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旅行,不走尋常路

燃次元 發佈 2024-01-24T01:07:14.257345+00:00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作者 | 陶 淘 謝中秀 曹 楊 張 琳 馬 琳 馮曉亭 李 欣編輯 | 惠鵬權疫情過後,又正逢春暖花開,年輕人開始報復性出遊了。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陶 淘 謝中秀 曹 楊 張 琳 馬 琳 馮曉亭 李 欣

編輯 | 惠鵬權

疫情過後,又正逢春暖花開,年輕人開始報復性出遊了。

4月6日,攜程的五一假日旅遊前瞻數據顯示,國內游訂單已追平2019年,同比增長超7倍;內地出境游預訂同比增長超18倍,境外跟團游報名量較4月初增長157%。尤其在劉亦菲主演的《去有風的地方》的推動下,大理成為五一旅行的「黑馬」,旅遊訂單量反超2019年190%。

不僅是旅者們的出行意願高漲,不同於幾十年前那個報團出行的年代裡,旅客多半過著「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單調旅行方式,如今的年輕人興趣愛好變得更加多元化、分眾化,旅行的方式也更五花八門。

在微博上,#你是哪種旅行咖#的話題下,有博主「辦公室吐槽娘」發圖歸納,如今年輕人的旅行類型,似乎可以歸為「上香青年」「資深躺客」「在逃藝人」「淵明家族」「小眾挖掘機」「恰飯專家」「旅行特種兵」「臨時飼養員」與「國際野人」。

「上香青年」,顧名思義是每到一個地方,先去寺廟打卡,將學業、事業托福給神明;「資深躺客」則是每到一處就「換個地方睡覺」,喜歡擺爛式旅遊;「在逃藝人」喜歡逛各地的博物館、藝術館;「淵明家族」熱衷於鄉村游;「小眾挖掘機」偏愛犄角旮旯的風景;「旅行特種兵」喜歡日行幾萬步「拉練」;「臨時飼養員」則喜歡去動物咖照料貓、狗等等。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旅行的意義,都在於去彌補平日聒噪、喧囂生活中缺失的一角。

或許是怠慢了與身體的對話,因此不得不成為「資深躺客」。或許也是看遍了城市裡的大千風景,於是嚮往陶淵明式「採菊東籬下」的鄉村生活。亦或者是想從平時拼命工作「活著」的狀態,去用心感受什麼是「生活」。

本期小酒館,燃次元就與幾位年輕人聊了聊他們的旅行偏好及感悟。他們之中,有人是朋友眼中的「拉練型」選手,雖然旅程中很「虐」,但完成之後會有涅槃重生的美妙感覺;有人是「吃貨型」,旅行對於她而言,不是在享受當地美食,就是在尋找當地美食的路上;有人旅行離不開拍Vlog,因為每每看到Vlog,就會重溫旅行時的快樂;有人是「窮家富路型」,平時可能很節儉,但每一次出行都會選擇目的地核心區域的酒店,讓自己迅速處於最舒適、最享受的狀態。

顯然,每個人對於旅行的理解不同,而旅行的美好恰恰在於無需千篇一律地跟隨他人行動,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風景,品想品的美食,見想見的人,給自己的心靈一次「放逐」。

01

vlog是我保留旅行快樂的最佳方式之一

陳伊 | 28歲 公司職員

從2020年的那次廈門游開始,拍vlog就成了我旅行中必做的事情。

彼時夏初,疫情剛剛趨緩,也是我即將畢業的日子,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照,沒有找到工作,讀書生涯就被迫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為了與學生時代告別,我和室友策劃了一場畢業旅行,目的地是廈門。在這次旅行中,我第一次嘗試用相機記錄下了全程。

其實,拍視頻記錄的念頭早就有了,但或許人最難跨越的就是「知道」和「做到」這個鴻溝,我一直都被「拖延症」打敗,儘管會剪視頻,但拍視頻記錄的計劃卻從未執行過。一些值得記錄的瞬間,總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我的手機里。所以,這次廈門之行我想留下些專屬於這個時間節點的回憶。

