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是美國的貨幣,但不要成為其他國家的問題|國際

清華金融評論 發佈 2024-01-21T09:31:15.147424+00:00

文/《清華金融評論》資深編輯王茅大約50年前,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康納利表示,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不可否認,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元在維持和推動全球經濟貿易金融穩定和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

文/《清華金融評論》資深編輯王茅

大約50年前,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康納利表示,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不可否認,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元在維持和推動全球經濟貿易金融穩定和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如何制衡美元一支獨大帶來的負面衝擊,各國在行動,在解決問題。

巴西政府近日表示,巴西已經和中國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是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7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9%。按照最新的外匯匯率估算,約合人民幣1.181萬億元。這個舉措,可以說是國際貨幣體系進一步去美元化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可否認,美元還是全球最重要的貨幣(沒有之一),但是,美元當前的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展開區域性貨幣互換,或者說區域性貨幣合作,以減少匯率波動對本國貨物貿易的衝擊,同時也減輕美國通過美元,不斷的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擼羊毛」。

美元的「發家史」

怎麼會出現這種局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美元的全球「發家史」,以及究竟是如何「擼」全球羊毛的。

二戰後,美國崛起,實力大大超越了曾經的全球霸主——英國。於是,各國於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什麼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是美元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貨幣,實現「雙掛鈎」,即美元和黃金掛鈎,一盎司黃金可兌換35美元,然後世界其他各國貨幣和美元掛鈎,進而和黃金掛鈎。這種貨幣體系的安排,在當時確實給全球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到了20世紀60年代,全球經濟與貿易進入空前的增長暴發期。日本和西歐的經濟迅速恢復、增長,通過工業品的不斷出口,從曾經的缺乏美元,變成手中握有大量的美元外匯。一直以來,法國對美國都不是很信任,因此當法國經濟恢復之後,他們就會把賺來的部分美元,兌換成黃金,給美國添堵。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不過到了1961年,美國發動了越南戰爭,一打就是十多年,導致美國政府開支劇增,而這些都是需要美國政府用黃金來償還的。

1968年3月,美國黃金儲備下降至121億美元,同期的對外短期負債為331億美元,這還得了,市場開始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這使得美國的黃金儲備銳減,黃金價格大漲。

隨著越戰的進一步惡化,美國官方無法再繼續維持,按每盎司35美元官價來提供黃金。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停止用美元兌換黃金的政策,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此瓦解。

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康納利說了一句非常出名的話,那就是,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這句話,在接下來的50年裡,一直在不斷的被印證。

美元脫鉤黃金之後,信用直線下降,國際貨幣進入動盪期。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經過一系列連鎖反應,油價暴漲,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與衝擊。美國抓住了機會,和中東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簽訂協議,就是美國會為沙特提供軍事保護,條件就是沙特所有的石油交易,必須要用美元來結算。

由於石油這種資源每個工業化國家都不可或缺,所以美元和石油掛鈎,就變相的保證了美元在世界上的需求,美元的地位得到鞏固。

從此之後,不受黃金約束的美國貨幣發行量就如脫韁的野馬。2008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美國向市場投放了大量的流動資金。

2020年初,全球暴發了百年未遇之大流行。從2020年初疫情暴發到2022年初,美聯儲在大約兩年的時間裡,將資產負債表總資產規模從4萬億美元推高至9萬億美元,貨幣放水速度史無前例。按理說,美國這種瘋狂的放水,勢必導致美元匯率的貶值。

不過,由於美國的通貨膨脹不斷上升,美聯儲於2022年3月啟動了加息周期,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為布雷頓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少有的,在加息的「加持」 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金紛紛湧向美國,推動美元強勢走高,又帶動了一波美股上漲行情。

本來通脹是美國的問題,加息也是美國的事情,可是美元憑藉全球最主要貨幣的地位,將通脹傳導到全球(特別是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國家),將資金收攏到美國。

美國加息通過美元的傳導,給全球經濟金融帶來「副作用」

事實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導演過7次加息周期,包括本輪還在推進中的加息,美國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卻每次都給全球經濟金融帶來了「副作用」。

第一輪加息意在控通脹,卻引發拉美債務危機。這一輪加息周期為1983年3月至1984年8月。美聯儲加息推動美元匯率大幅上揚,倚重國際資本進行發展的拉美國家,對外舉債用美元計息,且採用的是浮動利率,導致拉美國家債務負擔不斷加重,並達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第二輪加息是為了應對通脹和美元貶值,一度導致美股暴跌。這一輪加息周期為1987年1月至1989年5月。這個階段通脹上行與美元貶值並存,美聯儲通過加息來應對。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爆發「黑色星期一」, 道·瓊斯指數下降508.32點,由2246.72點狂跌到1738.470點,跌幅達22.6%創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紀錄。

第三輪加息希望可以抑制經濟和股市過熱,不料導致全球範圍內破產率飆升。這一輪加息周期為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受加息影響,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在隨後的9個月裡,大漲220個基點,債市大幅震盪,抵押貸款利率也水漲船高。世界範圍內的破產率極速上升,墨西哥和阿根廷也走向金融危機,美聯儲加息,再度導致拉美國家陷入債務困境。

第四輪加息是為了收回寬鬆貨幣政策,卻導致東南亞金融危機加深,並刺穿科技股泡沫。這一輪加息周期為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為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地區也被波及。

第五輪加息是為了防範地產泡沫,不料卻導致次貸危機蔓延。本輪加息周期為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顯現,2007年8月逐漸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第六輪加息意在調整長期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卻導致人民幣貶值。本輪加息周期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美聯儲本輪加息期間的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6%,主要原因在於美元升值預期增強、眾多國外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進行下調,以及外匯儲備和貿易順差減少等。

第七輪加息目的是為了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卻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加息潮,導致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銀行系統出現風險。截至2023年3月底,美聯儲在本輪加息周期中,已加息9次,共計475個基點,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已升至4.75%—5%區間。加息會給經濟帶來負面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早些時候預測,中國是少有的2023年經濟增速超過2022年的大國。此外,美聯儲持續加息,引爆了美國矽谷銀行的擠兌潮,並引發銀行系統將出現危機的擔憂。

美元是美國的貨幣,但不要成為其他國家的問題

不可否認,美元在維護、推動全球經濟、貿易、金融穩定與發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不過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一支獨大確實也帶來了不少「副作用」,以上美聯儲7輪加息,經由美元國際貨幣地位給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的負面衝擊。確實,美元是美國的貨幣,但卻是其他國家的問題。過了這麼多年,其他國家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那麼總是面臨美元帶來的「嚴重」問題。

當一個貨幣一支獨大,且不受制衡時,其他國家和地區會遭殃。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少國家和地區在行動。

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