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恰飯越來越難:廣告少、激勵少、AI搶飯碗

燃次元 發佈 2024-01-19T10:06:10.994845+00:00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作者 | 陶 淘編輯 | 曹 楊博主「恰飯」,越來越難了。日前,在B站多位百萬粉絲UP主「我是怪異君」「-LKs-」和「靠臉吃飯的徐大王」陸續對外宣布停更後,話題#B站UP主發起停更潮#登上了微博熱搜。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陶 淘

編輯 | 曹 楊

博主「恰飯」,越來越難了。

日前,在B站多位百萬粉絲UP主「我是怪異君」「-LKs-」和「靠臉吃飯的徐大王」陸續對外宣布停更後,話題#B站UP主發起停更潮#登上了微博熱搜。截至4月10日晚6時,該話題閱讀次數達6.3億,討論數達6.2萬。

在該話題下,不少網友辨析、討論著「停更潮」的真假。或許是擔心在B站吐槽視頻的播放效果,站內視頻流量會對自己的帳號運營造成影響,B站的UP主「圖安一記」在其同名微博「tuanyiji」寫道,「停更是因為『認真花了好幾個小時做的(內容)比不上隨便幾秒整活的』。」

微博ID為「米蘭秧歌之星」的博主同樣在微博吐槽著B站的變化,「停更是因為B站對創作者的激勵變少了」。另外,還有不少博主提到,「停更是真,收入少也是真,停更潮是假」。

如上述多位博主所說,在近日停更的三大B站UP主中,「我是怪異君」和「靠臉吃飯的徐大王」分別因「經濟原因」而停更。其中,前者表示是團隊運作不當,後者則直言是自己賺不到錢。

而「-LKs-」準確說是「暫緩更新」。「-LKs-」在視頻里表示,「單純想放假,放個假後還會回來。」並未提及經濟因素。

不過,儘管「停更潮」尚未形成,但近2、3年來,對於視頻、圖文創作者來說,生存愈發艱難已是事實。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各大社交平台不斷調整內容形式,讓博主無所適從。

2018年5月入駐了小紅書的穿搭博主「靈韻」對燃次元表示,小紅書的內容形式經歷了「圖文-視頻-直播-直播帶貨」。「在這一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每每平台改變激勵內容的形態,我就必須重新去調整內容風格,也因此會對內容創作形式感到迷茫。」

但更為直接的原因,還是掙不到錢。

曾經做過快銷、海淘等市場品牌,小紅書ID為「李腦撕」(以下稱為「李老師」)的營銷博主告訴燃次元,「我的收入變化不大,但我的一位全職博主朋友今年同期的廣告收入比去年少了一半。」

不難看出,博主收入驟減的直接原因是廣告數量減少。而這背後,是整個廣告行業的不景氣,數據也對此進行了佐證。

中關村互動營銷實驗室發布的《2022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收入在近7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同比下跌6.38%。

此外,各大平台不斷降本增效,對博主的補貼自然也開始退坡。

燃次元發現,B站UP主「浪客星垣」在2022年6月的一條視頻中提到,「補貼計劃改革前,一條視頻能拿235元的補貼,但改革後的收入只有97元。」

除此之外,在同時期,也有不少UP主紛紛表示視頻收入腰斬。微博ID為「楊小妞兒倔了個強」(後簡稱「楊小妞」)的電影博主也透露,幾年前,微博還會提供免費漲粉福利,但如今相關福利已經取消。

不難看出,內容創作者既需要不斷跟上瞬息萬變的平台內容與商業模式偏好,同時,又因企業投放減少、平台補貼退坡而受到收入衝擊

此外,AI技術的疊代對內容創作效率的提升,也讓博主們的處境更加不明朗

對此,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表示,內容創作者們應該不至於被AI徹底取代,或許可以在未來搶占技術高地,「ChatGPT之火正燃,它不會淘汰所有內容創作者,但會消滅不會『駕馭』它的人。」

01

博主困於平台內容偏好中

靈韻成為小紅書博主已有5、6年的時間。大約在2017、2018年時,她幾乎以日更的頻率在小紅書更新一些白領穿搭圖文,「點讚、收藏和評論都很多。因為小紅書的種草氛圍很好,所以偶爾會有一些服飾品牌找到我做推廣,我也因此會接一些代言。」

而如今,靈韻的小紅書雖不至於「長草」,但也很久沒有更新了。

「上一次發筆記,還是上一次。」靈韻笑著介紹,目前自己擁有數萬粉絲,之所以更新頻率驟降至接近月更,是因為小紅書的內容偏好變更太快,「2020年左右,小紅書開始主推視頻,圖文的流量也明顯不如之前,而我又不擅長視頻剪輯,因此,必須從頭學起。」

但這還不是讓靈韻最崩潰的。

靈韻回憶,2020年,小紅書在主推視頻的同時,也對入局直播蠢蠢欲動,「或許是為了給後續直播帶貨的商業路徑鋪路,小紅書官方會經常在後台私信我,叫我去做直播。但直播,既不是我喜歡也不是我擅長的領域。在那之後,我就覺得圖文和少量視頻的流量都不如之前了。」

