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佈 2024-01-20T22:54:33.754083+00:00

事實上,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約3.2萬公里的漫長海岸線,由北到南分別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分布著6500多個島嶼,海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

  近代以來,以海洋文化為主的西方國家以殖民擴張的方式迅猛發展,主導世界的歷史進程。黑格爾由此分析世界發展變化趨勢,提出人類文明的三種形態,並對西方海洋文明大加讚美。他在《歷史哲學》一書中提出:海洋浩渺無限、茫茫無定,而「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無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同時也鼓勵人類追求利潤,從事商業」。而他同時也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與海洋不發生積極的關係,因此並沒有分享海洋所賦予的文明。在黑格爾這一論斷的影響下,一些學者便據此認為中國與海洋並無聯繫,是完完全全的陸地國家,只有適應陸地的農耕文化。然而,這樣的觀點並不符合中國的歷史文化實際。

  事實上,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約3.2萬公里的漫長海岸線,由北到南分別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分布著6500多個島嶼,海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江漢朝宗於海」(《尚書·禹貢》),我國絕大多數江河水流也都東流入海,將內陸與海洋連接起來。在遼闊的海域範圍內,我國先民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開始沿著河流向海洋探索,而沿海地區的先民們則也早早開始了對海洋的開發,他們捕魚、造舟、拾貝裝飾,造就了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海洋文化。及至三代,古人對海洋的探索更加頻繁,《尚書》中的「方行天下,至於海表」就說明了這一點。而隨著航海技術的提升和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古人探索開發海洋的能力逐漸加強,與海洋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這就為海洋文學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於是古人便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海洋的印記。

  「海洋文學」概念的建構

  海洋文學是伴隨著人們對海洋的探索與開發而興起的,王慶雲教授提出,海洋文學以文字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對海洋的理解、感情,是「中華民族的海洋生活史、情感史和審美史的形象展示和藝術記錄」(《中國古代海洋文學歷史發展的軌跡》)。不過,「海洋文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對於這一課題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相關理論支撐相對薄弱,就連 「海洋文學」的概念尚且沒有一個為學術界所普遍接受的界定。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發展視野投向了海洋。無論是海洋地理勘測,還是海洋資源開發,抑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當今世界各種海洋活動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海洋文化研究專家曲金良教授在其《海洋文化概論》一書中就提出,人類社會進步的希望和未來文明的出路都將越來越寄託於海洋,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非常重視海洋科技、海洋產業的發展。海洋事業的發展與海洋文化息息相關,海洋文化這一深層人文意識觀念、社會組織制度和民眾生活方式等系統牢牢支撐著海洋事業的發展。因此,重視海洋文化建設和發展乃是大勢所趨。研究中國海洋文學對深化和豐富中國海洋文化研究、推動中國海洋文化形象輸出具有重要意義,可為當下「一帶一路」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等提供可資借鑑的思想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現實意義和發展潛力」(曲金良《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應當受到學界關注。

  從先秦至明清的幾千年間,國人從未在探索海洋的歷史進程中停下腳步,留下了大量優秀的海洋文學作品,諸如《山海經》、班彪的《覽海賦》、曹操的《觀滄海》、李商隱的《海客》、蘇軾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吳承恩的《西遊記》、李汝珍的《鏡花緣》等。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與民族心態及情感,極富歷史研究意義,值得深入探討。

  中國海洋文學研究起步較晚,儘管柳無忌於1943年就已經提出「海洋文學」一詞,但其正式成為一個文學概念則可追溯到1975年台灣學者朱學恕發表在《大海洋》詩刊的《開拓海洋文學的新境界》一文。文章指出,海洋文學是一種人們用來抒發對海洋的熱愛之情、弘揚海洋精神的文學形式,其中應包含「外在的海洋」(即自然海洋)和「內在的海洋」(即精神海洋)兩個表現範疇,概括起來也就是他所說的「多彩的人生,情感的海洋;內在的視聽,思想的海洋;靈智的覺醒,禪理的海洋;真實的水性,體驗的海洋」。這一認識可視作關於海洋文學最早的美學定義,為「海洋文學」概念建構作出了貢獻。自此,「海洋文學」作為一種文學現象開始受到學者們的關注,他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宏觀與微觀層面的研究推進

  對於當下海洋文學研究的現狀,總的來看,全面的、系統的研究格局似乎尚未形成,對海洋文學的研究存在重現當代而輕古代、重西方而輕本土的態勢,對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研究較為缺乏。目前,主要有王家斌的《海狼的呼喚——中國海洋文學巡禮》、曲金良的《海洋文化概論》、沈農夫的《變化中的海洋文學》等成果對「海洋文學」的概念、本質等問題進行探討。儘管這些探討在推動海洋文學的類型化研究上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對於實質性的文學研究影響有限,且由於沒有能夠形成統一認識而在一定程度上延滯了「海洋文學」類型研究的進度。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跳出 「概念」討論的圈子而對古代海洋文學進行了更深層次的研究,這又可分為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

  從宏觀方面來講,研究的主要內容為梳理整個古代海洋文學的發展軌跡、總體特徵、演進線索,或總結某一時代海洋文學的發展狀況及審美特徵等,屬於對中國古代海洋文學史的勾勒性考察。對中國古代海洋文學史進行梳理勾勒的目的在於對海洋文學歷史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但是,目前存在的明顯不足在於大部分研究僅停留在簡單的史實勾勒與陳述上,多為描述性質的研究(descriptive study),其研究結果往往只是對某一時期或某一階段海洋文學題材、內容、分布特徵等方面的描述,而對現象之外「為什麼如此」,以及其所隱含意義的理論性闡釋、作品「文學性」等方面的研究相對不足,並非真正學術意義上的中國古代海洋文學史。

  從微觀方面來講,研究的焦點則主要集中在對某一時期某一文體的海洋文學研究上。這又以古代海洋小說為重點及熱點,對於詩、詞、賦、曲等文體的海洋文學研究則相對不足,且多宏觀概括性描述,微觀深挖與分析相當缺乏。這些研究大多具有「科普」式的特點,也即張平所說的「將海洋文學視為經濟、政治、文化載體進行一般性介紹者居多……而海洋審美的獨立性多有缺失」(《從邊緣到活力——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研究的拓新之路》),在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問題上還未成系統,亟須改進與拓展。

  整體而言,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發展,尤其明清以前的海洋詩詞研究相當匱乏。這一方面是由於學界對此關注不足,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古代海洋文學文獻的整理呈現出碎片化的面貌,使學者因文獻零散而力不從心、難以展開持續深入的研究有關。有鑑於此,已有學者對相關文獻進行爬梳整理,如李越編著的《中國古代海洋詩歌選》、倪濃水編著的《中國古代海洋小說選》、徐波編著的《中國古代海洋散文選》等。這些選集儘管在文獻整理方面有較大貢獻,但由於規模小,尚無法反映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全貌並適應相關內容的深入研究,有待學人進一步充實。

  當前我國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也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的重新審視和發掘可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一定的審美心理支撐。如何在中國文化語境中推進古代海洋文學研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以富有中國傳統審美價值與史學意義的古代海洋文學為切口,回顧當時海洋活動與海上事業的盛況、濱海風情、海洋心態,以及表達民族情感與精神的海洋史等,可以使我們充分了解古人對海洋的理解與感情,對華夏民族「人與自然的生命關聯和審美共感」(徐恆醇《生態美學》)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大力推進中國古代海洋文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學、史學及美學意義與價值。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文學院)

作者:康丹芸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