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太行了!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發佈 2024-01-22T06:03:06.555777+00:00

就是許多中國人心中的。更是高達3061米。長度實際超過800公里、寬約100公里。橫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

太者,大也

行者,形也‍

太行山

就是許多中國人心中的

那一座「大山」

其形如凝固的海浪

洶湧堆疊、直至天邊

(請橫屏觀看,雪後太行群山,攝影師@寒冰)

它足夠高大

其主脈最高峰小五台山

海拔2882米

支脈最高峰五台山北台頂

更是高達3061米

皆遠超五嶽

(河北蔚縣小五台山,攝影師@徐方琛)

兩座最高峰之外

更多山峰從平原拔地而起

形成斷崖絕壁

令中原的古人

驚嘆為「天下之脊」

(河南輝縣的絕壁,攝影師@王紅斌)

太行山也足夠廣大

它號稱「八百里太行」

長度實際超過800公里、寬約100公里

橫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

並將華北大地一分為二

(太行山範圍和景點示意,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這種高大寬廣

足以庇佑萬千生靈

直到今天

在人類活動如此劇烈之時

華北豹、獼猴、褐馬雞等珍稀物種

依然在太行山繁衍生息

(山西和順的華北豹M13,它是目前太行山這一片最強勢的公豹,是母豹F7的兒子。如今他和另一隻母豹的三個孩子平平、安安、夜夜也已陸續獨立擴散到太行山,圖片來源@貓盟)

而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太行山的意義更是極為獨特

是太行山

塑造了華北的地貌

也是太行山

深刻影響了華北的歷史與文化

太行山正如

華北的「設計師」

可謂是

太行一山起

華北萬物生

01 大地撕裂

當你乘坐高鐵或汽車

穿越華北平原的北部

你會發現有一座連續而漫長的「高牆」

橫亘在平原的西部天際

(太行山如同北京城西側的高牆,攝影師@李源)

而當你乘坐飛機俯瞰大地時

這座高牆才會顯露它全部的面貌

一道道高聳的山脈橫亘大地

一個個陷落的盆地鑲嵌其間

如此廣闊的縱深

如此繁複的結構

已經不是人們常規理解的單一山脈

而是可以稱為

太行山系

(從高空俯瞰太行山系,攝影師@陳劍峰,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從三維地形圖上

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的結構

「盆山相間」

一連串的平行山脈

被一連串的盆地分隔

讓山脈好似成隊的大雁一樣

由西南啟程,向東北飛去

(太行山西側盆地和支脈位置示意,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雁陣的南端

三門峽盆地與運城盆地

夾峙著狹長的一條山脈

中條山因此得名

(山西垣曲中條山脈,攝影師@李平安)

往北

臨汾盆地與晉中盆地南北相接

它們又和太岳山、上黨盆地、太行主脈

從西到東依次相間排列

呈現「盆-山-盆-山」的格局

(請橫屏觀看,山西靈石、介休交界處的太岳山脈,山下的平原屬於臨汾、晉中兩座盆地相接處,攝影師@石耀臣)

再往北

盆山相間的走勢逐漸轉向南北

從南到北依次是

繫舟山、忻定盆地

五台山、繁峙-代縣盆地

恆山、渾源盆地

六棱山、大同盆地

呈現出層層疊疊的

盆盆盆盆

山山山山

盆盆盆盆

山山山山

盆盆盆盆

山山山山

盆盆盆盆

山山山山

(山西渾源,恆山北坡和盆地相接,攝影師@石耀臣)

而最北端

還有一系列較小的盆地

與小五台山、北京西山等山地

相互交錯

(太行山北段的盆地群,攝影師@吳亦丹,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與許多人熟知的「碰撞擠壓造山」不同