靈韻直言,總有一種自己創作的內容形態需要「削足適履」的感覺,慢慢地,就覺得精力被耗盡了。

同樣困在內容傳播形式中的,還有楊小妞的電影博主朋友們。

「近兩年,尤其是疫情之後,好幾位朋友和我說,微博流量變少了,他們想要『轉戰』到抖音。但從圖文到視頻的轉變,是巨大的挑戰,不僅需要學會剪輯,還需要改變傳播邏輯。除此之外,一些B站的朋友也覺得收益變少了,想換『坑』去短視頻平台,但中視頻與短視頻之間,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文案和策劃。」

「比如,短視頻的文案需要絞盡腦汁在短時間內爆多個梗,且視頻節奏快,對團隊剪輯的要求更高。而中視頻的敘事節奏相對平緩一些,比起包袱和剪輯腳本,內容本身會更重要。因此,比起中視頻更重的文本邏輯,短視頻的視頻邏輯更重。」楊小妞補充道。

掙扎在不同視頻時長中的,還有B站UP主「圖安一記」。「圖安一記」在其微博帳號「tuanyiji」發文吐槽道,「認真做的沒流量,隨便做的點擊率反而高。」燃次元發現,圖安一記在B站主頁上不足半分鐘的視頻流量超過了1600,而2分半至3分鐘的視頻,在B站的推流卻只有100左右。

「圖安一記」對於B站算法推薦的質疑,與許多B站用戶一致。一位B站用戶評論,「B站現在短視頻化很嚴重,優質內容基本刷不到,每次看排行榜,全站排行榜上榜的大多1-3min內的搞笑生活類短視頻,對於我這種愛看長視頻當電子榨菜的人,太難受了。」

與此同時,B站在財報中指出,2022年,B站的豎屏(story-mode)播放量同比上升了175%。由此可見,B站為了加強商業化,確實加大了對短內容的布局。

事實上,不止B站,楊小妞告訴燃次元,因為目前微博更偏向於營銷號流量的算法機制,自己身邊不少做博主的朋友都打算轉戰視頻平台。

「但是,圖文和視頻差異很大,轉型談何容易。」楊小妞進一步補充道,想從B站去抖音做影評,還要面臨打造爆款邏輯的挑戰,「每一個平台都有自己打造爆款的邏輯,換一個平台運營,挑戰很大,很多人也因為無法適應而停更。」

02

廣告主與平台雙面夾擊

對於博主們來說,停更更直接的原因,還是這門生意越來越不掙錢了。而收入銳減的原因,則是廣告主與社交平台能夠給到博主的利益,都在減少

李老師透露,她身邊有大量全職或者兼職的博主朋友,其中一位全職博主在今年年初的廣告收益與去年同比「腰斬」了。

「這兩年,在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我身邊經歷了裁員的人也很多。而其中,來自廣告部門的員工比例又非常高。」李老師還談到,「自疫情以來,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相同的廣告預算卻得不到優質的品宣效果,企業就會砍掉相應的業務。」

與之相似的還有楊小妞的一些電影博主朋友,「一些朋友在微博上的廣告收益明顯減少,這也是他們試圖去拓展其它平台的根本原因。」

根據2022年微博財報顯示,2022年,微博的廣告及營銷收入15.97億美元,較2021年的19.81億美元下降了19%。

除了廣告行業需求疲軟,廣告主投放減少影響了博主們的收入之外。平台對博主的激勵,也就是大多數博主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也隨著相關預算的減少而下降。

2022年3月,B站UP主「覓渡Dzg」在發布的B站動態中提到,「B站創作激勵改版,收益直接減少80%」。B站UP主「樹大師」也在知乎提到,「B站十萬播放的視頻最多拿到過1600元左右,但這次改版後,收入降低了40%以上。」

此外,燃次元還發現,2022年6月,嗶哩嗶哩官方客服也曾發布「B站創作激勵計劃」詳細介紹。在介紹的評論區,許多UP主對於激勵分數累積,以及收益計算方式表示迷茫。但比較一致的感觸是3月中旬以來的收益減少了。

不過,B站財報披露的數據,卻與不少UP主們的感受截然相反。B站財報顯示,2022年,平台上超過130萬的UP,收益都獲得了64%的增長。

「事實上,這一數據與很多優質UP主對改版後的激勵偏好體感並不一致。」 資深流媒體觀察者落紅對燃次元分析,「B站去年確實給UP主分成91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花好幾個小時做的視頻流量,卻抵不過幾分鐘剪的視頻。」

這在表面上增加了UP主的總收入,但實際上得益的只有流量UP主,而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增加B站的廣告收入。但這一操作,直接削弱了B站賴以生存的優質中視頻UP的收入。

