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盡覽亞洲頂尖藝術高校:不同培養模式,各具東亞特色

京領新國際 發佈 2024-01-24T04:55:53.514409+00:00

藝術留學,只能去歐美嗎?這樣的想法必然是具有局限性的。


藝術留學,只能去歐美嗎?


這樣的想法必然是具有局限性的。想必對許多藝術類學生來說,歐美有多所高校,都是聞名世界的頂尖藝術殿堂——不論是常年霸榜QS藝術類排行榜的英國皇家藝術學校,還是在音樂教育等方面聞名世界的伯克利音樂學院……歐美藝術院校的高等教育,似乎一直主導著全球性的藝術活動生產,也因其在全球性大學榜單中的較高表現力,被許多學子奉為圭臬。


然而,當我們將視線瞄準亞洲時,能夠發現東亞各國的高等教育在藝術一門中也各有特色,同時帶有亞洲地源與美學的特徵:中國大陸一流的綜合性大學、在近年獲得了「亞洲第一設計學院」的同濟大學,承襲了大陸「建築老八校的優良底蘊」,更是不斷創新,站在亞洲設計領域前沿;日本多所優秀的藝術類院校,為日式美學在全球的蔓延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全球TOP50的藝術高校中,新加坡優秀院校的音樂教育,也獲得了「亞洲伯克利」的認可……


在近年來東亞崛起的態勢之下,亞洲各國家和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必然會為藝術培養帶來極大的利好。而在亞洲高校修習藝術,對於中國學生來說,一方面在文化上較為親近,同根同源,更加容易創作,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本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我們將以全球性世界大學排名榜單(QS世界大學排名)與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榜單(如中國大陸教育部高校評選、日本大學排行榜等)為參考,帶領讀者走進亞洲各國家與地區頂尖藝術高校,重新領略東亞美學。



中國大陸

同濟、清美、央美:老牌大學的藝術創新



在大陸的高等教育體系中,藝術學大類中包含五大子學科,分別是「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本文以較為熱門的「設計學」為例。同時該方向也是諸多全球性學科排名榜單中的重點專業。



教育部的學科評估每五年進行一次,最近的一次結果在2020年發布。在教育部官網,介紹了評估結果的四大指標:「師資隊伍與資源」、「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社會服務貢獻與學科聲譽」,同時每個指標中有更多細分指標項。根據設置的人文、社科、理工、農學、醫學、管理、藝術、建築、體育等9套指標體系框架,每個一級學科都會設置不同的權重,尤其在藝術領域,對於第三項「科學研究水平」的考察有所區分:




科研水平通過「科研成果」「科研獲獎」「科研項目」方面體現;對於藝術、建築等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納入了「創作表演」和「建築設計」指標,以體現學科特色。

——摘自教育部官網



在設計學的評估結果中,拿到A+,也即是最高學科評估結果的為清華大學與中央美術學院。


以上兩所學校的名氣自然不必再多贅述,前者為中國當之無愧的TOP2王牌高校,後者為藝術培養中的頂尖美院。對於選擇在大陸進修藝術的學生來說,清美與央美兩所學校,一直都是無數學生的「夢校」


而反觀藝術類全球性榜單,QS藝術與設計類的學科排名結果,同濟大學卻更加領先:從2018年開始,同濟大學就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藝術&設計一類中一躍成為了亞洲第一的設計學院,超過了清華大學與中央美術學院,並且連續五年排名都有所上升。在最新的結果中,清美與央美也進入了全球TOP50的行列,分別位列全球第20名、第22名;亞洲第3與亞洲第4。


我們可以從同濟在QS榜單中的連連躍升的趨勢和學校的辦學導向中發現這所學校在藝術培養中的國際化力量:



早在2016年,同濟大學設計與創意學院(D&I)就開始了與境外頂尖藝術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在大陸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的引導下,2016年2月,同濟大學上海國際設計創新學院獲教育部批准後成立。該學院是由同濟大學與芬蘭阿爾托大學共建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供說是研究生藝術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老牌大陸設計學院,合作院校芬蘭阿爾托大學也是行業內的翹楚,在QS設計與藝術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六。同濟與阿爾托的結合,可謂是「強強聯合」。



芬蘭阿爾托大學的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是國際最頂尖、最創新和最國際化的設計學院之一,是北歐設計最高學府,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設計學博士教育的3所院校之一。


綜合最新的QS2022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與中國大陸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2020年發布)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全球性榜單青睞更具有國際化視野與創新的同濟大學, 而教育部評估歷來認可傳統中國美院之首: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但毫無疑問,不論哪一所學校,都是大陸頂尖的高校。



香港

創意躍動:綜合類大學的藝術造詣



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的高等教育帶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同時也兼具國際化的色彩,在諸多全球大學排行榜中屢屢表現力上佳,超過大陸諸多院校。