作為記錄者,除了廈門的美景與美食外,畫面中出現最多的就是我的朋友們。我記錄了她們美麗的花裙子、意外踩進水坑、品嘗美食後的笑容、在烈日下暴走的疲憊,還有一些在現在看來已經過期的「爛梗」。後來,我將視頻剪輯後傳在了B站上,儘管只有寥寥幾百播放量,但我好像通過視頻這種形式,將那個夏天的回憶永遠留了下來。

更寶貴的是,視頻也維繫了我和朋友們的友情。畢業旅行後,我們四散,但她們仍會時不時打開我的視頻,重溫那次廈門旅行,然後發消息告訴我「又回顧了廈門vlog」,每每收到這樣的消息,我都感覺非常開心,拍vlog這件事也顯得更有意義了。至那時起,用視頻記錄也就成了我旅行必做的事情之一。

這些年,我旅遊的次數並不多,但我仍拍下了春天和朋友們踏青時東垻野郊公園的花、夏天北京動物園被遊客圍觀的大熊貓和躲在角落裡的北極熊、秋天野生動物園裡出來就被遊客瘋狂觸摸的小熊貓、冬天被凍到手腳發麻的頤和園冰場,還有陽光照在玉龍雪山上形成的日照金山,和有風的大理等等。

每次打開這些vlog,我好像就回到了那個地方,重新體會到了那時的快樂。而經過了時間的雕刻後,一些在當時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片段,現在都顯得格外珍貴。

之前我看到有人說,計劃旅行前做攻略是整個行程中最快樂的一段時間,於我而言,旅行回來剪視頻的快樂不亞於出發前做攻略,更不亞於出遊本身,而這樣記錄方式,也讓我的每次旅行更有了意義。

02

我的旅行是朋友眼中的「拉練」

阿娟 | 34歲 公司職員

我是一名徒步愛好者,和普通的打卡式旅行不同,徒步旅行可以探索那些未被開發的「隱秘之地」,領略不一樣的自然風光。在曠野中、山林間和荒漠裡,我無數次挑戰體能的極限,享受與孤獨相處。但這在朋友眼中完全就是「拉練」。

我至今難以忘記初次領略大漠風光的新奇和激動。那是大概八、九年前的事了,彼時的我才剛剛有兩年的徒步經驗。入職新公司後,老闆了解到我喜歡徒步,就給我介紹了兩位有同樣愛好的同事。因為都嚮往沙漠風光,剛認識不久,我們就相約結伴橫穿庫布齊沙漠。

考慮到安全問題,我們還是以「半自助」的方式加入了一個商業隊。所謂「半自助」,就是全程跟商業隊同路線,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他們的救援車,其他的都由我們個人來承擔。

那是我第一次重裝徒步沙漠,因為不知道中途有補給地,我的背包里裝了整整8升水,還有足夠3天的食物,再加上野炊廚具、帳篷和衣服等,加起來大概有40多公斤。也不知道在沙漠裡,沙子鬆軟,我們越發力,沙子就會讓我們後退得越多。所以,我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

第一天我們才行進了十多公里,我的腿就已酸軟無力。

另外,沙漠裡露營,比想像中冷。像撒哈拉沙漠那種地方,白天可以二三十度,晚上溫度可以直接低至零下。我們當天雖然沒有零下那麼誇張,但半夜的風吹得呼呼作響,我的床墊,枕頭,被子,甚至臉上都有沙子。

因為晝夜溫差大,同行的同事發燒了,但我們卻都沒有帶退燒藥。考慮到危險性,我們找到領隊要來了退燒藥。第二天,我一邊攙扶著生病的同事,一邊接著跟沙子較勁,又是一天十幾公里的行程。

到了第三天,我已經精疲力竭了,完全靠意志力咬牙堅持。但那時候無論我怎么喝水都覺得渴得不行,領隊發現了我的異常,給了我一罐功能型飲料,我喝下去後才緩過來。因為在沙漠中人體水分蒸發快,我當時的情況就是因為出汗太多導致電解質流失嚴重。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是勇氣可嘉,但經驗不足。

經歷了三天三夜,我們終於走出了沙漠,那一刻是猶如涅槃重生後的感覺。三天的沙漠之旅雖然過程很累、很痛苦,我內心也曾掙扎想要放棄,但當我咬著牙堅持到達終點的那一刻,那種戰勝自己的感覺又是如此美妙。

