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戰!抖音和騰訊「握手言和」

燃次元 發佈 2024-01-22T13:36:28.961563+00:00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作者 | 馮曉亭編輯 |饒霞飛抖音的長視頻平台「好友」陣營再添一員。4月7日,抖音和騰訊視頻宣布達成合作,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展開探索。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饒霞飛

抖音的長視頻平台「好友」陣營再添一員。

4月7日,抖音和騰訊視頻宣布達成合作,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展開探索。其中,騰訊視頻將向抖音授權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權利的長視頻,並明確了二創方式、發布規則。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抖音集團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台用戶都可以對騰訊視頻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

抖音與騰訊視頻的此次牽手,是長、短視頻平台的一次跨界合作,也是兩大領域內巨頭的一次強強聯手。但這並非業內首創,早在抖音和騰訊視頻牽手之前,快手和樂視視頻、抖音和搜狐視頻以及愛奇藝,均已達成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7月抖音和愛奇藝宣布合作消息傳出之時,就有媒體稱,騰訊視頻也正在和某短視頻平台談判二創戰略合作。對此,騰訊視頻曾火速下場進行闢謠,稱「此消息為謠言。」

圖/微博@騰訊視頻 燃次元截圖

(博主設置僅展示半年內的微博,現已無法查閱該內容)

但神奇般,不到一年時間,騰訊視頻和抖音站在了同一合作陣營中。

知情人士向燃次元坦然,雙方的合作是「意料之中」的事,「一方面,長、短視頻平台的二創戰略合作已成為一種趨勢,騰訊視頻自然不能免俗;另一方面,平台對於侵權打擊的投入實屬『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費勁不止還要不了多少賠償。還不如雙方協商好分成,這樣對大家都有益。」

長、短視頻平台之間免不了版權相關爭議,抖音也不例外。抖音的主體公司「北京抖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就曾多次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等著作權有關案由,而起訴他人或公司,相應的,抖音也沒少因此被起訴。

圖/北京抖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法律訴訟節選

來源/天眼查 燃次元截圖

其中,抖音和騰訊也曾因「版權糾紛」而多次對簿公堂。字節跳動起訴過騰訊,騰訊也起訴過抖音。儘管從數量上來看,騰訊視頻起訴的數量更多,索賠金額也更大,但並不影響雙方以「版權保護」為武器,向對方發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的攻擊。

如今,隨著抖音和騰訊視頻合作的達成,雙方終將偃旗息鼓。

得知該消息的二創「剪刀手」樂仔,表示很開心,「以後能剪輯的素材也更多了,也不用擔心因版權問題導致視頻下架,甚至是帳號被封。」

正如聯網分析師丁道師所言,「過去很多年,以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搜狐視頻、樂視視頻等為代表的長視頻平台是一個陣營,以 B站、抖音、快手、視頻號等擁有海量二創內容的短視頻平台是另外一個陣營,這兩個陣營的官司和口水層出不窮。」

「打了多年後,各方意識到在對抗之外,可以尋求合作共贏的一些機會,也就是『該打的部分繼續打,該合作的部分也要合作起來』。很顯然,這個合作的契機在於各方肯定二創價值。」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抖音和騰訊視頻從「對簿公堂」到「握手言和」,背後無不是「利益」兩字占了上風。


01

抖騰「化干戈」

該次合作雙方抖音和騰訊視頻,在過去多少是有些淵源的。

其中,以雙方在2021年持續升級的「口水戰」最為出圈。日後出名的「豬食論」便是這場「口水戰」的導火索。

在2021年6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騰訊副總裁孫忠懷(曾任騰訊視頻CEO)發表演講,在對長視頻注水問題愈發嚴重表示批評之餘,還將火力點集中在短視頻平台上,除了提及短視頻內容侵犯影視作品的著作權。

孫忠懷還提到,部分低智低俗化的短視頻內容長期影響用戶心智。「那些在公共場合語音外放,看洗腦短視頻的人,就像傻子一樣。」與此同時,孫忠懷還吐槽了短視頻平台的個性化分發機制,「你喜歡豬食,你看到的全都是豬食。」

次日,抖音高管李亮發文回懟稱,「騰訊自己大力發展短視頻同時,一直在攻擊短視頻行業。」

雙方口水戰的熱鬧程度還遠不僅於此。隨著罵戰升級,抖音官方發文《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文中一一羅列那三年期間的屏蔽和封禁事宜。並表示,「騰訊封禁6款字節跳動產品,波及用戶超10億。」

騰訊方面也不甘示弱,公開表示字節跳動旗下抖音等App,通過微信平台連續多年竊取用戶關係鏈,且在字節跳動的平台上對騰訊「嚴防死守」。

除了你來我往的口水戰外,雙方的官司也沒少過。

抖音曾以騰訊視頻上長期存在著《亮劍》的短視頻剪輯侵權視頻為由,向其索賠1000萬元;《亮劍》之餘,還有音樂類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2020》也成為了字節跳動起訴騰訊的「武器」,同樣索賠1000萬元。

