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網民之間的「垃圾話」:人世間最大的誤解,是太把自己當回事

泰國播報 發佈 2024-01-21T10:57:31.277889+00:00

疫情時期,中泰之間航班絕跡,音書斷絕,有一段時間彼此還怪想念的,泰國人天天盼著中國遊客回歸,盼著中國投資者和買房團的歸來。

疫情時期,中泰之間航班絕跡,音書斷絕,有一段時間彼此還怪想念的,泰國人天天盼著中國遊客回歸,盼著中國投資者和買房團的歸來。

中國這邊呢,也天天盼著回泰國,看妖看海看大象,說起芭提雅步行街上的姑娘,思念得快要落下淚來。

那段時間,後台留言區,正能量得要命。

但是我們心裡知道,這種相思不見造成的融洽,終究只是暫時的。那些萬年不變的垃圾話,終究會重返人間。

想要解構它,只能面對它,回顧它,重複它。

直到有一天,你厭倦了它。

網民吐槽,都是有一套固定的打法。中泰網友之間的吐槽,基本上也就那兩個套路。

事實上,中泰網友極少親自接戰(411罵戰是一個罕見的例外,並且造成了嚴重而深遠的負面效果),大部分時間,彼此都是窩在各自的圈層里,自說自話地吐槽。

中國吐槽泰國的方式,基本上是「有錢就是爺」,及其各種衍生變體。

無論出了什麼事,就是一句「中國人別去泰國旅遊了,給人家送錢還受氣,何必呢?」

這是中國人占理的時候。

遇到中國人一方不占理的時候,固定回復就變成了「為啥只針對中國人,要是洋人舔還來不及……」

其中的本質,我就直說了,是極度膨脹的自尊自傲,以及極度自卑所產生的迫害妄想。

雖然老漢也是中國人,而且中間偏紅,江湖人稱泰國胡錫進。但是不得不承認,自從咱們中國人這十幾年來有了點錢,那種全世界都應該把咱們當爺伺候的膨脹心態,有時候真的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

很多時候,不管人家怎麼想,不管人家是不是真的缺我們這點錢就活不下去,總之我們就是覺得自己是大爺,顧客是上帝,投資者是救世主,泰國就應該捧著咱們。

很多時候,我們的投資,是一種平等互利的經貿合作,一種逐利行為,一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對等交易。我們是來消費的,來投資的,獲得了相應的服務和利潤,人家並不欠我們什麼,我們不是來給人家扶貧的。

但是,有些人不管,他們就是將「購買」理解成「恩賜」,將「投資」理解成「贈與」。然後在消費地位所偽造的上帝視角下,居高臨下地鄙夷泰國一切讓他看不順眼的行為。

歸根到底,太把自己當盤菜了。

與此同時,咱們又常有源於自卑的迫害妄想,老覺得人家在針對我們。

實際上,我在泰國生活了十年,天天上網看帖子翻評論,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生活在泰國境內的每一個海外族群,都覺得泰國人在針對他們。

中國人覺得泰國人偏袒日本,日本人覺得泰國人偏袒韓國,韓國人覺得泰國人偏袒洋人,洋人則一口咬定泰國人和中國人穿一條褲子天天陰謀排擠洋人,印度人則覺得泰國人偏袒除了印度人之外的所有人。

其實呢,泰國人並沒有偏袒和針對任何人。對一些強國的慕強心態,完全不足以抵消對任何做錯事的外國人一視同仁的排斥與鄙夷。說白了,泰國犯罪分子遇到哪國人,都會下手;泰國老百姓遇上哪國人為非作歹,都會生氣。

泰國人針對中國人往死里薅,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幻覺。

歸根到底,是一種深藏於人性的普遍特色,越是自卑的人,越會主動放大這種迫害妄想。

當然了,把自己當盤菜,肯定不是中國人的專利。

在這方面,別的不說,泰國人自己也很有他們的一套。

泰國人,或者說泰國的鍵盤俠們,過度自信的方式,是堅定地相信泰國是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

這種自信,有時候會演化到一種匪夷所思的地步,似乎泰國是一株絕世芳菲,世界各國的遊客都是被吸引而來欲罷不能的狂蜂浪蝶,不讓他到泰國一游,簡直是要了他的命,世界各國遊客會紛紛出現戒斷反應,一頭磕死在機場外頭。

