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山

鴻源軒圖文廣告 發佈 2024-01-22T19:39:19.465139+00:00

天寶山 位於薌城區天寶鎮北5公里處,為郡城望山,峙立於薌城區、華安縣、南靖縣交界處。據方志記載,宋大中祥符六年,有明珠夜飛入九龍江,為漁人丘所得,知州王冕表進給朝廷,故名「天寶」。

天寶山 位於薌城區天寶鎮北5公里處,為郡城望山,峙立於薌城區、華安縣、南靖縣交界處。據方志記載,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有明珠夜飛入九龍江(即北溪),為漁人丘所得,知州王冕表進給朝廷,故名「天寶」。因其山勢雄壯,民間又稱其為天寶大山。「天寶」一名影響深遠,衍生出天寶社、天寶墟、天寶市等地名,沿用至今。而天寶山邊上的鄉鎮,也因此命名為天寶鎮。王冕貢珠後,將郡城北門改名「貢珠門」。周邊的村社亦因此得名寶珠園,今有寶珠園社區居委會。


北門(貢珠門)街-太初坊


天寶大山

天寶山巍峨壯麗,物產豐富,可謂物華天寶,舊為「龍溪八景」之一——寶峰飛翠。山上有寶岩洞、芙蓉城、百丈泉、鬼漈坑等名跡。天寶山脈與郡城形勝關係密切。明清方志記載,天寶南行至郡共有十二峰,至郡城背面有望高山,入城為登高山(即芝山)。宋龍江書院舉梁文的「十二峰送青排闥,自天寶以飛來」,正是對天寶山脈逶迤延伸入郡城的景象的描述。

天寶山舊時便為交通孔道,兵家要地。山上有揭鴻嶺,是漢唐時往長安的古道,通安溪、大田。唐陳元光曾屯軍於此。唐慕容韋詩:「閩粵曾為塞,將軍舊置營。我歌胡感慨,西北望神京。」山上有營頭亭,亦建於唐代。元末,蔡公因山勢高峻,在山腰別開新路,名新嶺、蔡公嶺,通安溪、龍巖、漳平。在公路交通發達之前,天寶山始終是漳州郡城西北方向的主要陸上通道。元陳有定入漳,曾囤聚於天寶山上。山上有十二嶺,是1932年紅軍東路軍入漳時首戰告捷的戰場舊址。新中國成立後,發起開發天寶大山的墾荒運動,如今天寶山是市郊稻糧水果的產區。

望高山 在漳州市區西北處,發脈自天寶山。宋時名白塔山,下有漏澤園,是官府用來埋葬無主屍骨和沒有葬地的窮人的公共墓地。山上多墳墓,在禁止土葬前是漳州城主要的墓地之一。因方言音近,今稱為鳳高山。


望高山亭

1993年,在望高山西麓籌建芝山公園,山頂建涼亭。2011年,擴建公園,在西湖殘留水域挖地造水景,與山頂涼亭相呼應,成為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芝山舊照-摘自網絡

芝山 位於明清漳州府城池西北角,今漳州市區西北處,為漳州州城主山。初名登高山。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山上生紫芝,知府徐恭表上,朝廷賜名「紫芝山」。今簡稱芝山。芝山山脈發源於天寶山,主峰雙峰南北連峙,左右兩臂伸出,環抱漳州古城。左支南行為日華峰、隆壽山、保福山、禪月峰、萬松峰等,盡處為漳州文、武署及儒學,即今中山公園至文廟一帶;右支南行為淨安峰等,盡處為龍溪縣治、縣學,即今教師進修學院至漳州二中一帶。主峰南北二峰與東面的日華峰合稱三台峰。


芝山芝山有諸多古蹟,既是古人登高賞景的佳處,也是梵宇聚集之地,更是士人學習讀書之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唐代的臨漳台、開元寺;五代的淨眾寺、法濟寺;宋代的登高亭(改名碧玉千峰亭)、龍江書院(清改名芝山書院)、道原堂(祀朱熹,明改名文公祠);明代的芝山三亭——威鎮亭、仰止亭、甘露亭,以及陳北溪祠(祀陳淳)、黃勉齋祠(祀黃干)、文信公祠(祀文天祥)、日華亭、武廟;清代的國姓溝、試院、考棚等。因歷史變遷,現僅存芝山三亭。


