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陝西乾縣祝新民)乾陵大唐牡丹園,國色天香牡丹花

8854690142176碧溪 發佈 2024-01-20T01:09:50.997107+00:00

春季四月,我漫步乾陵旅遊路上,未及陵下,亦有幽幽馨氣倏忽飄來。尋香覓景,跨過林蔭帶,眼前倏然現出一片白色奇景,是織女織就的漫坡素錦,還是天女撒下的滿地銀華?哦,眼前非夢非幻,是乾縣乾陵大唐牡丹園方畝牡丹含苞正綻。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在昨天的霽雨後,顯得格外楚楚動人。

春季四月,我漫步乾陵旅遊路上,未及陵下,亦有幽幽馨氣倏忽飄來。尋香覓景,跨過林蔭帶,眼前倏然現出一片白色奇景,是織女織就的漫坡素錦,還是天女撒下的滿地銀華?哦,眼前非夢非幻,是乾縣乾陵大唐牡丹園方畝牡丹含苞正綻。

一朵朵盛開的牡丹花在昨天的霽雨後,顯得格外楚楚動人。白的、粉的、紅的、紫的,清晨的微風中輕輕曳動,仿佛在吟唱著一首天籟之曲。綠葉盡情闡釋春跡,色彩遏退一天流雲,姿態寫滿矜持之意,神韻豈是筆墨能描繪。像什麼呢?國色天香,像是盛唐的氣象雍容華貴,渾圓雨珠,把花的嬌嫩和顏色裝扮得盛裝照人。可不,不遠處,乾陵上的武皇正含笑凝眸。

最美人間四月天,最愛盛世綻笑顏。朋友同游,梁山腳下,看大唐牡丹,品盛世絕代芳華;聽大唐歌舞,想霓裳羽衣彩裙飄飛。更有詩者吟誦新就篇章,畫家鋪開繪美之卷。流連其中,思追千年,確是絕美之事。

國人愛牡丹,花美意更美。花開富貴蘊含著多麼美好的祝願,雍容華貴又是多少人前世今生的盼望。我們都是愛花人,家國天下企盼祝福之心,都在其中。於是軼事佳話,典故辭章比比皆是,也千年埃塵不埋。其中最引人的,莫過於武皇和牡丹的故事了。

據說武則天在洛陽登基後,有一個冬天忽然想賞花,於是潑墨寫下了《催花詩》: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許是感念一代女皇的愛花之情,許是懾於人間帝王的威嚴之意,許是百花都有爭艷之心,眾花都於冬日開放,惟獨少了百花之王牡丹。女皇下旨,貶謫牡丹出御花園。其情其意已經不可考了,但是國人得了眼福,牡丹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依我看來,其實武皇是最愛牡丹的,她和牡丹惺惺相惜。花和女人相連,我們常說,一朵花就是一個女人的名字。那麼能配上這一朵花的女人,舍武則天其誰?

牡丹也是一朵盛世之花,也只有大唐的氣象,才能配得上它表達。盛唐氣象,萬眾矚目,富貴美滿。夫維不爭,是為天下爭。牡丹無須爭艷,它本就是最美的一株紅顏。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牡丹菏澤牡丹,都是絕美的,我也去看過,感嘆過造物的神奇。唯獨感到遺憾的,沒有典故再將女皇和牡丹聯繫起來了。

女皇就長眠於乾縣梁山。梳著髮髻,胸脯飽滿,像極了一個女人仰臥在藍天之下。到過乾陵的人都會感嘆一代女皇的威嚴與美,千年之後,竟然沒有一點改變。

幾年前,坐落在武皇腳下的大唐牡丹園在眾人眼中慢慢醒目。占地千畝,種植了國內外許多名貴牡丹品種,可以觀賞遊玩。最為難得的,移植了兩株千年牡丹,起名李治武皇,周圍還陪襯上官婉兒,把那時的故事都復原了。當地也連續舉辦了八屆牡丹文化節。

我走在遊人中間,聽著園長諸多典故信手拈來,不覺興奮。抬頭又看見乾陵高聳,依稀武皇含情脈脈的眼神,於是寫下:

都說女人如花,都說每一朵花都是一個女人的名字。她是不是應該還有一個名字和你同名。

還是說,你遲遲的腳步,怕見羞花的紅顏。你們隔著時空相望,不在刻意的時候邂逅。

從大唐以來,我們都在揣測、考證。從季節開始,我們甚至忘記了季節。只記得一朵花的雍容華貴,一朵花的顧盼。

還有一個女人的名字,她的句子。她在等,而等待,不是穿越時空的相逢。像一場戀愛呢,愛之深情更怯。

漸行漸近漸遠。長亭連短亭。我的目光葳蕤而去,你的腳步含羞而來。美人如花花如美人,梁山腳下低低私語。遠處。還是盛世的大好河山。

啊,你是姿容華貴,嬌艷欲滴的牡丹。因為你的千般風情萬般嬌媚,四月的春天才會格外的燦爛。

陣陣薰風吹來,搖曳著嫵媚的花瓣,我佇立在風中,任你把歲月裝扮的明麗絢爛。

自古,以玉比德,以花喻人。而佛卻說:「眾生有萬般法相」。所以,有人靜若蘭花,潔如寒梅,宛若樸素的萱草。

然而,你,也是一枝花,但是,你卻,聖潔高雅、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國色天香、傲骨錚錚的百花之王——牡丹。

劉禹錫有詩為證:「池上芙蕖淨少情,庭前芍藥多妖嬈。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此詩稱讚了牡丹花朵嬌艷柔弱,國色天香,殊不知牡丹葉下卻有鐵骨柔情,其烈性不遜於魏晉清流。

我愛牡丹,我讚美國色天香牡丹花:

遙望乾陵繞紫煙,遐思二帝枕山眠。騁眸牡丹佳圖內,信步梁山福地前。

觀沃野,仰崇巒,千紅萬紫盡奇觀。妖嬈艷麗一幀畫,喜煞遊人忘返還。

最愛艷麗春,最愛花開早。愛到梁山峻岭邊,同賞金枝俏。

依舊夢魂牽,依舊牡丹繞。依舊攀談問壽高,不信吾年老。

作者簡介

祝新民,陝西乾縣陽峪鎮祝家村人,1952年3月生。高中,1976擔任村幹部,參加農村工作40餘年。喜歡文學,曾寫作散文、詩歌、雜文等散見報刋和網絡媒體平台,現擔任陝西乾縣陽峪鎮祝家村(劉家窪村,前進村,祝家堡三村合村)農村史主編工作,乾縣地方史編委會成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