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漳州華安二宜樓及官畲村:甭忘全國之最台灣高山族人在此為尊

用戶公孫奴陳繼共 發佈 2024-01-20T14:40:28.673742+00:00

到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旅遊者,似乎都是習慣往二宜樓土樓和官畲景區走!華安是全國高山族人口數最多的縣,多年來推廣高山族文化,特色明顯。



到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旅遊者,似乎都是習慣往二宜樓土樓和官畲景區走!其實,恐怕是案頭功課沒做到家。華安是全國高山族人口數最多的縣,多年來推廣高山族文化,特色明顯。日前,我們一行人,沿著九龍江北溪岸邊驅車前進,往華豐鎮大燕村「台胞聚集地」參觀學習。感覺到這裡的人文與自然資源豐富,海峽兩岸交流密切,台灣籍高山族志願軍英雄林忠福定居於此,故事生動,情節曲折。山美水美地靈,台胞安居蘊情。林忠富仙逝殯天后,就葬於斯!青山有幸埋忠骨,英雄永遠在大陸。



親手辦理黃忠富喪事的大燕村黨支部書記黃明輝介紹說,華安的高山族散居在好幾個村莊,華豐鎮大燕村更為特殊。1946年以後解放戰爭時期,部分台灣高山族人跟隨國民黨軍隊,來到大陸戰場。一些高山族士兵都成了「起義戰士」,編入中國解放軍行列。1950年,大部抽調到華東野戰軍,專門進行培訓,開赴福建前線。這些人群,約占福建省高山族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後因局勢變化,有的人則隨隊北調,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結束之後,大部分高山族軍人退伍,由政府分配到機關、工廠或事業單位工作。還有一部分人,自己要求政府一步到村,分配田地自食其力。華安縣山區、山清水秀,與台灣原鄉環境類似相近。而且,之前也有從台灣到此定居的先例。彼此都有相互融合經驗,語言和習俗等方面也同根同源。大多安排在華安縣定居務農的台胞,安居樂業建家庭,融入山鄉亦怡情。這些高山族之子女,分枝散葉、代代相傳,人丁興旺。



英雄在村,隨和質純!林忠富,原名黃登發。他在台灣屏東縣來義鄉被抓壯丁,1946年隨部隊開到山東省,與解放軍對陣,後來投誠,成為解放軍戰士。1950年10月,他跨過鴨綠江。在一次戰鬥中,全連全部陣亡,他中彈昏死。醒來之後躺在野戰醫院,醫生從他的上衣找到「連長:林忠富」等字樣的資料卡。於是,台籍重機槍手黃登發,因緣巧合,被改名為「林忠富」!林忠富退役安置在大燕村定居,職務是某鐵廠書記。他69歲時,首次回台灣探親,台灣親友組織了69輛車隊來迎接,一時風光無限,傳為美談。



大燕村是個有故事的村莊,不僅是台灣高山族的聚居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曾經是縣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如今大燕高飛,擺脫貧困,奔向小康!以前的大燕村,路窄房矮配套差。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理深入開展,如今道路通暢硬化、房屋變美了,幸福園、鄉村公園、茶園改造、黨群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大燕村高山族生態休閒旅遊設施、家風家訓館、溫泉開發等多個項目建設,正為實現鄉村振興增添活力。所到之處,滿目青山,一派生機!

年輕精幹的華豐鎮鎮長介紹說,「大燕村正在發展,在旅遊方面,要與官畲景區連點成串,形成各有特色的局面。」確實,大燕村與官畲村相近為鄰,都在一條道上,完全可以共享。倘佯在大燕村,感覺這個美麗的村莊魅力無限!論特色,是首屈一指的台胞高山族村,兩岸同根。論淵源,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黃姓親屬後裔。論歷史,始建於南宋德祐乙亥年的南山宮,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整座道觀為宮殿式木構建築,無磚石牆砌,甚為珍貴。論資源,溫泉叮咚響,湯浴成暢享!真是不枉此行…



同行的僑史專家鄭來發先生認為,大燕村有國寶南山宮,高山族林忠富家鄉。溫泉、魁榜樓以及30來棟五鳳樓等,其旅遊賣點是國寶南山宮和高山族風情。要請人勘察溫泉日出量和溫度。要選擇一棟老宅院布置高山族民俗館,再組織高山族風情表演。魁榜樓維修後,要布展中舉文化,豐富內容。旅遊開發要進得來,留得住,散得開。大燕村要抓住南山宮和高山族風情表演,結合溫泉,留遊客住一晚。同時還要把仙都二宜樓納進來,打破以村為單位的旅遊宣傳。大燕村旅遊開發推銷,其創意應是:

游世遺土樓,覽國寶南山宮,

沐北溪溫泉,品高山族風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