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歷史上的黑暗一天——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

小院之觀 發佈 2024-01-20T23:46:51.184425+00:00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這一天是星期六,按照猶太教律,也是安息日。七時許,時任以色列拉賓總理一行出現在國王廣場,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頓時歡聲雷動。

死神降臨安息日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

這一天是星期六,按照猶太教律,也是安息日。但是,這一個安息日與以往迥然不同,夜幕降臨後,特拉維夫燈火通明,熱鬧異常。近十五萬市民從四面八方湧向市中心的國王廣場,參加在那裡舉行的支持和平進程的盛大集會。

七時許,時任以色列拉賓總理一行出現在國王廣場,聚集在廣場上的人們頓時歡聲雷動。等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以後,拉賓開始講話:「我想向你們每一個人表示感謝,感謝你們前來表明反對暴力和主張和平的立場。」

這次集會,是拉賓的政治果實,是以色列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支持巴以和平進程的集會。

成千上萬的人仰望著拉賓,拉賓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再次重申他仍將全力投入和平進程。他說,這是保證以色列未來安全的唯一方法。

結束演講時,拉賓說道:「這次集會一定會給以色列人民、全世界的猶太人、阿拉伯世界土地上的大眾,確切地說是向世界傳遞一個信息,以色列人民需要和平,支持和平。為此,我向你們表示感謝。」

人們的反應非常熱烈,歡呼聲和掌聲如暴雨般響起,拉賓總理意猶未盡,又與全場的群眾一起高唱和平運動的《和平之歌》。

但是今天來廣場參加集會的人們,並不全是和平進程的擁護者。夾雜在渴望和平之神降臨的人群中,就有這麼一個誓死要從肉體上消滅拉賓的人。

他叫伊加爾·阿米爾,在拉賓接受記者採訪後,向人們告別,向他的汽車走來之時,阿米爾突然從旁邊竄到離拉賓兩米遠的地方,從懷中掏出手槍,對準拉賓的胸口就是兩槍。

拉賓的胸口如同中了兩下重錘,不由得彎下腰來,阿米爾又向他的背部開了數槍。拉賓終於倒下了。

當拉賓被緊急送到伊希洛夫醫院時,已經沒有血壓,也沒有脈搏。一個小時以後,即1995年11月4日23時11分,渾身浸透鮮血的拉賓,在手術台上永遠停止了呼吸。

以色列總理辦公廳主任哈貝爾一臉悲痛,向全世界宣布:「以色列政府深切悲哀及極度震驚地宣告: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以色列內閣舉行緊急會議,決定由外交部長佩雷斯任代總理,宣布全國哀悼;定於11月6日下午2時整,為拉賓舉行以色列建國以來最為隆重的國葬。

「拉賓死後數小時之內,令人震驚地傾瀉而出的哀悼使他升級成為一個國父式人物,一個安全護神、和平的化身。」數千名以色列人成群結隊地湧向伊希洛夫醫院,他們燃起蠟燭,以痛苦、催人淚下和哀傷的唱腔唱起了那首《和平之歌》。

人們聚集在拉賓的官邸門外,臨時製成的標語上,寫著悼念「我們死去的父親」等字樣,表達群眾沉重的心情。

許多與拉賓共事的官員們,禁不住失聲痛哭,淚流滿面。他們來到以色列內閣會議,用黑紗將拉賓用過的椅子罩了起來,以此表示他們永久的思念,甚至有些反對拉賓的人們,也不能不為此景所感動。

人們不禁稱拉賓遇刺的這一天,是以色列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同時,國際社會紛紛發表聲明,譴責這一恐怖主義行為。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表講話,稱拉賓遇刺對以色列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重大損失。

美國總統柯林頓也發表了聲明,對這一恐怖主義事件表示憤怒。

拉賓幾十年的對手、中東和平進程中的和平夥伴亞西爾·阿拉法特更是對此表示震驚和悲痛。他說:「這種對一位勇敢的以色列的領導人與和平締造者犯下的可怕的罪行使我感到非常悲痛和震驚。」

拉賓的死訊像旋風一樣刮遍全世界,使世界感到震驚。歷史已經告訴人們,拉賓的突然去世,給中東的和平和世界的穩定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失。

榮耀一生

伊扎克·拉賓,以色列政治家、軍事家、工黨領導人、政府總理。1922年3月1日出生於耶路撒冷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41年拉賓從農校畢業,參加了猶太人的秘密軍事組織「哈加納」,成為「帕爾馬契」的一名突擊隊員,曾協助英軍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邊境同法國維希政府軍作戰。

