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瀚和南下第一支隊(12)

軍墾之歌 發佈 2024-01-23T08:38:25.205728+00:00

1945 年 3 月 27 日 , 平江城大街小巷公開張貼經毛澤東修改的,以王震司令員、王首道政委名義發表的《國民革命軍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司令部布告》。

2、與新四軍五師會師

1945 年 1 月 27 日,王震、王首道在禮山縣下家河集合部隊講話,指出新四軍第五師是一支英雄的部隊,要求虛心向他們學習,搞好團結,並肩戰鬥。
南下第一支隊與新四軍第五師在禮山縣汪洋店、陳家灣勝利會師。

1945 年 1 月 29 日,南下第一支隊與新四軍第五師在陳家灣舉行會師大會,鄂豫邊區軍民 1.3 萬人參加了大會,李先念、王震、王首道先後在會上講話。


1945 年 2 月 1 日,南下第一支隊各大隊幹部參加第五師在白果樹灣禮堂舉行的幹部聯歡會。後幾天相繼聽取了鄭位三《關於創建抗日根據地經驗》的報告,李先念《關於軍事鬥爭經驗》的報告,陳少敏《關於邊區群眾鬥爭經驗》的報告,許子威《關於邊區政府工作》的報告。與此同時,支隊向鄂豫邊區黨委和第五師移交了隨軍南下的幹部,撤銷了第五、六幹部大隊建制。

1945 年 2 月 14 日,南下第一支隊在禮山縣休整 17 天后向鄂南挺進。
李先念派第五師十四旅旅長張體學率四十團同時渡江,深入鄂南創建抗日根據地。

1945 年 2 月 17 日,蘇鰲率第三大隊二營與第五師四十團組成先遣隊,在湖北省黃岡縣下巴河強渡長江抵達南岸。

1945 年 2 月 19 日,郭鵬率第四大隊和一部分直屬機關在黃岡縣下巴河長圻撩渡口乘船渡過長江,並於 20 日同先期渡江的先遣隊勝利會合於金牛地區。

1945年 2月 21日,王震、王首道率南下第一支隊主力進至黃岡縣下巴河時,國民黨第六十五軍 200餘人偽裝成鬧元宵的群眾,突然向第三大隊後衛營襲擊,部隊死傷 4 人。經第三大隊後衛營反擊,斃傷頑軍數十人。


1945 年 2 月 23 日,王震、王首道率支隊主力在蘄春縣田家鎮新橋亞渡口實施強渡,於次日凌晨抵達長江南岸。

1945 年 2 月 24 日,南下第一支隊向中共中央報告勝利渡過長江的喜訊。不久中共中央來電:「慶祝你們安全南渡長江,並預祝你們勝利前進!」

1945 年 2 月 28 日,南下第一支隊第三大隊二營改編為第五大隊,大隊長蘇鰲、政治委員吳光遠(3 月底為龍炳初)。

1945 年 3 月 3 日 ,南下第一支隊第三大隊、五大隊攻克地方反動武裝熊彪盤踞的西坑、東坑等地,俘虜 150 餘人。同日,第二大隊和四十團攻克地方反動武裝周九如盤踞的陳發貴等地,將其全部消滅,俘虜副團長以下 200餘人。

1945 年 3 月 19 日,南下第一支隊在江西省修水縣水口坳召開軍政委員會議,為體現黨的抗日統一戰線政策,決定一概不打同我聯絡之頑軍。

3、湖南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時期

1945 年 3 月 25 日,為適應鬥爭發展的需要和擴大政治影響,經報請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批准,南下第一支隊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下屬各大隊改為支隊,政治處改為政治部。

以第五大隊與湘北獨立團合編為第五支隊。
以第二大隊一連、原支隊直屬警衛連為基礎,新編第六支隊。第六支隊支隊長楊宗勝,政治委員吳光遠。

1945 年 3 月 26 日, 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占領平江,並向中共中央報告下一步行動計劃。31 日,毛澤東主席復電同意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在湘北工作一個時期,建立聯繫南北之間的根據地,然後再南進。

1945 年 3 月 27 日 , 平江城大街小巷公開張貼經毛澤東修改的,以王震司令員、王首道政委名義發表的《國民革命軍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司令部布告》。

1945 年 3 月 28 日, 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在平江景福坪體育場召開民主大會,成立平江縣抗日民族政府,選舉方正為縣長,姜勝為副縣長。

1945 年 4 月 6 日 ,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決定,從各支隊抽出一批副職幹部組織一支武裝工作隊,由第三支隊政委曾滌率領,深入到平江西北、岳陽東南地區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1945 年 4 月 8 日, 平(江)北自衛隊張利仁(後改名張雄),在張仲瀚的動員下,率部 200 餘人起義,編為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平江獨立第三團,團長張利仁,副團長周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