這樣繁複的盆山相間格局

卻更多源於

大地的撕裂

距今一億多年以來

劇烈的板塊運動

引發華北地塊下方的地幔物質向上涌動

強力牽扯之下

岩石圈開始減薄,並向兩側拉張

於是

大地開始變得破碎

有的地方下降成為盆地

有的地方相對抬升成為山地

這便是如今太行山盆山相間的基礎

(岩石圈拉張形成山脈與盆地示意,註:岩石圈包括地殼和地幔頂部的剛性部分,而軟流圈位於岩石圈下方,是地幔中發生塑性流動的部分,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在更大的尺度上

太行山系作為整體

又都屬於相對抬升的區域

而華北平原則是整體下降的區域

這場大地的撕裂

也讓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的地勢

徹底分道揚鑣

不僅如此

這場大地撕裂的史詩

還定義了獨特的

太行山美學

首先

太行山的許多峰頂並不凌厲陡峻

而是擁有平坦寬廣的

山頂平台

(山西曆山舜王坪,海拔2322米,是太行山南段的最高峰,攝影師@TYUT小崔)

它們在大地撕裂之前

便是平坦的地帶

當大地撕裂之後

這些地方被整體抬升成為峰頂

仍然保持著和緩的起伏

如今

草甸、湖泊

分布其上

如同雲上桃源

(山西陽城析城山的湖泊,位於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巔,攝影師@焦瀟翔)

或修建道路、風電機組

點綴於如茵綠毯之上

(河北蔚縣東甸子梁,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頂平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最著名的峰頂平台

當屬太行山系的最高峰五台山

它因五座山峰

皆平緩如台而得名

行走其上

便遠離了山下的險峰、幽谷

如同置身廣闊的高原

(山西忻州五台山,鴻門岩一帶平坦的山頂草甸與山下崎嶇的低山反差鮮明,攝影師@趙孟喆)

太行山美學的第二個顯著特徵

則是非常醒目的階梯式山體

(河南林州天平山一帶,階梯狀的山體從平原拔地而起,攝影師@焦瀟翔)

同樣由於是從地下整體抬升

讓山體得以保持

秩序井然的水平韻律

軟硬不同的水平地層暴露在太行的邊緣

有的堅硬剛直,突出為懸崖

有的脆弱易碎,成為緩和的坡面

當它們一層層組合在一起

就形成一級級的階梯

(河南輝縣關山國家地質公園內,階梯狀的山體,攝影師@李瓊)

階梯的側面

往往保持著極為陡峭的坡度

稜角分明、壁立千仞

(請橫屏觀看,河南輝縣轎頂山,攝影師@焦瀟翔)

而斷崖之間的緩坡地帶

則生長著茂密的林木

甚至有村莊、田園

只有當恬靜的溪流跌落為瀑布

才讓人驚覺

這桃源般的景色,竟被重重絕壁包圍

(河南輝縣寶泉景區,平台上的潭頭村和平台邊緣的見龍瀑,攝影師@崔瀚予)

而河北贊皇的嶂石岩

更是太行階梯中的王者

——絕壁長崖

億萬年前

在海洋中沉積形成的三層堅硬岩石

被整體抬升

又歷經無數風雨侵蝕後

終於形成了三層絕壁長崖

觀之如橫亘天際的帷幕

從一千七百米的海拔層層垂落

綿延數十公里

(請橫屏觀看,河北贊皇嶂石岩的長崖,攝影師@栗劍兵)

至此

在大地的撕裂之中

太行山誕生

它改變了華北的地貌

孕育出了盆山相間的格局

也孕育出了平台、階梯、長崖等太行美學

而太行山的史詩

並沒有止步於此

一場波瀾壯闊的削山填谷

正在進一步重塑華北的大地

02 削山填谷

太行山對華北接下來的塑造

需要從降水說起

年復一年的夏季風裹挾著水汽

越過低平的華北平原撞向太行‍山

水汽被迫爬升

從而降溫凝結、成雲致雨

降落在太行山間

(太行山的夏天,水汽充沛,雲霧升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流水的沖蝕之下

山體開始破碎、坍塌

一些山頂平台的邊緣

也變得曲折參差

(河南、山西交界一帶,太行山的斷崖,攝影師@王紅斌)