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記得躺在沙漠裡看星星時的心情,還有那些沙漠獨有的由弧線構成的美輪美奐的景色,這些都是普通旅行無法帶給我的。

到如今,近10年的時間,有些我曾經去過的地方被開發成了景區,有些現在已經不允許徒步穿行,我很慶幸自己曾見過它們最美的一面。

03

旅行,首先要滿足自己的味蕾

莉莉 | 29歲 傳媒工作者

我覺得每一趟旅程,都是與目的地美食的一次邂逅。

每次和對象,或是朋友出遊前,我都會在點評類APP上先找好各種小吃街、當地的特色館子,收藏好之後,根據美食的路線安排我們的主要出行線路。至於自然與人文風光,似乎只是我們捎帶去逛的風景。

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對象一起去貴陽玩的那一次,我們所有的行程安排,總結下來只一個「吃」字。那一回,我倆的行程安排很緊,周五下午從北京出發,晚上我倆一到貴陽之後,沒放下行李,就直奔當地老字號的一家酸湯魚火鍋店。它與其它地方加酸菜的口味不同,是番茄加辣椒,別有一番滋味。

第二天,我們睡了一個懶覺後,又去了貴陽的一條小吃街,去尋找了一家牛癟火鍋店。所謂牛癟火鍋,其實土名為「牛糞火鍋」,吃的是牛胃裡的胃液,和沒被消化掉的食物——青草。

「牛糞火鍋」聽起來非常黑暗料理,我之所以會去嘗試,是因為去貴州之前在B站上刷到過很多美食UP主,都分享了自己吃牛癟火鍋,或者店家做牛癟火鍋的經歷,許多UP主在視頻中吃起來都「麻麻香」。好奇的我,就也想試一試。

我和對象通過線上推薦,按圖索驥地去了一家紅紅火火的牛癟火鍋店。經過了一番心理建設後,我嘗了幾口,沒想到火鍋的口味清爽,除了腐草味之外,也瀰漫著牛雜的清香,再加上湯底里佐以的川穹等香料,咀嚼起來越吃越香。

還有一次是元旦的時候,我和對象為了在哈爾濱一家口味不錯的館子吃燒烤,在他們家排了整整1小時隊。冬日的東北很冷,店家室內的空間不夠,我們不得不坐在戶外等著。

不過,店家很貼心地給了我們正在等待擼串的年輕人一個大大的烤火盆,我們圍坐在一起聊天,感覺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愈發地溫暖。等後來進了屋子裡吃燒烤時,我們二人還是和其他人拼桌的。燒烤很美味,而冰天雪地中熱鬧的氛圍,也同樣很難忘。

如今,每當我外出旅行,還是會首先滿足自己的味蕾。

04

這大概就是「窮家富路」吧

巴彥 | 32歲 遊戲運營

我是金牛座,朋友眼中典型的「精打細算」型。我的日常,也確實很好地踐行了金牛座「摳」的宗旨。比如,買東西會貨比三家,不僅會在線上不同電商平台之間進行對比,也會比較同一產品線上線下的價格;或者會去考慮是不是「物有所值」。

但這一宗旨,每逢出遊,必被打破。以至於我身邊的朋友會調侃我說,「你日常節約的錢,都是為了出遊住酒店而攢的吧。」

當然,朋友這麼說,我也不生氣,因為事實也的確如此。不管是市內還是市外,只要我把它看成是一次出遊,那在「食住行」上,就一定是「享受第一,價格次之」。之所以會如此,主要還是在分別體驗了「窮游」和「豪橫」之後,充分感受到了後者的「甜頭」。

2013年,大學畢業前,我和同宿舍的好閨蜜一起去了哈爾濱,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因為當時還沒有正式參加工作,可以說毫無積蓄可言,我倆便效仿彼時網絡上很流行的「窮游」,一路坐著綠皮火車、住著青年旅社,完成了「北京-哈爾濱-平遙-西安-北京」的旅程。

而為了可以更省錢,我們大都是白天玩,晚上趕路。至今我都清晰地記得,從平遙到西安,我們整整坐了一晚上的硬座。而我睡眠質量很差,全程幾乎沒有閉眼。到了西安,我們又迅速進入了「遊客狀態」。

