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一定要偷襲珍珠港?不是野心膨脹,而是不得不做!

漫遊五千年曆史 發佈 2024-01-19T16:15:14.616536+00:00

日本偷襲珍珠港被稱為二戰歷史的轉折點,從這裡開始,日本從前期的猛進狂飆開始節節敗退,最終戰爭失敗。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日本一定要進攻珍珠港,去招惹美國這個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

日本偷襲珍珠港被稱為二戰歷史的轉折點,從這裡開始,日本從前期的猛進狂飆開始節節敗退,最終戰爭失敗。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日本一定要進攻珍珠港,去招惹美國這個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國。

有人將日本進攻珍珠港的原因歸結於日本的野心膨脹,試圖稱霸西太平洋,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並不是野心膨脹,而是不得不做,如果不這樣做日本同樣也會面臨著戰敗的結局。

一、日本的發家史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本第一次徹底戰勝中國,滿清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

而日本則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一次戰勝中國成為了列強之一,更關鍵的是靠著滿清賠償的兩億兩白銀迅速完成了實力的質變。

隨後日俄戰爭一場戰鬥徹底拿下東北,更使得日本無論是民族自豪感還是國際影響力都上升到了頂點。

即使是在中國內部,對日本的各種吹捧也開始大行其道,畢竟這是黃種人第一次戰勝白種人。

但是無論幾次勝利,都沒有改變日本民弱國小的局面。

雖然完成了工業化,雖然軍事實力膨脹,但是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其實依舊沒有改變戰爭潛力小的悲劇。

從日本的豆丁坦克就可以看出來,日本的工業化雖強但僅僅是因為面對中國這個農業國,日本占據著軍事力量的優勢

但是本質上而言,日本是那個弱小的島國,軍事經濟民生所有物資都缺乏,缺錢缺人缺土地,可以說什麼都缺。

這就註定了日本是無法長時間戰鬥的,與沙俄的日俄戰爭僅僅幾個月時間就讓日本政府幾乎面臨破產的局面。

如果不是關鍵時刻英國人出於扶持日本在遠東對抗蘇聯的需要,因此拉了日本人一把,早在日俄戰爭日本就因為政府破產直接輸掉戰爭。

這種局面註定了日本只能打短期速勝的戰爭,無法進行持久戰,必須全力以赴。

二、抗日戰爭的僵持

日本內部也不乏聰明人,他們很清楚日本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在於日軍的裝備訓練都遠遠優於中國軍隊,只要敢打日本必定能在正面戰場獲勝,但是如果陷入長期戰爭日本必然面臨困境。

因此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日本便全力以赴,聲勢駭人,講究的就是一個侵略如火。

所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不僅僅是日本吹牛,更關鍵的是日本的國力和物資儲備僅僅能支持很短一段時間。

於是我們可以看見在抗戰初期日本那確實很猛,五個月就攻陷了中國首都,但也就到此而已了。

日本全力以赴,派到中國的軍隊也越來越多,但是在1938年底武漢會戰之後,日本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力不從心。

以空間換時間是當時中國最好的戰略,蔣介石也聰明,武漢會戰打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之後,直接主動讓出武漢。

最終蔣介石退守重慶,以大西南為依託,準備直接耗死日本。

南京丟了有武漢,武漢丟了有重慶,甚至國民政府直接做好了連重慶丟失的準備,重慶丟了還有四川還有西藏。

蔣介石無所畏懼,但是日本人不行了。

在華北和華中戰場日本人的陣地就只有大城市,只要離開城市就是各種各樣的敵人,國軍、八路軍、新四軍、地方的土匪,惡霸等等。

這些人守在地方上,守在鄉鎮中,甚至盤踞在小縣城和各種交通要道上就等著咬日本人一口。

日軍當時根本無法正常從占領地掠奪資源。為此日本甚至和重慶聯繫希望在中國戰場停戰,得到消化勝利果實的時間。

但老蔣秉持的態度就是不求饒也不硬打,八路軍則在敵後瘋狂發育,搞得日本狼狽不堪。

可以說抗日戰爭其實日本的主要進攻就是前兩年,到1939年三板斧掄完的日本已經開始慌了。

他們發現自己打不下來中國,也沒辦法從中國獲得足夠的資源,相反廣大的中國土地仍然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著日本的軍隊和資源。

三、被迫南下

到1939年,日本已經發現了在中國大陸的絕境,沒辦法徹底占領中國土地,也沒辦法徹底擊敗中國。

重慶和延安擺明了就是要和日本耗到底,為此日本不得不定下南下奪取東南亞和北上攻取遠東兩個目標。

最開始日本試驗的失敗北上,但是奈何關東軍被朱可夫率領的第一集團軍吊打,面對蘇聯的強大日本不得不放棄了北上計劃。

北上結束之後,日本的唯一目標就是南下了。

恰好在此時歐戰爆發了,德國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像是嗑了興奮劑一般,閃擊波蘭,橫推歐洲各國。

號稱世界陸軍第一的法國僅僅留個星期就跪了,隨後德國更是在1941年開始了對蘇聯的戰爭,一副要橫掃全世界的樣子。

眼看盟友這麼給力,日本當即就心動了,現在法國和英國都被德國人打殘了,東南亞幾乎就是嘴邊的肥肉了。

而日本內部也到了必須要南下的時候了,從抗日戰爭開始日本進口戰略物資當中有54.4%來自美國。

雖然有著美國的物資日本打的很嗨,但是到1941年,日本已經打不下去了,龐大的中國戰場吸空了日本的所有財政收入。

到1941年日本的外匯竟然只剩下了2萬德國馬克,這還打什麼打,買不起石油了,也買不起鋼鐵了。

如果沒有石油和鋼鐵,日本人也只能拿起步槍和中國士兵對抗,抗日戰爭必然會逆戰。

日本在絕境之下不得不鋌而走險,選擇入侵西方的殖民地東南亞,畢竟西方英法等國都被德國打殘了,在日本看來這就是純粹撿便宜的。

四、太平洋戰爭爆發

一方面是德國給的助攻實在給力,一方面是日本內部已經徹底財政破產,已經打空了積攢幾十年的外匯儲備。

最終日本決定破釜沉舟,南下東南亞,南下獲取荷蘭殖民地印度尼西亞的石油和橡膠等資源。

但是英法固然被打殘了,還有一個人虎視眈眈,那就是美國。

日本要想南下,必須經過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必定要面對太平洋艦隊,也因此戰爭的爆發即將開始了。

日本很清楚美國的工業實力,因此寄希望於先發制人。

最終經過多方衡量抉擇,日本決定偷襲珍珠港,消滅美國艦隊,為日本贏得先機,只有這樣日本才能夠有著六個月時間去進攻東南亞。

而如果沒有率先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想要在太平洋艦隊的虎視眈眈下東南亞和東印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戰果遠遠超過日本大本營最好的預期,美國太平洋艦隊70%的戰力受損,日本獲得了最寶貴的制海權。

最終日本幾乎占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最大的功臣就是偷襲珍珠港。

因此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日本根本不可能獲得制海權,沒有制海權又憑什麼去進攻東南亞群島,解決石油危機呢?

結語,

不過對日本而言這終究是一種失敗,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雖然前期因為美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日軍擁有了巨大的優勢。

但隨著美利堅的逐漸覺醒,美國空前的工業產能開始爆發,最終強大的工業產能碾碎了日本,也碾碎了德國的狂妄美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