日華峰 芝山左臂第一峰,因旭日初升,此峰先得日光而得名。峰頂有日華亭,半山有仰止亭。


隆壽山 芝山左臂之山,位於今氣象局、圖書館一帶,因山下居民多長壽而得名。


保福山 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建保福禪院於保福山上,後兼淨眾,稱保福淨眾禪寺。淨眾寺廢后,建省立龍溪中學,現為漳州一中。


萬松峰 在保福山,淨眾寺由此取道。古有松關,在淨眾寺前,松百餘株。下有萬松峰坊,民國初尚存,在龍溪中學校門對面巷內,在今和平巷上。


禪月峰 在保福山,因舊傳有光如月照耀其上而得名。


淨安峰 芝山右臂第一峰,因山下舊有淨安寺而得名。


虎文山 在今漳州二中校園內,與龍文山相峙而立。舊名高亭山。明成化間,知縣李棨改名起鳳山。民間俗稱虎文山。




虎文山

宋儒吳勳在山上建亭讀書,後廢。明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李聯芳在山上建石塔,名「文昌寶塔」,後圮。民國二十年(1931年),省立職業中學校長徐氏建亭於山上。2000年,漳州二中於原址重建吳勳讀書亭,名「高亭」。山下舊有高亭宮、護國廟,皆歷史悠久。高亭宮,五代刺史王繼瓊建為威惠廟。宋薩真人於此升天,又名升仙宮、登仙宮。護國廟,五代刺史王繼瓊重建。因方言音近,民間訛為河角廟。今宮、廟俱不存。

龍文山 在漳州郡城西南隅,龍溪縣學前,今漳州二中東南處。山峰平地突起,奇石攢湊,高數丈,毗鄰南門溪。舊名龍亭山、騰龍山。方志記載,舊時有龍騰於溪,建亭山上,故名。宋蔡襄著有《龍台》詩。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知縣劉天授重建,名雲龍亭。後傾廢。清雍正十年(1732年),知縣劉良璧發動邑紳林編於原址建起一座七級六角石塔,即龍文塔。20世紀60年代末,龍文塔被拆毀,龍文山被作為戰備大橋的石料來源,被開鑿成平地。現僅存龍塔基址遺址,位於今鑫榮花苑外圍禽蛋倉庫。




龍文塔塔基


龍文塔舊照-市圖供圖


龍文塔公園規劃畫-1985年

圓山 位於九龍江西溪南岸,漳州市區西南處。因山形而得名,「前後望有十二面,面如覆釜」。又名員山。


圓山

圓山山勢挺拔高大,為「龍溪八景」之「圓嶠來青」。相傳每當雲氣覆於山頂,郡城便會下雨,至今仍有漳州人以此作為觀測晴雨的依據。山頂舊有嘯台、天池,宋攝州事郭祥正有《同蕭英伯陳安止登嘯台》詩。山下有琵琶坂、康仙祠。康仙祠建於唐代,宋時敕賜昭仁廟,歷代重修,多有名人題詠,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山東南麓的村莊有種植水仙花的悠久歷史,是馳名中外的水仙花產地。

丹霞山 位於九龍江西溪南岸,與漳州市區隔江對望。丹霞山地貌特徵為紅土台地,清晨與傍晚時,日光照耀其上,色如丹霞,故而得名。又名南山,以其地處郡城南門外而得名。「丹霞」一詞是對漳州城區及周邊多紅土的土壤特徵的準確概括。「霞漳」遂成為漳州的別稱。郡城四郊則稱霞東、霞西、霞南、霞北。與此命名的機構有丹霞驛、丹霞書院、霞東書院、霞北書院、霞文書院等。民國時,原丹霞書院之地被拍賣,建為娛樂場所,名霞熏里,民間訛為霞芬里。


南山夕照

「南山秋色」是「龍溪八景」之一。元林廣發《南山秋色》:「翹首城南上,悠然見此山。竹藏秋雨暗,松度晚風寒。佳色催黃菊,清光上翠巒。倦飛何處鳥,日暮盡知還。」丹霞山頂有1954年5月建成的漳州烈士陵園。山下有千年古剎南山寺和正在建設的南山文化生態園。

