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斬,錦衣衛抄家落淚,太后得知水米不進

傾城之殤 發佈 2024-01-24T11:57:20.656210+00:00

我們知道,明朝在崇禎皇帝自縊之際,便畫上了歷史的句號,這是大明王朝的至暗時刻。然而實際上,在距離這一事件的195年前,即正統十四年,大明曾面臨過一次瀕臨覆滅的危機,當時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竟然落入敵方之手。

我們知道,明朝在崇禎皇帝自縊之際,便畫上了歷史的句號,這是大明王朝的至暗時刻。

然而實際上,在距離這一事件的195年前,即正統十四年(1449年),大明曾面臨過一次瀕臨覆滅的危機,當時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竟然落入敵方之手。

明王朝的命運得以倖存並延續,還得感謝一個人,他就是被後世譽為「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謙。

一個千古笑話

「報!二十萬大軍……全…全軍覆沒!皇上……被俘了!」

紫禁城內的滿朝文武聽到戰報後,許多人當場崩潰。有的人神情呆滯,他們甚至還沒反應過來;有的人嚇到腿軟,癱坐在地上;有的人則失聲痛哭,畢竟在出征的隊伍里,有他們的摯友。

但眼下最棘手的問題是——大明王朝,將何去何從呢?

大約在一個月前,明廷決定向北境的蒙古部落瓦剌發起進攻。

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明英宗朱祁鎮選擇御駕親征。儘管不少大臣都勸諫英宗萬不可冒險,奈何英宗年輕氣盛,好大喜功,執意要隨軍出征。

而要說起那王振,則是大明王朝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宦官。

北伐瓦剌時,在未完成水源勘查的情況下,他居然就下令挖掘壕溝並築起防禦工事,結果陷入了瓦剌「圍而不打」的戰術,明軍整整渴了三天。

接著,他又上了瓦剌假意議和的當,最後掉進對方布下的埋伏。

明軍在這場「土木堡之戰」中被打得節節敗退,直至覆沒,王振被護衛將軍以「誅殺反賊」之名處死,而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在混亂中被俘虜。

唯有兩袖清風

就在京城那些大臣們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的時候,一個高大的身影堅定地站了出來。

「吾輩當堅守陣地,誓死捍衛京師,決不南渡,免重蹈宋覆轍之悲劇。」

說話的人,是兵部左侍郎于謙。

于謙,浙江杭州人,從小就仰慕「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將其畫像置於屋內。

文天祥的崇高品質深刻影響著于謙。在踏上仕途後,于謙始終將其作為楷模與榜樣,力求發揚其一身正氣的精神,就連他寫的詩歌都與《過零丁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在擔任河南和山西巡撫期間,于謙走遍了自己管轄的地區,深入了解民情,親自考察各種亟待推行或改革的事務,並多次上書匯報。這種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認可。

最能體現于謙品質的,是那則有名的成語「兩袖清風」。

「三楊」賢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相繼離世之後,宦官王振掌權。王振不僅愚蠢,而且品行不端。

比如,在北伐瓦剌的過程中,他竟然打算帶著英宗和20萬明軍回到自己的故鄉,意欲在鄉親父老面前炫耀一番。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在途中突然又改變了主意,原因是擔心軍隊會踩壞他在家鄉的田產。

因此,像王振這種充滿虛榮心且目光短淺的小人,就會極度排斥于謙這樣的正直人士,除非對方主動向其送禮示好。

事實上,也確實有人曾向于謙提議,說:「如今朝堂之上,乃王振主宰。眾人紛紛獻上金銀珍寶,以求與其交好。於大人,你此次回京述職,何不攜帶一些特產獻於王振,贈些人情?

于謙聽後,甩了甩袖子,笑著說:「我惟有雙袖清風,故贈清風!」

于謙此時並未想到,袖子裡的這兩股清風,竟差點使自己喪命。

宦官王振後來見于謙未向自己獻禮,果然心生惡意,遂暗地指使手下,藉故彈劾于謙,導致其被判以死刑。

此事轟動一時,幸得河南與山西兩地的百姓聞訊後紛紛出面為其求情,于謙方得獲釋。儘管如此,他仍被降職,並關押於山西。

隨後,山西與河南的民眾及官員再度上書請願,于謙才終於恢復巡撫之職。直至其父母離世,他才離開山西,返回杭州料理喪事。

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一切,為了大明

在大明王朝危難之際,于謙挺身而出,承擔責任,這固然值得敬佩,但當時依然有人對他提出質疑和反對。這些人主張南遷,他們借南遷之名,實則意欲逃避困境。

于謙憑藉著他強大的氣場,義正詞嚴地大聲對他們斥責,並告訴他們,南遷將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

