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夕陽紅」的年輕人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4-01-17T23:38:36.756365+00:00

「這10年,我為自己是一名養老護理員感到自豪,更感受到養老護理這項事業沉甸甸的社會責任。」邱麗芸說,18歲的她第一次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社會福利院,看到老人們的種種樣子,揪心之餘,也有些許彷徨。「這些老人沒了家,福利院就是他們的家,咱們養老護理員是他們最後的依靠。

「這10年,我為自己是一名養老護理員感到自豪,更感受到養老護理這項事業沉甸甸的社會責任。」邱麗芸說,18歲的她第一次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社會福利院,看到老人們的種種樣子,揪心之餘,也有些許彷徨。

「這些老人沒了家,福利院就是他們的家,咱們養老護理員是他們最後的依靠。」和福利院領導談心後,邱麗芸決定先試試,這一試就是10年。

3月28日至29日,全國養老服務工作表彰暨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議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邱麗芸作為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代表發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至2022年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8億,占全國總人口19.8%。但是我國養老服務人才總量不足、專業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低。年輕人一直是養老行業的「稀缺資源」。

不過,在全國各地也有不少像邱麗芸一樣的年輕人願意留在這個行業,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到鄭州實地觀摩當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走近守護「夕陽紅」的年輕人。

養老服務並不是單一生活照料

「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在養老院工作」「又累又沒錢,年輕人做這個沒前途」……如今,談到養老服務行業,還有人有這樣的印象,「這份工作看起來不難,做好卻不容易。」邱麗芸發現,生活照料僅是養老護理員的基本功,具備專業護理知識技能、掌握心理疏導和社工服務等知識,才能更好地針對老人的個性化需求開展服務。

「養老護理員是用人心溫暖人心、用生命感動生命的職業。」一次,邱麗芸打好飯菜一口一口地餵長期臥床的張奶奶吃,張奶奶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奶奶,您覺得不好吃嗎?」令邱麗芸沒想到,老人眼裡突然泛起淚花,顫抖著拉著她的手說:「謝謝你。」

在邱麗芸幫助下,張奶奶經長期康復訓練,從臥床不起到能在她的攙扶下小步走動。邱麗芸意識到微不足道的付出,在老人看來卻是莫大的幫助,此刻的她下定決心,把這份工作做下去。

工作以來,邱麗芸照料過500多位老人,護理陪伴了10餘位臨終老人。為提高服務質量,邱麗芸上班練技能,下班後學理論知識,2021年她參加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獲得了三等獎。

為了提升養老服務人才職業尊崇感和社會認同度,全國各地紛紛出招。江西省開展「最美」學習宣傳活動,挖掘養老服務領域先進典型;四川省成都市從2020年起,陸續評選出「最美養老機構院長」和「十佳養老護理員」共60名;浙江省嘉興市將養老服務人才納入「最美嘉興人」系列評比,對獲得表彰的先進典型製作專題宣傳片,多渠道進行宣傳報導。

同時,為激發人才發展活力,多地也逐步提高養老服務人員補貼標準。邱麗芸說,目前廣西民辦養老機構養老護理人員待遇也有提升,「大家切實感受到國家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重視和對養老護理員的關心,工作起來更有奔頭」。

「著力強化人才激勵保障,推動各地將養老服務人才納入城市積分落戶、市民待遇等優惠政策支持範圍。」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建立養老服務人才「拴心留人」的制度機制。

探索多元化有溫度養老新模式

「燕子你看,我這朵紅色康乃馨修剪得怎麼樣?」3月29日,在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幾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在庭院上插花課,82歲的胡奶奶笑容滿面地向85後李燕分享插花作品。

「插花能放鬆心情,改善老人的肢體和認知能力。」高級社工師、園藝治療師李燕說,當天的園藝療法活動,能讓老人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獲得多維度鍛鍊。

如今,社工逐漸成為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近年來,河南省推廣「五社聯動」助老模式,打造將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有機聯動的特色養老服務運營體系。

2015年,當時27歲的李燕作為一名居家養老社工奔走在社區,和護工們一起服務80歲以上的空巢和獨居老人。她發現有的老人患有認知症,輕度的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重度的則出現邏輯思維能力減弱、語言表達退化等症狀。

李燕希望通過園藝療法幫助這類老年群體,經過努力,她考上了河南農業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研究生,以「園藝療法介入認知症」作為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將園藝療法用於一些社區的認知症老人。

分不清季節、表情遲滯、眼睛無神……86歲的李奶奶患有中偏重度認知症,李燕陪伴其做香草盆栽、葉子化石風鈴等多種園藝活動,希望以此喚醒她的活力。

一次,李奶奶做好薰衣草香囊後,高興得不得了,老遠就喊著老伴兒,「旭,我做的,你聞聞香不香」。老爺爺豎起大拇指說,「好香!」看到這一幕,李燕很興奮,用園藝療法給老人帶來內心的快樂和寧靜,正是她堅持從事10多年老年社會工作的意義。

近年來,不少地方積極探索「養老+社工」模式,多渠道拓寬養老服務人才來源渠道。如四川省成都市建立社工引領志願者機制,每千名老年人配備社會工作者兩人,全市老年社工有6700餘人、老年志願者30餘萬人;江西省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加大社工專業崗位開發,支持養老服務機構人員參加社工職業水平考試,3年來累計培訓專兼職老年社工3200人。

圍繞養老服務人才不足問題,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配備社會工作者人數保持1人以上。

青年正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注入新活力「這裡有振動排痰機等實訓器材,一邊上課一邊實踐,能讓書本知識『活』起來。」在大二學生王儀凡看來,學習期間她感到老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也更有尊嚴了。00後的她說,選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是因為有個夢想:用所學幫助農村獨居、留守老年人。

目前,河南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等累計培養相關專業畢業生16.3萬人。不僅在河南,全國各地也在加快培養高校的養老服務人才,如江蘇省共有89所高職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在校生3.23萬人;江西省有23所職業院校開辦中高職層次、8所院校開設本科層次、1所院校開設研究生層次的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浙江省嘉興市支持7所高中職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給予學生每學年10個月生活補助;四川省成都市建立校企養老服務人才雙向培養機制,市內17所普通高校、高中職院校設置老年康復、老年護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

同時,各地也不斷在提升養老服務人才的技能水平。上海市浦東新區建立養老服務「工匠」工作室,開展管理人才「珠峰計劃」,組織各類技能培訓,全區現有養老護理員6541人,持證上崗達到100%;成都市建立11個養老服務實訓基地,開設養老管理人才研修等多個班次;江西省推進技能等級認定,目前全省取得職業技能等級的養老護理員達到5000餘名;江蘇省「十四五」以來全省共有養老護理員技能等級認定機構46家,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人員達到8.4萬人。

「今後將通過發揮院校培養人才主渠道作用,加強與家政、物業、醫療護理等關聯領域合作。」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積極培育服務老年人生活照護的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等措施,不斷充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先藕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