直至平台被侵蝕殆盡

群峰成林

(河北易縣狼牙山峰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峰林繼續遭受破壞

最終留下一座座孤峰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河南輝縣關山國家地質公園孤峰,攝影師@李瓊)

當流水完成在山體高處的侵蝕

便從斷崖處

飛流直下

(河南林州龍床口瀑布,攝影師@寒冰)

繼而在山谷中匯聚成奔涌的河流‍‍‍‍‍‍‍‍

以更大的能量

切割太行山的山體

形成密集又多樣的峽谷景觀

在河南修武的雲台山

河流從堅硬的紅色砂岩中

奪路而出

如同紅色大地上撕裂的狹縫

被稱為「紅石峽」

(河南修武雲台山紅石峽,攝影師@石耀臣)

在丹河穿越太行山之處‍‍‍

一個完美的馬蹄灣

深深地嵌入大地

大河蜿蜒而下

(山西澤州縣與河南博愛縣之間的青天河景區,屬于丹河峽谷的一段,攝影師@崔瀚予)

在山西平順至河南林州的

露水河峽谷兩岸

絕壁長崖層層展開

更顯壯麗恢弘

(請橫屏觀看,山西平順阱底村一帶峽谷,攝影師@焦瀟翔)

但是

流水對太行的改變

並未止步於此

距今數百萬年以前

太行山強烈的隆起

將山脈西側的盆地封閉成一個個古湖

而山脈東麓的一批大河

沿著峽谷不斷向西溯源侵蝕

最終將古湖外圍的山體切穿

湖水沿峽谷一瀉千里‍‍‍‍‍‍、貫穿太行‍‍

這樣的過程被稱為「襲奪」

(河流襲奪示意,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例如

漳河、滹沱河、唐河、拒馬河、永定河

它們的上游皆位於山西高原之上

在匯集了眾多的支流之後

這一條條大河

以巨大的體量進入貫穿太行山的峽谷

水走龍蛇、恣意蜿蜒

將太行山東西連綴為統一的海河水系

(河北淶水拒馬河峽谷,攝影師@吳亦丹)

當河流搬運著大量的礫石、泥沙、粉塵

從峽口流出群山

便完成了「削山」的使命

開始了太行山對華北更大的塑造

「填谷」

河道在出山後頻繁擺動

礫石、泥沙、粉塵

也依次沉降下來

(北京永定河出山口,攝影師@吳亦丹)

太行山內的一個個盆地

就此被填充為平原

(太行山下的山西大同盆地,前景為盆地沉降過程中噴發的火山,攝影師@黃雪峰)

而更多的水流

則衝出太行山東麓

擺盪在低平寬廣的大地之上

一個個洪積扇‍‍‍、沖積扇相連成帶

如同太行山的「裙擺」

(太行山東麓洪、沖積扇示意,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而這場「填谷」大戲的最終幕

發生在距今約120萬年前的太行山南端

當時

黃河切開了三門峽

(請橫屏觀看,黃河流經河南西部王屋山、黛眉山間的峽谷,攝影師@崔瀚予)

覆蓋今天運城、關中地區的一個巨大古湖

自此外泄消亡

只餘下運城鹽湖作為最後的遺蹟

(山西運城鹽湖,攝影師@趙高翔)

黃河攜帶著黃土高原的巨量泥沙

在太行山東麓已經形成的平原之上

繼續疊加了更加廣闊的黃河沖積扇

最終

在大小河流的接力搬運之下

太行山東側地勢沉降的低洼地帶

被填充為沃野千里的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農田,攝影師@高澤安)

