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讀書版(5)努瑪:沒公民權也是王

巴山夜雨涮鍋 發佈 2024-01-20T19:34:28.726455+00:00

公元前715年,羅馬開國之王羅穆路斯稀奇古怪地死在一場暴風雨中。有人說他是被眾神召到了天上。也有人說他是被元老院貴族謀殺的。總之,羅馬需要一個新國王。羅慕路斯的兒子才能平庸,大家決定選舉一個新王。為此,羅慕路斯所屬的拉丁族,和之後加入的薩賓族發生了爭議。

公元前715年,羅馬開國之王羅穆路斯稀奇古怪地死在一場暴風雨中。有人說他是被眾神召到了天上。也有人說他是被元老院貴族謀殺的。

總之,羅馬需要一個新國王。羅慕路斯的兒子才能平庸,大家決定選舉一個新王。為此,羅慕路斯所屬的拉丁族,和之後加入的薩賓族發生了爭議。而元老院也分成兩派,相互扯後腿。最後大家決定,不找國內的人,而是從國外找了一個薩賓人來當第二任國王,這人就是努馬。他體魄強健,知識豐富,道德高尚、教養深厚,遠近聞名。

面對羅馬元老們的邀請,努馬最初婉拒,但在羅馬人再三誠懇勸說下,答應下來,成為羅馬第二任國王。

先王羅慕路斯習慣穿著軍裝,威風凜凜,被手持法西斯(束棒斧)的衛兵簇擁。而努馬進羅馬城的時候,只穿著一件托加長袍,打扮得像個神職人員,也沒衛兵,就這麼謙虛低調地進入羅馬城。


開國大王羅穆路斯用武力奠定了羅馬國的寄出,努馬則試圖進行立法和習俗的改革。他讓羅馬人了解自身力量的局限,教導他們懂得心存敬畏。

努馬建立了保護神雅奴斯的神殿。這神殿的前後兩個門,在戰爭時打開,和平時期關閉。努馬統治羅馬的 43 年間,據說這扇大門始終都是關閉的。等努馬死後,羅馬再度陷入戰火,大門幾乎一直開著,直到500多年後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大門才第二次關閉了一段時間。

努馬停止羅馬的對外戰爭,集中力量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他對羅馬人進行職業分工,讓每個人都能歸屬於一個團體公會,每個公會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努馬進行了曆法改革,把一年分成了12個月,總天數為355天,和中國農曆很接近。這個曆法延續了 650 年才被愷撒重新修正。努馬的曆法,把原本每年最末的兩個月調到前面,變成了1月和2月。原本的第一個月變成了3月,原本的第十個月變成了12個月。他還規定了一年中的節日和休息日。每個月的第九天和第十五天為集市。另外還有祭祀諸神的祭祀日。


努馬外表和作風都很像神職人員,但他並沒有實施政教合一的神權統治。羅馬國王不是神之子,也不是神授權的代理人,而是羅馬人民推舉的領袖。努馬對羅馬的神進行了整頓,其中很多神來自於希臘神話,名稱略有變化。比如眾神之王朱庇特來演希臘的宙斯。天后朱諾來源希臘的赫拉。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來源希臘的阿弗洛狄忒,狩獵女神黛安娜來源希臘的阿爾忒彌斯。戰神馬爾斯來源希臘的阿瑞斯,智慧女神密涅瓦來演希臘人的雅典娜。

另外,還有拉丁民族自古傳說的神如羅馬保護神。還有第一任國王羅穆路斯也在死後被封神。

世界上的宗教大致分為兩種,希臘、羅馬、佛教、道教等屬於多神教,而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是一神教。多神教的神只是幫助人類,一神教的神則是指導人類。多神教的神和人類一樣,有各種缺點和喜怒哀樂,一神教的神則必須完美無缺,甚至要無所不能。

一神教的這種排他性,使得古代一神教統治的國家容易極端。相反,多神教統治的羅馬,則更容易包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