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我繼母是宋丹丹,我弟是巴圖,我是中國影史里程碑般的存在

遊離往今的顧遠山 發佈 2024-01-23T10:31:24.424820+00:00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宋丹丹,還有我的弟弟巴圖。」有哪位中國導演能獲得美國金球獎?趙婷的出身很好,她的母親黃濤是一位有不錯地位的醫院職工,而父親趙玉吉則更不得了——他可是首都鋼鐵公司的副董事長。

文 | 顧遠山

編輯 | 顧遠山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母親宋丹丹,還有我的弟弟巴圖。」

有哪位中國導演能獲得美國金球獎?恐怕也只有以趙婷為首的寥寥幾位,畢竟「歧視亞裔」可是美國的大環境。

儘可能地貶低,儘可能地挑刺,仿佛咱「亞裔」就必須有「錯」一樣,挑完刺後,那些無恥的「評委」們還會將這「刺」無限度地放大。

所幸趙婷完美得無以復加,全然挑不出一點毛病。

從離異到重組

趙婷的出身很好,她的母親黃濤是一位有不錯地位的醫院職工,而父親趙玉吉則更不得了——他可是首都鋼鐵公司的副董事長。

可以說,打從一出生趙婷便含著「前途光明」的金湯勺。

更幸運的是,其父母打心底愛著這位獨生女,以近乎寵溺的形式將趙婷捧成了「公主」

想要什麼就給她什麼,即便偶爾有些「叛逆」,父母也會無限度地對其包容。

然而在二十世紀末的某天,趙婷的幸福生活卻迎來了終結。

不知從何時起,母親黃濤與趙玉吉之間開始爭吵不斷,吵著吵著還落了個「離婚」的結局。

雖然趙玉吉爭取到了女兒的撫養權。可父母「離婚」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卻是趙玉吉無法想像的——趙婷開始變得孤僻,甚至更加叛逆。

因為內心的「傷痛」,趙婷整日將自己鎖在房間看著電影,於趙婷而言欣賞王家衛的「電影」是唯一能緩解「傷痛」的辦法。

做家長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若不是夫妻間的矛盾已經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步,趙玉吉也不願「離婚」。

「不如給孩子找個繼母?」有朋友向趙玉吉建議道。

趙玉吉生得儀表堂堂,又是某公司的高管,按理說找個人重組家庭並不難,但「相親」了好一陣子,也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直到1997年,趙玉吉才看到了希望。

1997年趙玉吉在張暴默與蘇小明的引薦下,趙玉吉結識了同為「離異人士」的宋丹丹,只是相處了會二人便看對了眼。

畢竟才子與才女之間可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僅僅過了二十八天的時間,這對陌生的友人便迅速進入了婚姻殿堂,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有人對此發出質疑,如此之快地「閃婚」,真能重組成「幸福」的家庭嗎?

誠然,感情的「快速升溫」會給人一種吃「快餐」的不安全感,但宋丹丹與趙玉婷卻用實際行動打破了這些人的臉。

重組家庭的二三事

1997年,與趙玉吉領完證件的宋丹丹,便開心地將兒子巴圖領到了趙婷家中,巧的是,那天還是宋丹丹的三十七歲生日。

雖然父親趙玉吉對母子二人表示歡迎,可趙婷心中的不快卻寫在了臉上——她發自內心地排斥這對「外來者」。

趙玉吉與宋丹丹重組時,趙婷已經14歲了,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

她知道父親的「再婚」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好事,但趙婷卻無法對這位繼母產生好感。

有時生氣甚至還會直呼「繼母」的名字,哪怕趙玉吉一再教育也沒有改正。

若是換一位「繼母」,恐怕早已經火冒三丈了。

但宋丹丹卻看得很開,她認為重組家庭是需要一定時間磨合的,什麼「敵對」、間隙,都能用相處的時間去磨平。

此後的宋丹丹,即便趙婷將「敵意」寫在了臉上,卻還是儘可能地給予她包容與幫助。

人心都是肉長的,宋丹丹對趙婷的好,趙婷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敵意在一天天消退,間隙也在一天天地彌補,但徹底奠定「重組家庭」關係的,卻是趙婷15歲那年所遇到的困難。

1998年時,趙婷萌生了想去外國留學的想法。

但父親趙玉吉卻覺得這不妥:「國外多危險,你女孩子家家的去它那幹嗎?擱哪學不是學?」

意見的分歧,讓趙婷與父親大吵了一架。

見父親一意孤行後,趙婷便難受地將自己鎖在屋裡,怎麼勸也不開門。

趙婷雖是宋丹丹的繼女,但宋丹丹畢竟是她的母親,也不忍心讓女兒這麼難受。

「在國內學習是學習,去外國學習也是學習,這倆能有什麼區別?再說了,做父母的又怎麼能強迫婷婷去選擇呢?」在宋丹丹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趙玉吉終於鬆了口。

