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奮楫,濟南向春而行

大衆網濟南 發佈 2024-01-20T20:01:55.223548+00:0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濟南,它可以是都市霓虹的青春自由,也可以是古街舊巷的悠悠時光。「你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真濟南。」今年春天,濟南以一種嶄新的面貌成功「出圈」,以奮進之筆書寫「春天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導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濟南,它可以是都市霓虹的青春自由,也可以是古街舊巷的悠悠時光。「你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真濟南。」今年春天,濟南以一種嶄新的面貌成功「出圈」,以奮進之筆書寫「春天答卷」。

如果在時空坐標系裡看濟南市歷城區,你也會發現一番魅力景象。

空間位置上,它位於濟南市區東部,好比「東西帶」上一顆閃著光芒的明珠。作為全市經濟發展主戰場、主力軍,歷城區今年以「打造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為目標,持續深化「4433」工作推進體系,明確「項目落地、產業培育、招商引資」三大主攻方向,奮力解鎖濟南新的未來密碼。

時間刻度里,歷城以歷山得名,已有2100多年歷史。走過輪迴四季,沉澱春華秋實,滄桑歲月造就了歷城濃郁的人文氣息與生活氛圍。除了有百年天主教堂、百年山東大學、大辛莊古文化遺址,「齊煙九點」之首的華山孤峰獨秀更是景色壯美,《鵲華秋色圖》是歷城風貌的傳世之作。

這個春天裡,歷城有詩、有畫,更有「三氣」:格局的大氣、發展的底氣和文化的靈氣,它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生動立體、豐富充盈。

大氣成就格局

每一個大規劃、大動作的誕生,都隱藏著城市發展的機會點。今年,歷城區重新拔錨起航,清晰勾勒出未來發展的輪廓和脈絡,展現新的一面。

3月3日,「歷新共贏·城啟未來」歷城區重點片區綜合推介暨重點項目簽約活動成功舉辦,重點推介了2023年擬出讓的1689畝經營性地塊,以及41個鄉村振興、城市更新、保障房等各類重大項目,全方位展現了歷城對項目建設的頂層規劃和壯志雄心。

項目,是一座城的筋骨。今年,歷城區緊緊圍繞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全市「項目突破年」會議精神,持續深化「4433」工作推進體系,2023年安排重點項目279個,總投資5673億元,年計劃投資1251億元,項目數量及投資量均為歷史最高。其中,17個省級重點項目和71個市級重點項目的投資量均位列全市第1。

如今濟南陸港大廈智能化物流產業園項目勢破如竹,依託「空、鐵、公、水」四港集聚優勢,助力濟南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濟南加州通達國際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大干快干,以智慧冷鏈為主導產業,激活濟南智能化「物流體系」;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項目只爭朝夕, 讓歷城再次站在「科技浪潮」的風口點起勢騰飛……一批批強基礎、惠民生的重大項目紛紛按下啟動加速鍵,讓春季里的「開門紅」之戰酣暢淋漓。

底氣支撐發展

硬實力,是構築城市發展最雄厚的「底氣」。如今,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競爭發展的新賽道,走在新時代強省會征程中的濟南「狂飆」突進,加快打造「省會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的歷城區,自然也將數字經濟放在了區域發展的重要位置。

2月25日,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中區迎來「開園」,園區從項目開工到項目招引落地僅用了365天。坐落於歷城區彩石街道的濟南智能傳感器產業園,主要打造數字經濟的「端」和「邊」,總占地407畝,總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總投資39億元,分北區、中區、南區三區建設。目前,園區已成功簽約落地海康威視、中興協力、和普威視等21家行業頭部企業,預計2025年園區將聚集企業約200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餘個,年產值約210億元,帶動稅收約20億元。

足以可見,在時不我待、快馬加鞭的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中,歷城區正在一步步實現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跨越趕超。

一方面,歷城區積極構建「端、邊、雲、用」一體化產業集群,先期建設完成「超算科技園」和「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兩大園區實現相關產業落地,正在建設數字產業綜合服務基地,規劃建設信創產業園和未來信息產業園。另一方面,歷城區出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15條、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激勵辦法、重大項目要素保障機制、全市首個數字經濟「1+433」專項人才政策等一攬子政策舉措,通過創新政策機制,保障產業順利發展。

靈氣延續文化

一座有靈氣的城市,必然離不開文化的滋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有山水之處,皆文脈昌盛,人傑地靈,歷城區便是如此。

歷城區不僅有千年古剎神通寺、道教古觀華陽宮,更世代傳延著閔子騫的孝悌忠信,讚頌著辛棄疾的愛國豪情,流淌著張養浩的高德情操。歷城,這片厚重的文化沃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生機活力。

近年,「軟實力」一詞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一個軟字,富有極大深意,歷城也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遊客來歷城,有奔著100多歲的洪家樓天主教堂而來,有奔著煙火味兒滿滿的環聯夜市而來,有奔著百花公園著名的玉蘭大道而來,有奔著洪樓廣場附近的彩色立體斑馬線而來,有奔著擁有得天獨厚自然山水格局的華山公園風景區而來……歷城孕育著一流的軟實力,標註著濟南文明的「新刻度」。

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氣神。今年,歷城將進一步打造「文化產業」新高地,推進文旅項目,高標準規劃建設港九美麗鄉村先行區,豐富提升579百工集文化園區,打造手造特色元素。全年開展不少於600場文化活動,完成3.34萬冊館藏圖書採購,高標準建設10處家庭書房。引進高品質臨時展覽3次,開展流動博物館和非遺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不少於20場。

新時代新曆城,更加彰顯著以文化人、骨化風成的文明氣質,為濟南持續提升城市軟實力、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