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學第一人」王陽明:最精彩10句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江南書苑 發佈 2024-01-19T18:05:10.246731+00:00

1王陽明: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讀書的意義何在?讀書的理想何在?王陽明為自己設定了目標:成為「聖賢」。過去有人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說得是一種聖潔靈魂的培養,一種精神品格的標高。北宋文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

王陽明: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讀書的意義何在?讀書的理想何在?

王陽明為自己設定了目標:成為「聖賢」。

過去有人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其實,說得是一種聖潔靈魂的培養,一種精神品格的標高。

北宋文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們常說,沒有目標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讀書人更要有自己的使命,肩挑責任重擔,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2

王陽明: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說榮耀,可脫衣就寢,只是一身窮骨頭,何曾添得分毫?所以,榮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常言說得好;人是衣服馬是鞍;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穿得好,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覺得人家活得風生水起,儀態萬方。

脫掉衣服呢?是不是有高貴的品格,完美的德性,傑出的才能?這才是要緊的。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巧妙:你是誰不重要,別人看你是誰才重要。

自己往往迷戀於「自我感覺」不能自拔,如果跳脫出來,才能夠豁然開朗。


3

王陽明: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

所謂的「格物致知」,就是以物質為參照,用來修正自己。改掉了不良習慣,堅持自己的美好行為,久而久之可成大器。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習慣的產物。

能夠認識自己,就是最大的明智。知道自己的優勢,明白自己的短板,及時加以修正,是自我完善的基礎,也是勇猛精進的源頭。

把自己做好了,一切好運必然紛至沓來,水到渠成,實至名歸。


4

王陽明: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一個人真正發現了自己,也就發現了世界的秘密,徹悟的玄機。

向外求,煩惱層出不窮;

向內求,快樂如影隨形。

我們體內隱藏著神奇的「小宇宙」,當它爆發,能量不可小覷,威力無與倫比。

明白了自己,也就明白了一切。

我們才能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本不動搖,能生萬法。

如此一來,煩惱痛苦怎樣沾身呢?


5

王陽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皆所謂明善而為誠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別有所謂誠身之功也。

我們提倡讀書萬卷,行萬里路,學富五車。此外,還要善於提問,要知道一個問號就是一把新知之門的金鑰匙。

縝密的思考,之後才能明辨是非,再後來才能腳踏實地行動,從而完善自我,建功立業。

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王陽明認為,人一定要在事上磨練,才能練出來真功夫,對自己有好處。

如果只貪圖歲月靜好,就會遇事一籌莫展,最終毫無長進。

只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兢兢業業的努力,日積月累的奮鬥,才是成就自己的康莊大道。

自我修為好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6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學,吾儕但口說耳,何嘗知行合一邪?

說到很容易,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信手拈來;做到不容易,需要一磚一瓦的建構,一草一木的種植,一點一滴的疊加。

王陽明認為,學到的知識並不一定都是真知,只有經過實踐之後,才能鑑別它的真偽,它的可信度。

也就是說: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放下所有的好高騖遠,放下所有的華而不實,把大方向確定好,把小目標確定好,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能力所在。

紙上談兵,無異於痴人說夢!


7

王陽明:心中有個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就是:心即理。

心,就是萬物的尺度。

它就像一把尺子,規矩可以丈量一切;它就像一面湖水,清澈可以照見所有。

我們四處奔波千方百計,為了追求真理不辭辛勞馬不停蹄,到頭來了才發現,所有的真理,都藏在我們心裡。

只要拂去那些蒙在心上的灰塵,一切美好,盡收眼底!

搞懂了自己的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8

王陽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氣是什麼?

就是那股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了宏偉目標,遠大理想而付出一切,不顧一切的勇敢、堅定和智慧。

聽過很扎心的一句話:男兒無志如糞土。

有了人生的總綱領、總目標,還要義無反顧、百折不撓去實現它,完成它,這才是「志」的偉大之處。

所以,立志一定要早,立志一定要穩。

確定好自己的大方向,內心就會被激發出無窮無盡的力量,摧枯拉朽,無往不勝。


9

王陽明: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小心眼是災禍的原因,大氣魄是幸福的源泉。

王陽明認為,人人皆可為堯舜,沒有誰天生比任何人差。

基於這個自信,人才逐漸「大」起來。

格局小了,境界低了,思想閉塞,很多煩惱就會糾纏沒完沒了;

格局大了,境界高了,思想通了,很多好事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養心妙法,貴在曠達。


10

王陽明:心如明鏡,物來則照。

時時刻刻保持自己內心的乾淨純潔,像明亮的鏡子一樣。

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勉為其難,不刻意追求。

隨時隨地都能夠變化、變通,用智慧引領自己的一生。

天底下萬事萬物,本來沒有善惡區分,它之所以被區分,全是人強加給它的。

因此,不要懷揣分別心,先入為主。那樣的話,任何的煩惱痛苦,都會悄然離去,不留痕跡。

當我們內心明淨,自然可以照見天地萬物,與天地和諧共生,完成生命的完美蛻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