在很多時候,一些泰國網民,將外國遊客赴泰旅遊,理解成一種泰國對外國遊客的盛情款待和開恩照顧。不是泰國開門迎客,而是泰國打開了自己純潔溫暖的大門,將滿大街惶然若失的迷途熊孩子引入客廳,讓他們有一夕安寢之地。

當然,本質上,這並不是泰國自身特有的民族心態,而是普通民眾與旅遊業從業者利益視角不同所造成的落差。是「多來一個遊客多一份錢」與「歲月靜好怎讓這些熊遊客糟蹋了」兩種體會之間的衝突。

但是,有時候,泰國人確實太自信了。覺得人家非來不可,覺得開門迎客是店家對「客」的一種恩惠。

疫情之後,甚至有一些媒體,將中國遊客的歸來,視為一種「缺乏自由的壓抑生活中的精神難民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將中國投資者來泰視為一種「泰國對中國彷徨無措的富裕階層的寬大庇護」。

自信之外,同樣有著不自信。

除了「非泰國不可」的自傲,泰國大眾和官方,對來泰投資的外國人,總是具有天然的戒備。

總覺得,來泰開廠的老外,是在搶泰國人的生意。總覺得只要今天賣給外國人一塊地,明天泰國人便要流浪地球,變成外國房東鼻息之下可憐的租客。

於是,泰國式經濟民粹主義,總是很排斥一切外資對泰國經濟的介入。制定過於嚴格的約規,卻又無法實際執行,當外資在泰國的縫隙里遍地開花之後,又周期性地進行治理。如此反反覆覆,給人一種很不靠譜的感覺。

泰國人覺得,官府在「將泰國賣給外人」;而外人卻覺得,泰國在故意收割外人的韭菜。

疫情以後,這種制度偏差帶來的周期性痙攣,成為了中泰之間——確切說,是「長居旅泰中國人」與泰國當地人之間——相互嫌棄的主要導火索。

十年前,網上都是這些千篇一律的垃圾話。

到現在,還是那幾句一律千篇的口水文。

一開始我還當真,一句句批判,一字字分析。一句網友留言,就把它當成論文標題來批駁證偽,挺較真,也挺無聊。

十年之後,我算是明白了,這種東西,千萬不能和他較真,不能通過批駁和迴避進行祛除——用理性去扭轉群體思維,這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自傲。何況一家媒體,一個寫手,才多大聲量,不過是太陽系的浩瀚長空中一隻嗡嗡作響的蚊子罷了。

這些垃圾話,終究會存在下去,成為歷史滾滾車輪轉動時,一點無關痛癢的摩擦音。

不要去迴避它,恐懼它,羞於呈現它。

也不要去迎合它,煽動它,利用它,放大它,以此放任自身的無知,或者去達成某種荒唐的目的。

認識它,熟悉它,在無數次複讀機一般的復刻之後,最終厭倦它,看透它。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垃圾話,是多麼的無趣和重疊,像一些代碼和公式,輸入一個一,便會得出一個零。是那樣嘚瑟而又無趣,在真實的歷史潮流中,釋放不了一個焦耳的營養。

到那時,你便不會再對這些爭論而煩惱,不會為一句回復而憤怒。

下一次你看見「我們不來,他們就會餓死」「他們不來,我們才能被拯救」這樣無趣的話語時,你會感到戲謔,搶先一步說完對方還沒來得及說完的下半句。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你不是人家的大爺,也不是人家的救主。

你不來,他也是他;他不去,你還是你。

世間少了誰,都會繼續運轉下去。無論是他少了你,還是你沒了他,無非一時顛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最終萬事如常。

所以,珍惜緣分,平等地接受與給予,不要將自己幻想成恩賜的上帝,也不要將他人臆想成陰險的敵人。

你懂得越多,那些東西,便傷你越少。

你看得越透,那些言語,便越不能令你當真。

眾聲喧譁,不過歷史自轉時的吱呀一聲。

永不休止,卻比不上窗外的人間,一縷匆匆駛過的轍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泰國頭條新聞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