在QS排行榜中,唯二進入全球TOP20榜單的,除了同濟大學就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PolyU Design)。



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PolyU)」,是一所位於香港的世界知名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同時該校也是諸多全球性高等教育網絡和聯盟的成員學校:京港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高校聯盟、中歐商校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等等。


該校的諸多專業也獲得極高評價:



PolyU的設計學院成立於1964年,歷史悠久。不僅QS排名認可香港理工大學, 2006 年以來,該校的設計學院就持續被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雜誌評為「世界頂級設計學院之一」


同時近年來,隨著全球性疫情影響,許多意向進行藝術留學的學生都會更多考慮香港作為留學目的地,而一年制的碩士和相對低廉的留學費用,某種程度上「性價比很高」。



許多知名香港藝術家都是這所學校的校友:影視服裝設計師葉錦添、電影演員梁家輝、音樂家黃貫中等,隨著他們的作品從香港走向全球,PolyU的美學理念傳遞給了全球的觀眾。



日本:

侘寂美學,從各色院校中傳遞世界



在QS排行榜中,日本方向的學校想來綜合表現並不初衷。根據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在藝術&設計中,僅有東京大學、千葉大學進入了全球TOP50的行列,且在綜合性大學排名中,日本的學校都排在TOP20以外。


而當我們提起日本藝術留學時,想必很多同學都會想起許多日本知名的美術院校:武藏野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等等,而這些學校並沒有出現在QS榜單之中。同理,許多在日本有較高知名度的大學,在如QS、THE的榜單中,都存在落差。




一方面,在這類榜單中所參考的論文引用數量與國際化程度等指標很難適用於日本自成一派的高等教育,日本學術界的成果,大多以日文發表,同時在日留學,大部分情況下都要求掌握熟練的日文,所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國際學生比例會相應較少。


日本的高等教育錄取機制與中國大陸非常類似:高考、標準化成績,有別於歐美教育體制下的申請制度,所以我們也可以用日本官方每年公布的日本大學偏差值等級,這個指數某種從橫渡上反應了該高校通過高考進入的難易程度。與大陸教育部進行學科評估時的等級劃分類似,日本大學也由此劃分了七個等級的大學,從S等到F等,同樣對藝術類的學校也如此進行了劃分:




東京藝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與武藏野美術大學排名前三。這三所學校在日本藝術留學中都有極高的聲譽,在日本被稱為「藝術院校御三家」




以多摩美術大學為例,這所學校是日本規模最大的美術大學,開設種類豐富的美術類專業,包括日本畫,版畫、油畫,雕塑,工業設計、平面設計等,學科種類精細,專供藝術各個門類。




日本畫,顧名思義,就是強烈日式風格的民族作畫風格,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學院尤其提到,近年來,「日本畫」作為一種繪畫風格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進而許多國際學生也慕名前來。




如上圖這張著名的《神奈川衝浪里》,也是日本傳統繪畫的代表,這一圖案時至今日仍舊是許多設計品、藝術品經久不衰的元素。


而許多日本畫專業的畢業生也並不會局限於純藝術領域,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會在出版公司、遊戲公司和動畫製作公司等公司工作,利用日本畫專業培養的感性和技能發揮藝術理解,將日式美學帶到世界。



新加坡

亞洲伯克利,二十年躍升音樂高等教育首選



當我們將視線看向亞洲留學熱門地——新加坡,同樣也能透過榜單發現許多優秀的學校,在藝術專業中有著不俗的成績。


在2022QS全球藝術&設計排行榜中,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全球第31名;同時在表演藝術排行榜中,該校位列全球第41名。


同時,該校綜合實力表現也更加突出,在2023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11名,為亞洲第一,在排行榜中超過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亞洲強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楊秀桃音樂學院(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新加坡第一所音樂學院,該學院成立於2003年,雖然僅僅有20年的辦學歷史,但在音樂教育界,被冠以「亞洲伯克利」的美名。




楊秀桃音樂學院提供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的教育。音樂學士課程非常注重培養音樂家的自身驅動力。畢竟這所學院以「鼓舞人心,肯定生命」為教育哲學。


同時,作為頂尖綜合類大學的下屬學院,學生還可以參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第二專業修讀或選擇輔修課程,學院的音樂培養主張跨學科、面向公眾,讓藝術與真實世界建立聯繫。





結語

從文化共融中發現東亞藝術之美



不論是否修習藝術學科,東亞文化漫長悠久,早就形成了獨特的東亞美學。在地理與歷史上,東亞各個地區之間都存在著連結,也生產出了帶有文化交流色彩的藝術作品。例如日本畫,最早也是發源於中國傳統繪畫,並且在過去的兩千年發展歷史中,有著深刻的交流過往。


藝術學習,長久之道,而認識和發現文化,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選擇自己學習的道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