旅途固然是愉快的,但也是真的很辛苦。也是因為那一次出遊回京,我便告訴自己,要好好賺錢,好好攢錢,下一次出行一定要是享受的。

一眨眼就到了2015年國慶節,已經參加工作2年並也有了少許存款的我,便和閨蜜一起相約去了泰國普吉島。

在制定攻略時,我的要求就是「不趕早班機、不在凌晨回京、不住離景點遠的酒店,有私人沙灘和泳池的最好。」很慶幸,閨蜜和我的要求出奇地一致。當拉開位於半山腰近百平米的房間窗簾,看到日出和海景時,我更加堅定了「以後都要豪橫游」的決心。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為了在出遊時降低體力消耗,我一般都會選擇目的地最核心區域的酒店。比如2019年的三亞之行,我們住在了「海棠灣9號」;2021年去上海,我們住的是「上海國際飯店」;2023年年初去廈門,我們住在了廈門雙子塔里的一家公寓,步行之內皆是沙灘與景點。而馬上來臨的五一小長假,我也在規劃帶孩子去看日出,第一選擇依舊是可以直接看到日出的海景房。

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出去玩不必住得太好。但我卻覺得,日常需要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但既然選擇了出去玩,還是要讓自己處於最舒服、最享受的狀態中。

這大概就是「窮家富路」的那種感覺吧。

05

隨緣式旅行,最快樂

淺淺 | 25歲 公司職員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這句話,多年來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並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拿我上周剛結束的年假旅行來說,同樣遵循的是「快樂第一原則」。為了實現快樂,看似荒謬的「隨緣」卻變得不可或缺。

正因「隨緣」,我的年假是臨睡前和領導留言申請的。申請完年假的次日一早我就坐上了去青島的高鐵。而關於這趟旅行的目的地更是事前毫無計劃,純屬是得知要好的大學室友近日要回老家青島,我便萌發了與其同行的念頭。大學室友也是爽快人,當時便應下了製作一份行程規劃。

和大學室友在青島那幾日,規劃可以說「毫無規章」,主打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見面當天,我們剛在酒店放下行李,就開啟了當日兩萬多步的「狂奔之旅」,從台東出發,先後去了啤酒博物館、天主教堂、五四廣場、棧橋、信號山和李村夜市等地。

回到酒店時候,我們赫然發現,暴走之下,好像我們一天就逛了人家兩天甚至三天要逛的景點。

然後當晚,同為手帳愛好者的我倆,就定下了次日要逛的點。地點均和景點無關,都是在小紅書收藏的青島當地手帳集合店。一天下來,逛精品書店、手帳工作室、文具批發市場……我們也樂在其中。

原本我是計劃相聚三日後就各回各家的,且在出發當日都買好了回程的車票。但趕巧的是,和我一樣常常「腦洞大開」的對象,在我回程的前一天下午冷不丁說句,「要不咱們去煙臺碰面吧,我從北京出發,你從青島那邊過去高鐵也方便。」

我一聽,這主意好像也挺好。於是我很果斷地退了回北京的高鐵票,同時買了去煙臺的票,又開啟了幾日事先毫無計劃的「煙臺游」。

在煙臺的那幾日,對我來說就更是「隨緣」出行。天氣不錯就去海邊吹吹海風、踩踩海水;聽酒店前台小哥聊到當地有個出名的峆壚寺,雖然有近50公里的距離,便打車去了;在當地吃了物美價廉的草莓,想著帶點回京,又專門留了半天時間去買水果。

不過,這種想著一出是一出的安排,自然免不了碰壁。像我們得知當地在開發區有個大學城,我腦海中閃現出了一條遍地美食的街區,但實際上,所謂大學城就是將學校一個個圍牆圈起來的園區罷了,周邊別說美食街了,人煙都罕見。

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既然選擇了出門旅行,就應該隨心所欲。無論是景點打卡還是美食尋覓,掌控權都應在我自己手中,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旅行方式。

06

酒吧,我每一次出遊的「取經之地」

悟空 | 32歲 後期剪輯

說到旅遊,很多朋友會在出遊前制定攻略,而攻略的排序大多是美食、美景、名勝古蹟……我卻不同,我每次出遊的首選打卡地一定是當地比較有特色的酒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確實比較喜歡喝酒,對酒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我第一次出差去酒吧的經歷。它不僅滿足了我品酒的需求,還讓我意外地收穫了一份堪稱完美的旅遊「聖經」。