雲洞岩 位於龍文區藍田鎮,與岐山相聯帶。古名鶴鳴山、石壁山。


雲洞岩

方志載,隋開皇間(581~600年),潛翁在山中修行,養鶴,鶴鳴山巔,故名鶴鳴山。雲洞岩山體主要由晶洞花崗岩組成,所以又叫石壁山。一般稱雲洞,至近代才有「雲洞岩」的叫法,民間通稱「洞仔岩」。


雲洞原本指的是山中一個天然石室,深廣丈餘,天將雨時雲自洞出,將晴時則雲歸洞內。明正德、嘉靖間,大儒蔡烈曾在此隱居讀書,人稱「鶴峰先生」,死後葬於雲洞旁。因為蔡烈的緣故,雲洞名氣大增,成為鶴鳴山的精神象徵。嘉靖六年(1527年)十月,豐熙游鶴鳴山,作《游雲洞記》,將雲洞與鶴鳴山相等同。清代的漳州府志和龍溪縣誌,將雲洞列為「岩洞」中的第一位,以示對蔡烈的尊崇,並且將鶴鳴山的勝景一一列於「雲洞」詞條下。但是,在漳州的明清方志中,從未出現過雲洞岩這一稱呼。在漳州地區,「岩」通常用來稱呼僧人、道士修行的天然洞穴,這些山洞後來大多發展為寺廟,如瑞竹岩、石室岩等。雲洞是蔡烈隱居讀書的處所,與僧人隱居的岩洞不同,所以在官府修撰的地方志里,不稱雲洞岩。目前可知,雲洞岩一詞最早見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馬洲鄭氏族譜》卷四。可見在清末,民間已經用雲洞岩來稱呼鶴鳴山。1935年出版的翁國梁《漳州史跡》也使用了雲洞岩這一山名。此外,民間通常俗稱雲洞岩為洞仔岩,此說法保留至今,或因山多岩洞而得名。


洞仔岩舊照-市圖供圖

雲洞岩風景秀美,現為國家4A級文化旅遊景區,山上奇石嶙峋,可謂一步一景。「鶴嶺晴煙」為「龍溪八景」之一。雲洞岩有摩崖石刻兩百餘處,時間自五代至清代。朱熹、豐熙、周瑛、黃道周、陳常夏等名人都曾留下題刻。雲洞岩摩崖石刻有閩南第一碑林之稱,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岐山 位於龍文區藍田鎮,雲洞岩之北。因一山岐而二,故名岐山。又名馬崎山。五代時,僧人楚熙在岐山辟瑞竹岩、瑞龜岩。宋末,儒者陳格讀書於瑞龜岩,岩遂改名聚奎。明末,高僧樵雲辟石室岩。雲洞岩的雲洞、仙亭,與岐山的瑞竹、聚奎、青雲、石室、照蓮,合稱外七首岩。外七首岩在北,內七首岩山(即石獅岩山,又名南岩山)在南,南北遙遙相對。山下有馬崎社,是台灣愛國史學家連橫的祖地。




岐山-瑞竹岩

萬松嶺 在岐山、雲洞岩之間,舊名馬岐,是古時通往泉州、福州的必經之路。明正統間(1436~1449年),郡人陳克聰在道旁種植松樹,連蔭十里,行人便之,故名萬松嶺。松樹日久凋枯,嶺上奇石如叢。萬曆初年,樵雲在此結庵,白晝施茶給過往行人,夜間誦經,後為名僧。萬曆間(1573~1615年),督學沈儆改名堆雲嶺。崇禎二年(1629年),知府杜遴奇寨萬松嶺隘口建關門,初建基址便被調離漳州。繼任知府施邦曜完成關門工程,陳天定為關門題額「天寶維垣」。施邦曜加固鎮門南北二城,又建萬松關,有效地從水陸兩方面加強了漳州府城的兵防,對明末漳州城的安定作了很大的貢獻。萬松關內有亭。原名思鄉亭,明正德間知縣史立誠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巡道蔣允焄重建,改名瑞香亭。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軍入漳,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在萬松關駐防。兩軍在瑞香亭交戰,太平軍勝,林文察戰死。後清廷追贈林文察太子少保,諡剛慜,並建專祠。林剛慜祠在今新華西路人委巷,又名宮保第,2008年拆除。萬松關在「文革」中被拆去三分之一,現存殘段。瑞香亭已圮,留有石匾等構件。萬松關隘內殘留若干段古驛道。

萬松關內驛道


萬松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