這一招相當奏效,最終使得明廷的大臣們達成了共識,堅定了「主戰」的信念。事實上,于謙的這種氣場與「大嗓門」,曾在以前的一段往事中,得到過上一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賞識。

那時,漢王朱高煦舉兵謀叛,朱瞻基親自出征,特地帶上了當時僅為御史的于謙。原因無他,只是為了在朱高煦投降之後,讓于謙聲討其罪行。

于謙言辭嚴正,威風凜然,使得朱高煦瞠目無言,趴在地上戰慄不已。史料中便有「伏地戰慄」的記載,生動描繪了當時的場景。

如今回想起來,這段往事似乎也預示著于謙在面臨國家危機時,將會成為捍衛大明江山的一面旗幟。

英宗皇帝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在關鍵時刻選擇信任于謙,任命他為兵部尚書,算是將守衛京師的重任交給了他。于謙亦不負所托,北京城在經過調兵運糧的精準調度之後,一下子集結了20萬兵馬。

然而,眼下仍有一個難題亟待解決——英宗皇帝仍身陷瓦剌之手。

這意味著瓦剌人大可憑藉對英宗的挾持,逼迫明軍打開北京的城門,那麼于謙等人的一切付出皆將功虧一簣。

于謙當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在他的請求下,孫太后同意改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以安軍心。

于謙此舉,表面看來符合情理,但其實在以前那個君權至上的時代,擁立朱祁鈺無疑需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或者說將來可能為此而「背鍋」。

但是,站在國家存亡的重大關頭,對大明忠心耿耿的于謙,已然無暇顧及個人利益的得失了。

誓死保衛北京

在戰前會議上,作為統帥的于謙,與眾將共商克敵之策。

石亨將軍提出了一種看似穩妥的防禦戰術,主張依靠北京城高大的城牆,頑強死守,與瓦剌打消耗戰。只要對方無法攻破城池,便可耗盡其糧草與戰意,使瓦剌無可奈何而去。

在場的諸位武將聽了石亨的觀點,覺得暫無他法,紛紛表示贊同,唯獨于謙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以當前之戰局,嚴防死守並非上策。

于謙說:「土木之戰,瓦剌盡滅我大明二十萬雄師。眼下,正是他們乘勝追擊之良機,倘若明軍未敢出城迎戰,瓦剌軍將鬥志昂揚,戰力更得以充分展現,屆時我明軍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境,窮途末路也。」

于謙繼而言道:「今已召集逾二十萬士卒,然皆新兵矣,未曾歷戰沙場,經驗尚淺。自土木之敗後,眾士心境更為脆弱。當下雖皆抱有保家衛國之志,然至臨戰之際,士氣穩定與否,難以預料。故,唯有出城迎敵,喚起將士奮力一搏之勇,方可成功護衛京師。」

武將們一聽于謙此等文人都敢出城決戰,頓覺此時若再有人畏縮,實在是太過丟臉,於是紛紛表示願意出城決戰。

如此一來,作戰思想得到統一,為接下來的戰鬥奠定了基礎。

接著,于謙開始部署具體職責,他將京城的九個門劃分為九個作戰區域,每個門分配一位主將。在說明完八個門的布防安排之後,還剩下正對瓦剌大營的德勝門。

眾人紛紛猜測,這個重任將由經驗豐富的石亨將軍擔當。然而,于謙宣布的結果卻令在場的所有人驚訝。

「德勝門,由我于謙親自守衛!」

大家沒想到,于謙一介文人,不僅要親自出戰,還要去守衛最危險且最重要的德勝門。此乃何等的勇氣!

大家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于謙已開始發布軍令。

第一道軍令:戰鼓一響,諸將勇往直前,無路可退。將領若臨戰退避,士卒當行誅戮之權;前鋒若欲退縮,後軍須當斬之。凡存怯戰、畏死之情者,悉受嚴刑,身份尊貴亦無容情。

第二道軍令:監軍與錦衣衛巡查城內,倘若逢不出城決戰之將士,遇一斬一,決不姑息。

眾人聽完,對于謙不禁肅然起敬。因為他們明白,眼前的這位「白面書生」,正以他的勇敢與智慧,力挽大明江山於水火。

而等到北京保衛戰真正開打時,于謙的兩個決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他在京城郊區布下埋伏,成功地引誘瓦剌軍隊上鉤。

其次,他緊急重建了「神機營」,這支火槍部隊在土木堡之戰中並未與瓦剌軍隊正面交鋒,因此瓦剌未曾見識到火銃和火槍的威力。而這一次,可就不一樣了。

當然,那瓦剌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統帥也先,意識到明軍的主力部隊部署在德勝門,於是轉而猛攻西直門,好在西直門的明軍將士拼死抵抗,守住了城門。

此時,石亨特訓的騎兵突擊隊,與于謙一同從後方夾擊瓦剌,也先見狀,無計可施,只得撤軍離去。

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結局,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于謙為何僅憑一群新兵就能守住北京。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因為這些將士們的信念與力量都源於四個磅礴大字——保家衛國!

