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一聲嘆息

易水先生 發佈 2024-01-23T05:57:23.974745+00:00

到達長沙市郊時,是早上八點多鐘,因為堵車等因由,抵達湖南大學時已經將近十一點了,這不奇怪,眼下哪個省會城市不堵車呀!


知道嶽麓書院很早,偏偏和湖南似乎緣分不夠,幾次南行都錯過了長沙……

於是,此次自駕出行,第一個目的地就是嶽麓書院。到達長沙市郊時,是早上八點多鐘,因為堵車等因由,抵達湖南大學時已經將近十一點了,這不奇怪,眼下哪個省會城市不堵車呀!有點奇怪的是,這麼一個大名鼎鼎的景點,竟然方圓三公里之內沒有一個讓外地車輛可以駐腳的停車場(據說三年前各個小區停車場都可以收費接待遊客),又繞著嶽麓山轉了一個多鐘頭,終於在肖勁光故居才將車子放穩。此時,遊興已經失去大半!

嶽麓山,西晉以前以道教活動為主,曾建有萬壽宮,麓山寺,一直到北宋開寶九年(1001年)才正式成了書院,爾後屢廢屢建,到了1926年正式成為湖南大學。

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格局。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講書堂、御書樓位於中軸線上,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有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係。

小小兩張紙,不再敘述景區所顯示的美好與滄桑了,放幾張圖片供各位欣賞就是。如今的電腦手機真是讓懶人開心,省卻了多少紙墨和詞彙。我相信——有很多友人和我一樣不喜歡囉囉嗦嗦,說一些多數人不愛聽、不想聽的很有考試「價值」的廢話。

在御書樓旁,正好聽到一位導遊眉飛色舞的講解著「千年學府」的「輝煌」,嘲笑著西方大學年輕的歲月……於是,隨即在手機中查詢了一下「千年大學」的人才名錄,確實不少,比如彭龜年、王夫之、魏源和曾國藩、左宗棠等等,近代和這所學校有關的也有一批官僚和文科學者,偏偏在理工科這些和國家繁榮昌盛的學科中,知名者了了,享譽世界現代科技的成果,似乎也無法和發達國家的百年院校比肩……

於是,遊興全無。這所添名中國歷史「四大書院」之一(有說之首)的書院,立刻讓我想起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八個字,步行三公里,駕車前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