就這樣

太行山以其岩石之山體,化為泥沙

填平下陷的盆地

削山填谷、重整河山

而接下來

在太行山搭建好的華北舞台之上

它還要對人類文明產生

重大影響

03 文明靠山

自人類來到華北

就與太行山結下難解之緣

太行山兩側分布著眾多古人類遺址

最早的可追溯到170餘萬年前

他們‍‍

採集於山林、狩獵於山麓

以山石為工具、以山洞為居所

頑強地生存、演化‍‍

文明之火自此生生不息‍

(太行山周邊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主要遺址分布,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太行山區

還是中國農業的源流之一

近一萬年以前

在太行山間谷地和山前沖積扇上

先民們嘗試種植了最早的粟和黍(shǔ)

如今它們有著更廣為人知的名字‍‍‍‍‍

小米和黃米‍‍

(磁山文化部分工具,攝影師@秦南、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太行人民的種田天賦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

已趨於極致

他們讓層層梯田鋪滿山巔

(請橫屏觀看,河北涉縣梯田,攝影師@魏賀榮)

也在險峻的山崖間

見縫插針,開拓出家園

(山西平順,太行山間的田園人家,攝影師@寒冰)

當然,更適合農業的土地

集中在太行山東麓眾多的沖積扇

這裡地形高亢乾爽

免受洪澇和鹽鹼之害

又有太行山阻擋寒風

溫度高於同緯度的平原內部

它們自古以來

就是發達的農業中心

密集的人口也催生了

華北最早的「城市群」

(河南安陽殷墟王陵遺址,攝影師@丁俊豪)

這是太行山東麓的一條

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都走廊」

無論是繁盛至今的北京

還是光彩不再的邯鄲

抑或是早已湮滅為塵土的

朝歌、殷墟、鄴城、燕下都、中山靈壽故城

......

三千年來

此興彼衰的都邑名城

都離不開太行山的饋贈

(太行山下的北京城,攝影師@黃建秋)

而太行山的西側

更是天然的表里山河、四塞之國‍‍‍‍‍‍

在一個個盆地的中心‍

大同、太原等歷史名城也相繼崛起

(山西大同航拍,攝影師@枉言)

太行山下

文明日漸繁盛

太行山本身

則成為重要的軍事屏障

時至今日

穿越太行山仍非易事

人們鑿山開路

讓公路懸掛於高崖之上

(山西平順神龍灣掛壁公路,攝影師@焦瀟翔)

或是將大橋凌空飛架

跨越深不見底的峽谷溝壑

(山西澤州仙神河大橋,橋墩高達150米,攝影師@鄧國暉)

對於古人來說

工程技術極為有限

更是只能利用

斷層、河流截斷山體的天然孔道

穿越太行山

其中最利於通行的八條道路

史稱「太行八陘(xíng)」

(太行八陘與明長城走向示意,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北連朔漠、南控河洛

西接秦晉、東臨幽燕

太行山註定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無論是草原民族南下

與中原王朝南北對壘

還是中原內部紛爭

東西諸侯割據分野

圍繞太行山的爭奪都極為關鍵

(北京延慶八達嶺長城,它和居庸關所在的軍都陘山谷被公認為太行山的北界,攝影師@楊東)

戰國末年

太行山的重要地位便初露端倪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戰勝趙國

從而奪取太行山南段的上黨盆地

此地有滏口陘直下趙都邯鄲

又有白陘、太行陘至黃河下游

對中原構成高屋建瓴之勢

此後東出再無險阻

天下一統的進程由此奠定

(山西高平炎帝陵附近,背後的山谷即為長平之戰古戰場,攝影師@石耀臣)

魏晉南北朝時期

太行山成為北方諸多政權割據紛爭之地

前秦、前燕、後燕、北魏、東魏、西魏等

走馬燈般變換的王朝

均圍繞這座山脈決一勝負

一旦一方失守太行山

此後便無險可守、回天乏術

(河北懷來與北京昌平之間的高樓長城,負責保護居庸關的側翼,攝影師@楊東)

