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兌付收益率現回升,重回去年10月水平,提前「退場」影響還會延續嗎?

金融界 發佈 2024-01-20T00:06:19.929870+00:00

財聯社4月11日訊(編輯 李俊)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3月理財產品平均兌付收益率已出現悄然回升。其中,理財公司到期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為2.57%,實現環比上漲0.49個百分點,已重回去年10月水平。

財聯社4月11日訊(編輯 李俊)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3月理財產品平均兌付收益率已出現悄然回升。其中,理財公司到期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為2.57%,實現環比上漲0.49個百分點,已重回去年10月水平。

具體來看,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3月全市場到期的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為2.83%,雖落後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0.46個百分點,但實現環比上漲0.56個百分點。此外,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收益率為3.42%,環比上漲0.31個百分點,落後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0.44個百分點。

同時,以理財公司視野統計來看,3月理財公司到期開放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為2.57%,環比上漲0.49個百分點,落後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0.66個百分點。2023年3月理財公司到期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為3.00%,環比上漲0.21個百分點,落後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0.7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3月到期理財產品全市場環比增加524款,達4844款,其中不乏有銀行和理財公司主動提前終止的產品。據普益標準監測,2023年以來,全市場累計約300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而提前「退場」的原因在產品公告中普遍表述為三類:

一是經產品管理人綜合研判認為,因後續存在不可控市場因素,提前終止產品比維持產品運作更有利;二是該產品的投資業績不及預期,觸發了部分提前終止條款;三是因為產品規模大幅下降,導致產品規模過小甚至可能無法支撐產品運作成本,為保障投資者利益,從而進行提前終止操作。

有城商行表示,從實際情況來看,銀行或理財公司主動對產品「按下終止鍵」,並非因產品短期業績不達標或運營管理出現問題的逃避之舉。理財產品終止本身是一個比較常規的操作,大多數是因為產品規模太小,參考監管對公募行業迷你基金清盤處置要求,規模太小不利於後續投資管理,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出發,所以提前終止。

另外,對於銀行或理財公司來說,即時終止個別理財產品,也有益於理財機構保持經營質效。不僅將資源集中到優質產品運營中,在「真淨值」時代中更加適應新市場特徵,推動理財產品轉型升級。

同時,普益標準也指出,淨值化轉型後,部分理財產品提前「退場」屬於正常現象,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隨著理財市場整體回暖,平均兌付收益率已逐步回升,預計理財產品提前「退場」的負面影響十分有限且難以持續。

本文源自財聯社 李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