正是這份執著於國家安危和民族尊嚴的信仰,讓他們在生死攸關的戰場上顯現出無盡的勇氣與智慧,共同捍衛著這座輝煌的都城!

自古英雄多淒涼

瓦剌人心裡清楚,稱霸中原的美夢已無法實現,無奈之下只得釋放英宗皇帝,以此作為雙方未來和平共處的條件。

當朱祁鎮回歸大明時,一個尷尬的局面出現了:名義上存在著兩位皇帝,分別是朱祁鎮和朱祁鈺。

當初,朱祁鈺在極度不情願的情況下被迫登上皇位,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地位就如同靖康之變中的宋欽宗趙桓,只是一塊擋箭牌罷了。

然而,在成功保衛北京,擊退瓦剌軍隊後,朱祁鈺不再願意將皇位讓給朱祁鎮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權力的誘惑是巨大的。

於是乎,年僅24歲的朱祁鎮竟成為了「太上皇」。朱祁鈺為了確保自己的皇位穩固,還將哥哥軟禁在南宮。

這一關,就是整整七年。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朱祁鈺不幸染上了嚴重的風寒,臥床不起。一些人見此情景,打起了自己的算盤,商量著擁立朱祁鎮為帝,如此一來,自己便可成為朱祁鎮重登皇位後的心腹大臣。

景泰八年(1457年),被囚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史稱「南宮復辟」。

那幾個所謂的「心腹大臣」,在朱祁鎮坐上龍椅之後,立刻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他們下令抓捕于謙和內閣首輔王文,聲稱二者試圖暗中將外地的藩王扶上皇位,論罪當處死罪。

這完全就是「莫須有」的罪名,那麼,要扳倒于謙的這幾位大臣都是誰呢?

一位名叫徐有貞,以前京城危在旦夕時,他主張南遷,結果被于謙當堂怒斥其膽小如鼠。徐有貞無地自容,只好自己跑去南方生活了;

另一位是宦官王振的餘黨,以前因貪污案也被于謙嚴懲過;

至於第三位,則是石亨

當初成功保衛北京後,他是第二大功臣,僅次于于謙。兩人的關係起初還算不錯,直到後來有一次,石亨為了向于謙示好,向朱祁鈺舉薦于謙的兒子,但沒想到竟被于謙在朝堂上當眾呵斥,稱其是在徇私舞弊。

「南宮復辟」之前,這三人就告訴朱祁鎮,此時朱祁鈺還未病逝,若此時復位,則屬名義上的謀反。

但倘若治于謙「謀立外藩」之罪,朱祁鎮便能夠以平定于謙叛亂,挽救大明為由,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重登皇位。

似乎自古以來,英雄的結局多是悲劇。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被冤斬於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北京城內享年60歲。後世將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據傳在于謙受刑之日,狂風肆虐,天空陰霾,似乎大地都在為這位英勇忠臣的冤屈而哀嘆,前來送于謙最後一程的京城百姓也都痛哭流涕,為這位英雄的遭遇憤憤不平。

然而,徐有貞仍不滿足於奪去于謙的性命,更企圖毀掉其身後的名譽。他派錦衣衛前去查抄于謙的家,試圖從中搜出些財寶,以此進一步污衊于謙。

可惜,錦衣衛抄家後卻發現,儘管于謙乃兵部尚書,但家中卻如同尋常百姓,家中值錢之物,不過是朱祁鈺以前送給他的蟒袍和寶劍。

見此情景,錦衣衛也為自己的行徑感到羞愧,再聯想到于謙冤死的結局,不禁潸然淚下。

從于謙被捕到被殺,進行得極為倉促,以至於當深宮中的孫太后得知此事時,于謙已經被處決。

孫太后得知消息後,悲痛萬分。她永遠不會忘記,當初,京城危在旦夕,大明瀕臨覆滅,當所有人都畏縮恐懼之時,是于謙主動挺身而出,扛起責任,統領所有人成功保衛北京,延續了大明的命數。

她也十分清楚于謙的為人,他是當之無愧的大明忠臣,斷不可能做出謀反之事。為此,她悲憤得幾天不吃不喝,並責罵自己的兒子朱祁鎮為何要這麼做。

當然,對孫太后而言,她心裡最清楚的是,一切皆已無濟於事,于謙,終究淪為了自己兒子重登皇位的政治犧牲品。

儘管歷史給予了于謙一個悲劇性的結局,但他的忠誠和英勇仍被後世傳頌,成為了一代忠良之模範,他的名字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後世的評價中,于謙被譽為——「明朝第一忠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