明代

太行山成為護衛京師的屏障

也是抵禦北方草原勢力南下的主戰場

北京附近的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

地位變得空前重要

太行山上

不斷新建或增修長城關隘

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等‍‍‍‍‍‍‍‍重重雄關‍‍

林立於群山之間

(北京昌平居庸關位於軍都陘山谷正中,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攝影師@楊東)

抗日戰爭期間

太行山的鐵壁銅牆

成為了中華民族共同對抗侵略的靠山

這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是太行山最為濃墨重彩的民族記憶

盆山交錯的太行山系

猶如天然的層層堡壘

正面戰場上的中國軍隊

在南口、平型關、雁門關、忻口等地

依託一道道山脈頑強地阻擊日本侵略者

其中平型關戰役中

八路軍一一五師利用山間峽谷設伏

殲滅進犯平型關的日軍一千多人

繳獲大量武器輜重

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全國軍民士氣為之振奮

(山西繁峙平型關村,攝影師@楊東)

當華北的城市和交通線相繼淪陷

易守難攻的太行群山

更是成為了最為堅固的

敵後堡壘

在當時的太行山

能通車的大路屈指可數

日軍被迫步行作戰

重武器也難以發揮優勢

以八路軍為主的中國軍隊

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和人民的配合

同敵人周旋、戰鬥

在重重包圍之中

反而力量日漸壯大

根據地擴大到太行南北數十個縣

(山西黎城黃崖洞一帶,是八路軍兵工廠所在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40年秋冬

八路軍更是從太行群山中走出

匯集一百多個團的兵力

襲擊日軍控制的鐵路、礦山、城市

沉重打擊了敵人在華北的統治和掠奪

這場「百團大戰」

正如一次精彩的亮劍

而太行山的根據地

正是那一把抵在日本侵略者咽喉的利劍

在華北的腹心屹立不倒

直至戰爭的勝利

(百團大戰紀念碑位於當時的主戰場之一——山西陽泉,如刺破長空的利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烽煙不斷之外

太行山同樣在文化上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太行山南段的王屋山

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雲霧飄渺的奇峰

正如神仙居所

(河南濟源王屋山,攝影師@鄧國暉)

太行山北段的五台山

號稱清涼山

有著酷似高原的氣候和地貌

同時是漢傳、藏傳兩派並重的佛教名山

吸引著蒙藏等族信眾

不遠萬里,前來參拜

(山西忻州五台山菩薩頂,攝影師@楊國軍)

北嶽恆山的懸崖之上‍

懸掛著小小的懸空寺

孔子、老子、釋迦摩尼

在這方寸之地

一擠就是千年

(山西渾源懸空寺位於恆山中的峽谷,攝影師@石耀臣)

此外

太行山從北方的草原遊牧地帶

延伸入中原腹地

有利於各族群在此割據、存續

又便於其擴散至華北各地

太行山在歷史上

堪稱北方各民族的熔爐

從春秋時期的白狄(dí)、赤狄

到東漢時期內附的匈奴、羯(jié)人

再到十六國時南遷的鮮卑

一個個民族在太行山你來我往

最終都在此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巨流

(山西大同曾是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都城,由北魏皇室開鑿的雲岡石窟,是華北佛教藝術的瑰寶,攝影師@黃雪峰)

04 尾聲

就這樣

太行山完成了對華北的塑造

成就了中國東部地質史詩

最精彩的章節

也成就了自身的極致風光

如今的太行山

可以驅車草甸之上

看夕照鋪滿長崖

(從河北蔚縣東甸子梁眺望群山,攝影師@秦建)

可以冬日雪霽之時

看孤峰懸於雲海

(河南濟源王屋山冬日雲海,攝影師@原震宇)

可以夏日炎炎之時

看溪澗跌落層崖

(河南輝縣的斷崖和瀑布,攝影師@崔瀚予)

還可以看群山洶湧如浪

繼續書寫塑造華北的傳奇

(請橫屏觀看,河北邯鄲太行群山,攝影師@邯鄲老崔)