擁有大量自製視頻內容版權的騰訊,更是數次起訴抖音,並最高提出了近8億元的索賠金額。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斗羅大陸》《掃黑風暴》《雲南蟲谷》等熱播劇。

其中,去年10月宣判的《雲南蟲谷》被侵權案,更是以巨額賠償刷新了國內網絡影視版權案件賠償的記錄。法院認為,抖音平台上有大量用戶對涉案作品實施侵權行為,抖音賠償騰訊經濟損失3200萬元外,還需承擔騰訊支付的合理費用426931元

每集200萬元、合計數千萬元的賠償自然也是開了業內先河。智慧財產權數據分析機構知產寶2022年4月發布的《2021年視頻類案件對判賠金額產生影響的權利作品相關因素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法院做出的可公開檢索的視頻類侵權判決共2549篇,獲賠總金額大部分集中於5萬元以下。

其中電視劇類的最高獲賠金額為40集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的200萬元,即每集5萬元。僅為《雲南蟲谷》被侵權案的1/40。這自然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業內人士會表示「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費勁又沒錢」。

順其自然般,雙方選擇了「化干戈」。

就在法院宣判抖音需要賠付騰訊千萬元賠償,不到一年的時間,雙方便接過了對方拋來的橄欖枝,成功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長短視頻聯動推廣、短視頻二次創作等方面展開探索。」抖音表示,「合作將為優質短視頻內容創作與傳播提供充分保障,為用戶創造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圖/事關騰訊和抖音的兩起撤訴案件

來源/天眼查 燃次元截圖

未來雙方的合作會走向何方尚未可知,但可預見的是,騰訊視頻和抖音都少了一樁煩心事。有意思的是,燃次元通過天眼查查詢得知,在2月9日,騰訊撤下了兩起針對抖音「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的起訴。


02

何為「玉帛」?

長、短視頻平台達成合作,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對於製片方來說,片子的口碑和市場反響是其向長視頻平台出售版權的籌碼,熱度越大意味著片子可議價空間越大;而對於長視頻平台而言,花大價錢購入的視頻版權,只有被更多觀眾所熟知,平台的收入才會節節攀升。

影視宣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短視頻平台是前中期聯動宣發的一個重要陣地,數億日活用戶的抖音和快手平台,影視行業自然無法忽視。

丁道師認為,短視頻平台的二創內容為長視頻帶來的價值,除了宣傳推廣或者流量增加的價值外,更重要的一個價值,是通過二次創作讓長視頻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以日前火爆的電視劇《狂飆》為例,丁道師就此展開了分析,「《狂飆》原本是愛奇藝的自製長視頻內容,但通過二創的短視頻剪輯,讓這部劇有了更新的魅力。比如有人分析演員張頌文的成長經歷、有人分析劇中出現的官場規則,甚至是劇中出現的人物穿搭等等。這些解讀都讓原有的長視頻更具有藝術魅力,然後吸引更多人的觀看,同時也讓看過的人能夠從多個層面了解這部劇。」

來源/《狂飆》官方微博

就像「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由於每個人對長視頻內容的看法和賞析都不一樣,二創內容給出了不同角度的解讀,這既利於長視頻的網絡傳播,也利於長視頻的藝術價值升華。

正如抖音所指出,「過去幾年,抖音助力眾多影視作品破圈,讓優秀內容被更多觀眾看到並喜愛。」騰訊視頻從合作中得到的好處,歸根結底,還是「流量」。

而對於抖音來說,亦如其所言「一直以來抖音尊重智慧財產權,積極尋求與長視頻平台更好地合作」,「智慧財產權」是抖音不得不和長視頻平台合作的原由。

畢竟,在2021年,包括抖音在內的數個短視頻平台,就因「版權」問題而在業內被「炮轟」。

2021年4月,業內影視傳媒單位、企業和從業者對影視版權的聯合聲明和倡議,以及中宣部版權局、國家電影局都相繼發聲對短視頻領域侵權行為提出整治。

師出有名之下,長視頻平台接過接力棒,進一步以「版權保護」為武器,名正言順對短視頻平台發起了進攻。2021年6月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除了「豬食論」外。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家負責人公開指責短視頻不尊重版權。

騰訊孫忠懷表示,「當下切條搬運式的短視頻內容泛濫。長久以來,這種對長視頻內容的拆解式速看,既侵犯了影視作品的著作權,又消解了影視作品的藝術價值。不僅打擊了頭部創作者的創作熱情,更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影響了行業的長期發展,最終導致用戶、創作者、影視從業者、平台等多方利益受損。」

愛奇藝CEO龔宇當時稱,「所謂二創內容就是把未經授權的內容與自己的內容結合起來的軟盜版。」

正所謂「大王打架小妖遭殃」,在愛優騰拿起「武器」發起進攻時,短視頻平台的二創創作者日子可不好過。「好多作品都被進行了下架處理。」樂仔事後回想說到。

但好在,長視頻平台的「雷霆震怒」來也快去也快,不多久便迎來了破冰之日。

2022年3月中旬,抖音便宣布與搜狐達成合作,旗下平台獲搜狐全部自製影視作品二次創作相關授權。彼時,抖音提及,「影視二創是一個新事物,我們也在努力推動和更多版權方,尤其是擁有眾多獨家版權資源的長視頻平台達成合作,為創作者和行業提供更好的版權解決方案。」