1945年拉賓成為帕爾馬契第一營的訓導主任,幫助解放了海法市南的英國艾特利特拘押營中的二百名非法移民,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組織能力。

1948年5月14日,得到聯合國支持的一個英國的分割計劃生效,巴勒斯坦託管結束,以色列宣告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翌日,阿拉伯聯盟五個成員國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遂告爆發。

此時,年僅二十六歲的拉賓被任命為帕爾馬契新建的「哈雷爾旅」的上校旅長,在耶路撒冷前線作戰,為以色列的新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戰事結束後,拉賓作為以色列軍事代表團成員參加在羅得島與阿拉伯國家舉行的停戰談判。

此後拉賓步步高升,1950年,他擔任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兩年後被送到英國進行深造。1956年4月又被任命為北方軍區司令,晉升少將。1964年1月,拉賓實現了他從一個普通士兵到高級將領的願望,擔任了以軍總參謀長,榮膺中將軍銜。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作為總參謀長的拉賓同國防部長摩西·達揚一起,制定了進攻阿拉伯國家的計劃,發動了閃電式的攻擊。

在這次戰爭中,以色列占領了加薩走廊、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達七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以本土面積的三倍。

作為這場戰爭的主要軍事指揮者,拉賓自此成為以色列家喻戶曉的人物,成為國民精神的象徵,並被輿論界評為1967年的世界風雲人物。

自然,這也是拉賓在日後能夠登上總理寶座而聚積的最大資本。

1968年,總理梅厄夫人任命他為以色列駐美大使,官位不高,分量實在不輕。在華盛頓的外交場合中,拉賓憑藉自己的智慧、魅力,很快就在華盛頓成為新聞人物。他在任的五年期間,美以關係有所加強,以色列從美國手中得到了許多軍事、經濟援助。

可以說,五年的大使經歷令拉賓受益頗多。他學會了如何做政治交易,也學會了如何來向美國人提各種各樣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以一個政治家的眼光看待中東問題,他開始意識到為持久的安全以色列將不得不在領土上作出讓步。

1973年,拉賓結束大使任職回到以色列。次年出任勞工部長,很快成為工黨的核心人物之一。

這時對政治還不是運用自如的拉賓,卻被認為是在一個偶發事件中「撿」來了一個總理。當梅厄下台時,拉賓於1974年被工黨推選為總理,成為以色列最年輕的總理。

拉賓上台後,雖然未有扭轉乾坤的功力,卻也頗有建樹,很快改變以色列孤立境地。上任初始,在美國的調解下,分別與埃及及敘利亞簽訂了「軍事脫離」協議,撤出了在「贖罪日」戰爭中占領的部分阿拉伯領土。

翌年,以色列和埃及又簽署了進一步脫離接觸的「臨時邊界協議」,並同美國簽訂了著名的「美以雙方諒解備忘錄」,使以色列處於美國的「保護傘」之下。

1977年4月,拉賓在一個所謂非法的美國銀行帳戶醜聞中辭去了總理職務。一個月後,工黨在大選中敗北,利庫得集團取代工黨主宰了以色列政壇。

1984年,拉賓又回到了政府,在工黨和利庫得集團結盟期間出任國防部長六年。

次年,他向政府遞交了一份從黎巴嫩撤回以色列防衛部隊並沿以色列北部邊境建立一個安全區的建議。

1989年,拉賓公布了他與巴勒斯坦人分階段談判的計劃。該計劃為政府所接受並形成了馬德里會談以及隨後和平進程的基礎。他與西蒙·佩雷斯總理角逐以贏回總理職務,他承諾加緊和平努力。

1992年,他不情願地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在美國白宮握手,在他們的聯合原則聲明上蓋章,該聲明是分階段給予西岸及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自治權的框架協議。

奧斯陸一號協議於1994年5月4日在開羅簽署,給予加沙和傑里科的巴勒斯坦人以自治權。7月24日,拉賓在華盛頓與約旦國王海珊簽署一份聲明,結束以色列與約旦四十六年的戰爭狀態,兩國間的正式和平條約於10月26日簽署。

拉賓的和平努力於1994年得到了回報,他與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以及他的政敵西蒙·佩雷斯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1995年9月28日在美國白宮,拉賓與阿拉法特又簽署了奧斯陸二號協議,擴大了巴勒斯坦人在西岸的自治權。

獻身和平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是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阿拉伯人的祖先迪南人、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都曾在這塊土地上定居,建立國家。