在問題解決後,趙婷與宋丹丹之間便沒了間隙,甚至還能親昵地生活在一起。

因為個人原因,趙婷無法對宋丹丹叫「媽」,但阿姨阿姨地叫著,卻也讓一家變得格外融洽。

除了偶爾的幫助扶持,宋丹丹還擅長調節孩子們的人際關係。

宋丹丹曾對兒子巴圖這樣教育道:「你不是爸爸親生的,可爸爸對你這麼好是為什麼?是為了能讓你跟姐姐之間的關係變得融洽。」

「畢竟,我們是一家人。」宋丹丹鄭重地說。

巴圖當時還小,並不完全清楚母親宋丹丹說的這是什麼意思,只知道母親要自己對姐姐好,而巴圖也的確這麼做了。

巴圖從不與姐姐爭什麼,也不主動地去惹姐姐生氣,有時見姐姐難受,巴圖甚至會主動地開導姐姐。

連弟弟都這樣溫柔,趙婷又能有什麼理由「叛逆」?

在一家人的相互關心下,這戶重組家庭終於踏入了正軌。

趙婷與家人

1998年下旬,趙婷在一家人的送別中,來到英國寄宿學院學習。

可留學的費用何其地貴?即便趙玉吉與宋丹丹夫妻都是業界精英,卻也很難為女兒供給學費。

畢竟留學的費用一年就得花上個幾十萬,這又哪是宋丹丹一家能負擔起的?

可為了讓女兒順利求學,宋丹丹一家幾乎操碎了心。

巴圖將自己攢下的積蓄一股腦地都送給了姐姐,希望能給姐姐的學業盡點「微薄之力」,而做父親的趙玉吉更是在公司加班加點,差點忙壞了身子。

至於宋丹丹?自1998年後她便開始頻繁地接取演出「活動」。

有時上午剛忙完一地的「活動」連休息都沒休息,就得匆匆趕往下一場活動。

那段時間宋丹丹過得很累也很難受,可在看到女兒過得幸福後,那些辛苦便統統一掃而空。

「有母如此,夫復何求?」

趙婷既有天賦,又很努力。

在一家人無限度地為其慶祝時,趙婷也在卯足勁往前沖。

在留學的幾年中,趙婷的成績優異獲獎無數,大有一副要考取名校的架勢。

到2000年十八歲的趙婷,以最優秀的成績考上了蒙特霍利約克學院——這所在美國最佳文理學院排名第30名的名校。

得知此事後宋丹丹一家變得無比激動,恨不得給女兒(姐姐)慶祝整整三天三夜。

「這只是我的起點。」在慶功宴上,趙婷開始向家人展露出自己的「雄心壯志」。

2006年左右,趙婷以驚艷眾人的成績,取得了蒙特霍利約克學院的政治學學士學位,已然達到了人生巔峰。

然而在學業上取得輝煌成就的趙婷,卻做了一件「自甘墮落」的事——到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學習,去成為導演!

在一般同窗眼中,趙婷的選擇無疑是在「自斷前程」,甚至有人用恨鐵不成鋼的言語勸誡著趙婷。

但趙婷並不在意,「電影」是她的愛好,「導演」也是她的夢想。

家人曾教導過趙婷,有夢就去追,更何況宋丹丹等人也的確在支持她的夢想。

趙婷與家人與電影

2014年,在電影學院有所成長的趙婷,開始拍攝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哥哥教我唱的歌》。

這是趙婷的處女作,也是試水作,她原本考慮的是要吸取該部電影的失敗教訓,可卻沒成想。這部「試水之作」,只是初映便大獲成功。

該片以其過硬質量入圍第六十八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而作為導演的趙婷,更是被評為哥譚獨立電影的最佳女導演之一。

「她或許會成為的名動一方的大導演。」開始有很多人對趙婷的事業報以期待。

2017年趙婷在精心打磨中,製作出了一部電影——《騎士》。

該電影雖是一部文學化意向的電影,但其表現內容卻生動形象,趙婷巧妙地將人物內心的那種「細膩」情緒展現在觀眾眼前,甚至還能讓觀眾亦有所感。

優秀的電影能讓人與其共情,而趙婷的電影正做到了如此。

以至於讓趙婷先後獲得了導演獎,與第三十三屆美國獨立精神獎邦妮獎這樣含金量高的獎項。

見女兒得獎,做母親的宋丹丹也在發自內心地高興,甚至還特地加精了一條微博動態以示慶祝。

也正是這一年,讓宋丹丹驕傲地與趙婷一同走起了紅毯,那臉上洋溢的笑容,都快溢出了屏幕。

但更讓宋丹丹驕傲的,是女兒獲得美國金球獎的那檔子事。

2021年趙婷以一部《無依之地》榮獲美國金球獎,而她也是該獎項開創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導演。

其中的困難與艱辛,可想而知。

「你是我們家的驕傲」

在得知趙婷的成就後,宋丹丹激動得近乎淚流滿面。

做父母的,又如何不期待孩子能有所成就呢?

結語:

非要有血緣關係才能算「家人」嗎?宋丹丹與趙婷這對「繼母繼女」,用自己的真實經歷為觀眾書寫了一篇「家人」的溫馨。

即便沒有血緣,卻也能成為「家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