以太行山為代表的一系列山脈

塑造了中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野

正如太行山的隆起

伴隨著華北平原的形成

大興安嶺、巫山和雪峰山的隆起

也伴隨著東北平原和江漢平原的形成

這道縱貫南北的的地形階梯

分隔開草原大漠與白山黑水

分隔開黃土高坡與中原沃土

分隔開西南山國與魚米之鄉

(太行山在中國的位置,製圖@陳景逸/星球研究所)

然而,正如我們在太行山的歷史中看到的

分隔並不是故事的終局

連接才是

正是在這列階梯上

百川東流而下

雕琢出壯麗的群山

也塑造出廣袤的平原

正是在這列階梯的兩側

華夏的先民點亮了文明的漫天星斗

又共同生活千年

歷經血與火的考驗

最終匯聚成

和而不同的中國

(請橫屏觀看,河南林州太行大峽谷,攝影師@寒冰)

本文創作團隊

-星球研究所-

撰文:李楚陽

編輯:所長&雲舞空城

圖片:徐鷹

設計:漢青

地圖:陳景逸

審校:王邏輯&洪鶴&雲舞空城&陳志浩

封面攝影師:栗劍兵、王紅斌

審核專家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蘇德辰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1]尤聯元,楊景春.中國地貌[M].科學出版社.2013.

[2]李常寶.壯美太行[M].山西經濟出版社.2018.

[3]朱日祥,朱光,李建威等.華北克拉通破壞[M].科學出版社.2020.

[4]郭康,邸明慧,張聰,蔡湛等.嶂石岩地貌[M].科學出版社.2007.

[5]楊景春,李有利.地貌學原理(修訂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吳忱,許清海,劉勁松.華北地貌新論[M].科學出版社.2017.

[7]曹現志.華北地塊中部中新生代構造地貌演變過程與機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8]孟元庫.太行山東麓地區中-新生代盆-山構造演化[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

[9]倪觀忠.鑽孔岩芯揭示的黃河貫通三門峽時代[D].蘭州大學.2022.

[10]王曉敏.文化線路遺產視角下的太行山陘道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8.

[11]張婧靜.論十六國時期上黨地區的政權角逐與民族融合[D].山西大學.2014.

[12]吳奇,許立青,李三忠,劉鑫,王鵬程,曹現志,索艷慧.華北地塊中部活動構造特徵及汾渭地塹成因探討[J].地學前緣,2013,20(4).

[13]徐傑,高戰武,孫建寶,宋長青.區域伸展體制下盆-山構造耦合關係的探討——以渤海灣盆地和太行山為例[J].地質學報,2001,75(2).

[14]劉芳圓,崔俊輝,陳立江,趙艷霞,秦彥傑,吳忱.華北平原地貌區劃新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9,25(4).

[15]張瑋.層累的標識:太行山歷史文化譜系建構研究[J].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2021(2).

[16]郭曉明,王法崗.泥河灣百年科學探索述略[J].文物春秋,2021,181(4).

[17]王星光,李秋芳.太行山地區與粟作農業的起源[J].中國農史,2002,21(1).

[18]李國強.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粟類植物的馴化起源研究[J].南方文物,2015(1).

[19]王尚義.芻議太行八陘及其歷史變遷[J].地理研究,1997,16(1).

[20]李廣潔.商周之際至春秋時期太行山的戰略地位[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1).

[21]張玉坤,李松洋,李嚴.明長城內外三關軍事聚落整體布局與聯防機制[J].城市規劃,2021,45(11).

[22]岳謙厚.山西烽火,抗戰中耀眼的豐碑[J].記者觀察,2005(8).

[23]張雲.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歷史地位淺析[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6(4).

[24]劉和甫,梁慧社,李曉清,殷進垠,朱德豐,劉立群.中國東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與伸展山嶺耦合機制[J].地學前緣,2000,7(4).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