其中,猶太國家是公元前1025年建立的,當時叫希伯來王國,經歷過掃羅、大衛和所羅門三個王朝,都城在耶路撒冷。

斗轉星移,滄桑變化,巴勒斯坦曾經是猶太人的祖國。但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巴勒斯坦已經面目全非,不過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從來沒有放棄復國理念。

19世紀末,在猶太復國組織領導下,猶太人掀起回歸浪潮。為尋求政治支持,他們開始謀求當時尚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幫忙。此事一來二去拖了十幾年,八字還沒有一撇,一戰就爆發了。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原本英國對此事的態度並不明朗,但一戰打了兩年後,協約國在戰場上消耗巨大,戰爭開支讓英國難以承受。找錢,就成了英國政府急迫的願望之一。

恰好,猶太人歷來以經商出名,他們中的許多人依靠金融業、銀行業發了大財,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猶太復國組織又有聯合全世界猶太人的能力。

為了爭取到猶太人的經濟支持,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爵士以英國外交部的名義認可了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這件大事,即貝爾福宣言。當時還是戰爭期間,實控那塊土地的是同盟國的奧斯曼帝國,英國這一手是拿別人的領土當好處,完全沒有負擔。

於是在英國主導下,法、俄、意、美等等國家都同意了這個宣言。英國政府雖然把巴勒斯坦許諾給了猶太人,巴勒斯坦卻並不是一塊無主的土地,阿拉伯人一直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猶太人大舉返鄉,勢必與世世代代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阿拉伯人發生利害衝突。

但由於協約國最終在一戰獲勝,意味著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復國這件事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法理基礎。

因此,《貝爾福宣言》發表後,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就不斷發生衝突,最後發展到兵戎相見。

這種局面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直到二戰結束以後,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在巴勒斯坦這塊彈丸之地建立兩個國家,一個是阿拉伯國,領土占全境的41%,另一個是猶太國,領土占全境的59%。

阿拉伯國家不承認這個偏袒猶太人的決議,他們發誓不讓猶太國成立。

1949年5月15日,以色列臨時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本·古里安在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宣布成立以色列國。當天,阿拉伯國家軍隊從北、東、南三個方向衝進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從而開始了中東長達四十年的戰爭進程。

戰爭結果出乎人們意料。在面積、人口、軍事上占盡優勢的阿拉伯國家沒有把以色列人趕下大海,反而讓它存在下來了,而且面積比起聯大的分治決議還擴大了許多。這個結果令許多阿拉伯人目瞪口呆。

但是,以色列軍事上的勝利沒有轉化為政治上的勝利,阿拉伯國家堅持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以色列贏得了戰爭,但沒有贏得和平。

以色列成了中東地區軍事上的超級大國,政治上卻是孤家寡人。中東沒有一個國家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儘管它明明白白地在那裡存在。

相反,長期為了巴勒斯坦地區的生存權而進行的相互廝殺,使得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耶路撒冷一直處於血雨腥風之中。半個世紀以來,這裡不斷上演著戰爭和暴力,沙漠被鮮血染紅,人們陷入極端仇恨的深淵,和平成了幾代人的期望。

戰爭教育了阿拉伯人,同樣也教育了以色列人,教育了拉賓。1992年6月,沉寂了十五年的拉賓東山再起,重新登上了以色列總理寶座。

時代變了,重新上台的拉賓深知工黨之所以取勝是因為國民普遍要求和平的結果。這一次他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選擇一條符合以色列人民根本利益的道路,選擇以和平方式解決中東問題。

同時,拉賓也知道推動和平進程更要有實際行動,而放棄「以和平換和平」、實行「以土地換和平」就是他的和平誠意的體現。

因此,他下令凍結被占領土上一百個定居點的建設,並派出軍警阻止猶太移民的建房行動。他保證在1993年允許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選出自治機構,五年後就被占領土的最終地位進行談判。他還表示,願意從戈蘭高地撤軍。

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舉動。這一舉動也受到了世界各國,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歡迎。

1993年9月13日,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終於到來。明媚的陽光照射在美國白宮的草坪上,全世界的目光同時注視在這裡,中東和平問題解決的關鍵人物——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國總統柯林頓的陪同下出現了,兩位幾十年的政治宿敵終於握手言和。

隨即,雙方簽署了巴以第一個和平協議-「加沙一傑里科自治原則宣言」(即奧斯陸協議)。這標誌著雙方在和平進程上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

在巴以協議簽字的儀式上,拉賓充滿感情地對巴勒斯坦人講:「巴勒斯坦人民,我們註定要在這同一個地球同一塊土地上生存。我們曾經和你們作對過,但我現在要告訴你們——用嘹亮的聲音告訴你們一一鮮血和淚水流淌得太多了,太多了!」