那是在2013年,我因工作需要去成都,所以並沒有做任何的遊玩攻略。一天的工作結束之後,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漫無目的地走在成都的街頭,走著走著莫名地就來到了江邊一條早已忘記了名字的小巷裡。

而就在我準備轉身往回走時,一個不顯眼的招牌吸引了我。本來只是好奇,但走近一看,發現竟然是一家別具一格的小酒吧。普普通通的大門後面,是蔓藤纏繞的廊庭。穿過廊庭,一個巨大的鳥籠映入眼帘,裡面是一隻「高傲」的孔雀在踱步。後來想想,這隻孔雀的性格像極了酒吧的老闆。

老闆看到我進來後,便主動上前打招呼。沒聊幾句,老闆已經知道我是「外來務工人員」。而在我提出疑問,是怎麼看出我不是本地人時,他用不太標準的川普告訴我,「看你沒有愁眉苦臉,那肯定不是失戀。如果不是失戀,那大概率就是外地人來工作,因為本地人或者來旅遊的人,都很少會自己來酒吧。」

就是老闆這幾句看似很普通的話,卻讓我有了想要和他攀談的想法。後來,我們又聊了很多,聊的話題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成都的地圖為什麼很像八卦圖、成都方言怎麼叫「帥哥美女」。老闆也甚是熱情地當起了成都導遊,「安利」我大熊貓基地一定要去,寬窄巷子比錦鯉好玩,哪家的牛雜火鍋經濟實惠口味正宗,哪家夜店的氛圍最好等等。

就這樣,聊著聊著就已入後半夜,而我驚訝地發現,後幾天工作之餘的時間,我已經有了明確的行程安排。

那次印象深刻的「偶遇」,讓我對酒吧有了新的認識。它不是只有喝酒、休閒娛樂、交朋友的功能,還是一個能讓我快速了解當地人文風俗,且還可以提供旅遊攻略的地方。

而旅行必打卡當地知名酒吧的這一習慣,我一直保持至今。

07

旅行目的地,我的天然寫真影棚

羊羊丨28歲 公司文員

前兩天,我剛和朋友去了上海迪士尼。但與大家在樂園玩項目不同,我們在迪士尼只玩了飛躍地平線、小飛象和旋轉木馬三個項目,其餘時間都在拍照。

對於我來說,出門領略不同的城市和風景當然重要,但在這些難得一見的美景中,拍下美美的照片,更重要。

所以一般在選好旅行目的地之後,我就會看看當地天氣,再看看穿搭的出片效果,然後我會根據旅行的日程安排,每一日會去哪裡,選擇好對應的穿搭,最後就是把旅行目的地當成我的寫真棚。

為了拍照,早起沒關係,溫度也不是很重要。這一次去上海迪士尼,雖然前一晚我們12點才到民宿,還忙了一會兒工作的事情直到凌晨1點多才睡覺,但第二天8點30分我們就起床了,洗漱化妝花了一個半小時,10點鐘到達樂園。

與別人瘋狂「刷項目」不同,我們全程都在按照我們之前選好的迪士尼最佳拍照點,挨個打卡,從入園拍到煙花綻放、樂園散場。

運氣不好的是,當天上海天氣是陣雨。但為了美美出片,我還是穿了出發前一周選好的小裙子,時不時冷風乍起,就讓我哆嗦一陣,晚上8點半看煙花拍照時,在冷風冷雨中,我已經全靠信念撐下去了。

這一次的行程比較短,只有周末兩天,所以我也只帶了兩套衣服,一套為了在杭州爬山,一套為了在迪士尼出片。我記得我帶衣服最多的是疫情前去日本,8天的行程,每一天都安排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衣服出片。

旅行路上的風景和感受固然重要,但是在旅行之餘,能留下美美的照片,也意義非凡。畢竟年華易逝,紅顏辭鏡,能在自己仍舊貌美的年紀,在美景中留下照片,日後再翻看,也是一種喜悅和獲得。

雖然拍照是我旅行的主線任務,但欣賞風景、體驗旅行我也不會落下。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陳伊、阿娟、巴彥、莉莉、淺淺、悟空、羊羊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