同年的6月和7月,快手和抖音分別宣布了與樂視視頻和愛奇藝的合作。

如此算下,抖音已經和長視頻平台三巨頭「愛優騰」中的兩家達成了合作,對於二創創作者來說,抖音平台相比於快手等其他短視頻平台,由於合作的平台多,二創可能觸碰的法律紅線問題能得到極大的解決,自然更有「安全感」。


03

互利互惠共贏

長、短視頻平台之間達成合作,已有時日。

但即便大部分長、短視頻平台之間有合作,也不意味著衝突會得以免除。正如丁道師所言,「網際網路行業是這樣,它既競爭又合作,該競爭的地方依然競爭,該合作的方面也可以合作,這一點都不衝突的。」

畢竟,隨著網際網路用戶增長的到頂,存量代替了增量市場。意味著,長、短視頻平台是在同一片存量市場中進行用戶爭奪。

就此,孫忠懷在兩年前那場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便坦然,「在視頻行業進入存量競爭的大背景下,多元的視頻內容形式勢必要產生激烈碰撞,長短視頻之間的競爭逐漸白熱化、短視頻內部的競爭也日益嚴重。」

對於長視頻平台來說,版權是最大優勢,但是長視頻領域市場格局基本穩定,月活躍用戶數也趨於穩定,付費用戶規模增長緩慢。漲價解決不了現存的用戶拉新和留存問題,長視頻平台的用戶增長和留存,需要靠新業務來助力。

因此長視頻平台也不是沒想過,與其為別人做嫁衣,為何不自己做短視頻,實現長短互補?但接連折戟的短視頻業務,冥冥中註定短視頻是長視頻平台無法染指的業務。

對於短視頻平台來說,中長視頻業務也並非沒想過。抖音2016年上線之初,靠著15秒的短視頻,成功在短視頻領域取得先發優勢。但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15秒的「短」視頻已然罕見,從15秒,到30秒,到1分鐘,再到5分鐘,甚至是多個視頻的匯總「合集」,「中長視頻」逐漸取代短視頻平台生態中原有的15秒「短視頻」。

此外,短視頻平台也參與製作微短劇,但和投入大、製作精良的長視頻內容相比,微短劇在用戶心目中還尚有差距。

合作,是雙方的最優解。

對於長視頻平台來說,「流量」是避不開的問題。隨著網際網路流量見頂,長視頻平台的用戶增長停滯的同時,還被後來者短視頻平台所趕超。

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2023年3月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短視頻應用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5個小時,而綜合視頻應用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僅為120分鐘,二者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圖/網絡視聽細分應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

來源/《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 燃次元截圖

長視頻平台苦於多年難以扭虧為盈,近一年來也將重心放在「降本增效」之上。「降本」之餘,是尋到新的增長點。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愛奇藝在2022年7月與抖音達成版權合作後,所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其他收入為13億元,同比增長27%。

財報中對這部分收入的解釋為「主要歸因於第三方合作產生的收入」。

不難得知,長、短視頻平台合作後,採取的分成模式實現的收入對於長視頻平台而言,談得上一筆不錯的營收。比較的對象,自然是「2021年全國法院做出的可公開檢索的視頻類侵權判決共2549篇,獲賠總金額大部分集中於5萬元以下」。

不達成合作的話,狀告平台只能獲取寥寥無幾的賠付金額,投入產出比顯然嚴重失衡。

對於短視頻平台來說,也需要長視頻內容去補充自身的內容生態。短視頻平台上的影視二創作品尤甚。影視作品的二創由來已久,它指的是通過混剪、切條、配音、添加字幕等方式,將影視作品以新的形式二次創作出來,這一內容類別更是與網絡視頻的發展如影隨形。

也有不少用戶習慣並喜歡在短視頻平台觀看二創作品。90後的朗明便是其中之一,「我還是蠻喜歡在抖音或者B站看影視二創內容的,有的時候會看10分鐘一部電影、50分鐘一部電視劇,但更多時候看的是影視作品延展外的講解,還蠻有意思的。」

朗明也認為,好的二創作品和影視作品,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有的時候,我會通過一部好的長視頻去搜集大量相關的二創短視頻觀看;有的時候,我也會因為看到某個講解不錯的二創作品,從而找到原片進行觀看。」

如此看來,長、短視頻平台合作,既是出於雙方利益「化干戈為玉帛」,又是響應時代的號召,趨向「互利互惠共贏」。

儘管抖音和騰訊雙方都沒就此合作給出具體的「二創方式、發布規則」,但還是期待能如抖音所願,「期待此次攜手成為長短視頻行業互利共贏的又一重要探索,實現影視行業、視頻創作者、用戶和平台的多方共贏。」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樂仔、朗明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