拉賓的話不僅感動了巴勒斯坦人,也感動了猶太人。1995年9月28日,拉賓同阿拉法特再次相聚華盛頓,就進一步擴大巴勒斯坦自治範圍和自治機構選舉事宜達成協議。

以色列的和平之舉,從根本上轉變了它在中東的險惡處境,改善了自身的國際形象,擴大了對外交往,繁榮了國內經濟。

應該說,拉賓的舉動適應了時代的潮流,但得罪了以色列國內的極端分子。他們不斷叫囂:「大以色列之夢從此破滅」反對與巴勒斯坦實現和平。

反對把約旦河西岸歸還巴勒斯坦人的活動驟然增加,抗議、示威此起彼伏。同時他們認為,過去的戰神拉賓已經背叛了猶太人的事業,成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最大障礙。因此,他們詛咒拉賓,大罵拉賓是「賣國賊」、「叛徒」,並喊出了「打倒拉賓」的口號。

反對者為拉賓舉行了模擬葬禮,棺木上印著「拉賓:錫安主義的謀殺犯」,而利庫德集團的領袖則昂首闊步,走過了拉賓的「棺木」。猶太復國主義分子已經不滿足於除掉爭取和平的巴勒斯坦人,連拉賓也不放過了。

兇手阿米爾,就是個極端的猶太復國主義分子,他上的學校也是一所猶太教會大學。因此,他不希望聽到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在這塊土地上可以和平共處的說法,對巴勒斯坦極端分子不時挑起的恐怖行動,他也深惡痛絕。

他認為,萬惡的根源就在於拉賓總理與巴勒斯坦人議和,在他的心目中,拉賓是一個猶太人的「叛徒」、「劊子手」,是出賣猶太人利益的「納粹分子」。仇恨的火焰在他胸中燃燒,他發誓,一定要為猶太人除掉這個「敗類」。

因此,就在以色列人民在為盼望已久的和平和富裕生活而歡欣鼓舞之時,悲劇發生了。特拉維夫的槍聲使這一切都結束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

應該說,上個世紀最後十年,是巴以爭端走向政治解決並不斷取得進展的十年。

1993年9月,巴以簽署了奧斯陸協議。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拉賓的歷史性握手,此舉開創了巴以和解的新紀元。

儘管協議沒有關於巴方建國的明確條款,但如果巴以沿著它指明的進程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完全有可能在新世紀的鐘聲敲響前夕呱呱墜地。

可以說拉賓是一個真誠勇敢的人,有勇氣在晚年幡然轉向,推行一條與自己大半生為之效勞的窮兵黷武的政策大相逕庭的和平路線。

但同時拉賓作為一名和平的英雄又是那麼生不逢時,沒有考慮到其所處民族和國家的特性,這一切,在冥冥之中註定拉賓悲劇的發生即使不能說是不可避免的,也必定有很大概率。

從猶太民族本身來看,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特別是種種不幸,使得他們不是成為征服者就是成為被征服者,不是迫害他人就是被他人所迫害,從來就沒有成功地實現過調和這兩種極端對立的目標。

正是由於如此,要他們在當時環境下同意做出永久和平所必需的讓步,恐怕是難以做到的,因為他們不具備相應的心理基礎與承受能力。他們最多可以接受的是在擁有經濟軍事優勢和有利的外交關係的前提下,與阿拉伯人休戰。

同時從以色列軍隊權力集團來看,與阿拉伯人為友比與阿拉伯人為敵更加危險。或許正如有人說的,沒有了戰爭的壓力,就很難將這個民族團結起來。

由此更能看出拉賓的高超智慧和非凡膽識,他的死,無疑是以色列,是中東和整個世界的悲劇。


另一方面說,拉賓遇刺,從個人來看或許是偶然;但從世界來看,是歷史又一次照進現實。由此可見,要在中東地區實現永久的和平,有多麼困難,此絕非一朝一夕的事。

拉賓倒下了,為和平而倒在了自己同胞的槍口下,他的遇刺使中東和平進程出現了逆轉,中東的和平進程又一次遭受了重大挫折。

巴勒斯坦這塊土地繼續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悲劇。在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中,雙方曾經有的信任感喪失殆盡,立場尖銳對立。時至今日,巴以仍然沒有實現和平,巴以衝突成為了中東乃至世界的頑疾。

拉賓遇刺,彈指一揮已近三十年。

真正的和平,有可能還要經過數代人共同的努力,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