對短視頻內容的扶持,的確加速了B站的商業化進程。B站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12%。只不過,在這一過程中,B站橫屏的內容生態也遭受了衝擊。對於平台來說,對原有優質內容推流偏好的降權,可謂是劣幣驅良幣

激勵減少的同時,扶持政策也在逐步縮減。與之相應的則是,博主想要獲得更多曝光,在各大平台需要付出的推廣成本變得更高。

楊小妞提到,最初,微博會免費幫比較優質的內容博主進行推廣、漲粉,廣告收入隨之增多。「不過,近幾年,微博至少沒再給我做過免費推廣,廣告收入也因此停滯在每年幾十元左右,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楊小妞還透露,自己之所以堅持更新微博內容,純屬為愛發電,「作為副業,我從6年前開始做電影長評,已經對它產生了緊密的情感連結,所以不想放棄。」

靈韻也表示,「幾年前,我在小紅書上發穿搭內容,『集齊50個贊,可以得到5000元流量的推廣券』,曝光機會就會增加很多。而現在,類似的獎勵機制已經沒有了。」

在靈韻看來,小紅書上還存在不公正的帳號判罰現象。「2020年,小紅書推出了『蒲公英信用評級』和『蒲公英園區』。前者是評小紅書帳號信用等級的,後者是廣告主與博主接洽商單的媒介平台。我的帳號莫名被判罰存在虛假數據,但是我沒有做任何違規的刷量,在投訴了小紅書後,對方並未回復。」

燃次元就靈韻吐槽的問題向小紅書相關負責人諮詢,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復。

03

搶占技術高地

不難看出,無論是小紅書、微博、抖音或是B站上的博主,想要隨時跟上平台內容偏好的變化都並非易事。

「文字圖片化、圖片視頻化、長視頻短化,短視頻直播化,是這個時代社交平台內容變化的核心特點。」落紅透露,「這背後主要還是各大平台商業模式變重的需要。」

正因為商業模式變重的趨勢幾乎不可逆,因此,博主們為了多掙錢,就不得不「get」更多技能。

但博主當前面臨的挑戰,又不只有平台創作內容形式的改變。技術的急速疊代,也讓博主們受到了衝擊。

2023年初,ChatGPT3橫空出世,引發了全球科技愛好者對AI最新進展的關注。3月,ChatGPT4又帶著指數級增長的信息量與學習能力出現。據外媒報導,ChatGPT4駭人的能力,使得包括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內的1000多位名人,在生命未來研究所官網上簽名,希望暫停研究ChatGPT5至少1個月。

AI對普通白領工作者的影響,則是具象化的。不完全統計,如今,AI繪畫、調色已經部分運用於一些遊戲、影視公司中。3月22日,光線傳媒釋放出的動畫電影《去你的島》首張海報,即為AI製作。

據IT之家報導,「心動網絡創始人黃一孟曾透露,據他所知,已有遊戲團隊把原畫外包團隊給砍了」。某遊戲美術外包公司的技術總監也透露,在近一個月,其所在公司已經優化掉了一半的原畫師。

一位UP主在停更的視頻中也提到,除了收入難以維持生計之外,停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AI創作的效率,對傳統UP主創作的打擊,「如今想要養活一個團隊,除非去培育一個視頻工廠,產出大量視頻,AI配音、AI寫稿,甚至AI剪輯,一共10分鐘就可以搞定一個視頻,否則競爭不過。」

如上述博主所說,燃次元發現,在商業諮詢顧問劉潤的個人抖音帳號上,短視頻內容則是其分身「AI劉潤」根據劉潤的構想,完成了資料整理、語音輸出等過程後,自動生成。平均產出為日更3條,每條長度為2-5分鐘,平均點讚量破千。

如此來看,更新頻率與質量,確實會給不少博主帶來一定的危機感。

對此,艾媒諮詢的創始人張毅直言,「即便AI有它的優勢,但對於一些更專業、更需要文化底蘊,以及更需要創作經驗的內容,我覺得真人博主的參與還是不能被取代的。」

李老師則認為,視頻創作者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好好利用AI去創作。「從查找資料、定選題、創作腳本,再到後期剪輯,如果全部由真人操作,原本可能要耗費1天時間。而如今,通過AI半個小時就能搞定,這可以極大地提升博主的工作效率。畢竟不少博主停更的原因,也包括身體超負荷運轉。」

事實上,在B站近日停更的幾大UP主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經濟因素外,幾乎都提到了「疲憊」「想放個長假」,若AI能夠更好地解放生產力,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或許是一件幸事。

丁道師也認為,內容創作者們或許可以在未來搶占技術高地,「AI不會很快取代所有內容創作者,但會消滅不會駕馭它的人,就像汽車會讓馬車夫失業,但不會讓司機失業一樣。」

「無論是內容創作形式,還是創作方法,『順勢而變』,或許是這個時代橫亘不變的話題。」丁道師進一步強調。

參考資料:

《首批因 AI 失業的人已經出現,一遊戲公司裁掉半數原畫師》,來源:IT之家。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靈韻、楊小妞、落紅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