錢,於是就跟力拓借貸,隨著採礦規模擴大,欠款及利息也越來越多,債務達數十億美元。

這是由於奧尤陶勒蓋金銅礦項目包括兩個開發階段:一期為地上的露天礦開採,二期為地下礦的開採。幾經波折之後,耗資60億美元的第一期露天礦於2013年投產,雖然第一年營收16億美元,但資不抵債,反而虧損了9000萬美元。於是蒙古國認為力拓集團存在過度開支的問題,二者在稅收和建設成本方面產生分歧,就擱置了原計劃中的地下礦擴建項目。之後便有了2015年的「杜拜協議」。

之後力拓聯合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的15家商業銀行和5家國際出口機構融資獲得44億美元的投資用於擴建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的地下項目。但到了2020年,力拓再次宣布地下礦開採成本超過67.5億美元,遠超預算的14.5億美元,而「杜拜協議」也並未明確規定超支的成本由誰負擔,所以若按照股份比例分擔,蒙古國反而倒欠力拓幾十億美元。

同時根據奧尤陶勒蓋公司的財務預算,蒙古國在2051年之前都不會獲得該礦的任何股息分紅,反而還會背負累計到22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另外稅收也會因為地下礦開採成本越高而越來越低。於是蒙古忽然發現,本想借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空手套白狼」大賺一筆的,現在不但分紅得不到,連稅收也會因為當初投資協議規定的減免政策而寥寥無幾,甚至到該礦儲量耗盡前都可能無法獲利,於是蒙古人怒了,簽署「杜拜協議」的總理和當初將OT礦交由綠松石山開發的總理總統都遭到了反腐敗調查。

同時蒙古還想與力拓重新簽訂合同,但「杜拜協議」涉及20多個國際金融機構,若要修改投資協議和股份協議,程序上相當複雜。最終僵持兩年之後,2021年力拓與蒙古達成協議:免除蒙古因持有奧尤陶勒蓋金銅礦34%的股權而需承擔的23億美元債務;到2023年地下礦投產前所需的全部額外費用由外國投資者承擔,並保證蒙古不會再背負額外的債務。至此持續多年的OT礦糾紛案才算得到解決。

這就是奧尤陶勒蓋金銅礦開發的一波三折,其實蒙古國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據《2015-2020年蒙古國能源投資研究報告》稱,蒙古已發現80多種能源礦產,特別是煤、銅、鐵、鎢、金礦儲量巨大,是世界級的能源礦產資源大國,其蘊藏量居世界前二十位。不過由於蒙古自身原因,並沒有複製澳大利亞的發展軌跡,反而深陷「資源陷阱」不能自拔。

蒙古國的採礦業是其經濟命脈,然而正是因為對礦業的高度依賴導致其經營模式有著極高的政治化及計劃指令化的色彩,很容易受到國內政局的影響。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蒙古更傾向於選擇西方礦業巨頭合作,比如紫金礦業參與的奧尤陶勒蓋金銅礦、神華集團參與競標的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未開採煤礦-塔本陶勒蓋煤礦,還有蒙古最大珠維持敖包鈾礦,最後交由法國歐安諾集團聯合開發,法方占股66%。

不過好奇的是,身為內陸國的蒙古,即便礦產開採出來了,如何外運呢?畢竟不管是陸運還是空運,都必須要經過中俄兩國的領土、領空。最後只能說,內陸國的禁錮限制了蒙古國的上限,而捨近求遠的操作更是在不斷拉低自己的發展下限。

參考資料:《蒙古Oyu Tolgoi銅礦將成為世界大型銅礦》《力拓蒙古銅礦向中國出口銅精礦》、《蒙古10年內不能從OyuTolgoi銅礦項目分紅》、《蒙古國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挑戰因素分析》等。

上期回顧:煤炭:每年消耗42億噸,現有儲量僅夠用50年,我們的後人怎麼辦?

備註:本文是《蒙古國合集》系列的第24期,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地球知識局,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