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見到去世的爺爺,是在法國人拍攝的中國紀錄片中

鳳凰衛視 發佈 2024-01-19T03:04:07.200697+00:00

四十多年前,一部名叫《愚公移山》的紀錄片出現,它將中國人積極生活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了世界觀眾的面前。這部時長超過12小時的《愚公移山》幾乎塑造了一代法國人,甚至整個歐洲對當時中國的印象。


四十多年前,一部名叫《愚公移山》的紀錄片出現,它將中國人積極生活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了世界觀眾的面前。這部時長超過12小時的《愚公移山》幾乎塑造了一代法國人,甚至整個歐洲對當時中國的印象。西方媒體曾說,「導演伊文思幫助我們和中國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


與四十多年前不同,現在來到中國已經不再是難事。來自法國的紀錄片導演斯坦決定來中國親身考察,重見影片中的中國人。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或者說中國人,有哪些變了,哪些還沒有變?


從影片中第一次見到爺爺


斯坦出生在1962年的法國,是一名紀錄片導演。當他還是個孩子時,法國青年人的革命給他留下了朦朧的印象。那時,「到中國去」是歐洲青年們的一種強烈願望。


四十多年後,他才有機會實現這個願望,來到中國考察,尋找那些曾在《愚公移山》中出鏡的中國人。

法國紀錄片導演

斯坦·尼斯拉斯

我們要去見的這個人,是影片中「面人郎」郎紹安的孫子。多虧了這部影片,他看到了自己的爺爺。如果他沒有看過這部影片,或許他就不會成為像他爺爺一樣的手工藝藝人。


我想去展現的是,導演伊文思與妻子羅麗丹的拍攝究竟帶來了哪些影響,比如它的現實影響和它的積極影響。


郎佳子彧出生在1995年,讓斯坦驚訝的是,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雖然從沒有到國外留學,卻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他說他第一次見爺爺就是在《愚公移山》中。


出現在影片中時這位老人70歲,現在他已經去世,他將手藝傳給了自己的九個兒女,然後又傳到了孫子手裡。家族的生命力以這種形式,代代傳遞著。


那部14分鐘的《手工藝藝人》記錄了當時北京工藝美術廠許多藝術品的製作過程,據說他們製作的大部分手工藝品都是用於出口,或作為禮物送給外賓。


毫無疑問,這是當時中國人最拿得出手的藝術品之一。


捏麵人的價值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國人的老朋友伊文思夫婦應邀來到中國,開始記錄他們親眼所見的中國。


系列紀錄片《愚公移山》,一共包含了十二集,分別從中國當時所劃分的「工、農、兵、學、商」幾個群體入手,展現了中國人的生活面貌、精神觀念等方方面面。

法國紀錄片導演

斯坦·尼斯拉斯

我覺得這部影片會直接地感動法國人,因為這是兩個來自法國的導演,即便尤里斯·伊文思並不是法國國籍。他們向西方世界,尤其是法國人展現了中國在那個時代的樣子。


郎佳子彧完整地繼承了家族的傳統技藝。他說當他在《愚公移山》中第一次看到爺爺時,他哭了。

「面人郎」傳人

郎佳子彧

我爺爺當時很有名,他兢兢業業地工作,代表國家去世界各地,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交流。


小時候,他並不知道學習捏麵人有什麼價值,可長大了他發現,他是在為中國傳承著一份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面人郎」傳人

郎佳子彧

我沒有來自生活的壓力,我不需要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只做我感興趣的作品。


我很喜歡打籃球,我會做一些體育人物。再大點之後,我喜歡看書,看電影。我非常喜歡各種電影人物,所以我會做一些影視形象。


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只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在嘗試做我的人生。

郎佳子彧作品

為了能更好地經營家族的傳統手藝,他在大學選擇了傳播學專業,但畢業後,這個23歲的男孩沒有急著去實踐,而是決定去北京大學深造藝術。


斯坦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個未來的藝術家。代代相傳,這或許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與《愚公移山》同時期拍攝的還有另一部關於真實中國的紀錄片,叫做《中國》,它出自當時著名的義大利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之手。追尋著安東尼奧的腳步,義大利人老高才發現大多數中國人對這部影片聞所未聞。這讓老高徹底陷入了迷茫,《中國》究竟藏在哪兒?


順著影片中的線索,在中國生活多年的老高很快找到了當年的拍攝地。僅僅四十多年,曾經的工廠就變成了文化園區,那些出現在鏡頭中的工人們現在去哪了,生活怎麼樣?


4月11日至20日

紀錄大時代《從中國到中國》

十集連播,敬請觀看



編輯:王鼎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