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與印度男僕

南國說文史 發佈 2024-01-24T20:02:48.703063+00:00

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長達64年的執政期間,英國的經濟、文化空前穩定,科學、藝術強勢發展,造就了世界舞台上一個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象徵著英國的一個時代。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長達64年的執政期間,英國的經濟、文化空前穩定,科學、藝術強勢發展,造就了世界舞台上一個強大的「日不落帝國」。女王因此也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那段黃金歲月至今都讓英國人引以為傲。不過,100多年來,針對這位女王私生活的爭議卻從來不曾停止過。

維多利亞女王性格鮮明,秉性真摯。1887年,在英國舉國歡慶女王在位50周年的慶典上,世界各國的王孫貴胄應邀參加。因為一位來自印度的王子臨時需要照顧,於是女王就決定要招聘兩名印度侍者。很快,一位名叫卡里姆的印度小伙子就被選中了。當時的卡里姆只有24歲,在監獄裡工作,在他自己的日誌里曾經寫到:「1887年,在泰勒上司的推薦下,我作為女王的「勤務員」來到英國。在印度,大家對「勤務員」都默認是君王的隨從……,我接受了這個建議,前往英國。」無獨有偶,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日誌里也曾經有關於招聘兩名印度僕人:「一個是穆罕默德·布克施,他長得很黑……另一個叫做阿卜杜勒·卡里姆的年輕人看上去高大、健康」。這一年,女王68歲。而女王身邊只有男僕約翰·布朗照顧她。

卡里姆進入英國皇宮後,開始教女王說烏爾都語,還將印度特色的咖喱也一併帶入了王室的菜單里。在與女王朝夕相處的日子裡,女王被年輕活潑、高大帥氣的卡里姆深深的吸引。隨著時間的流逝,卡里姆越來越難過。他對這份「僕人」的工作感到丟臉,沮喪,他對現狀也非常的不滿,一心只想回到印度。看著越來越失去「光彩」的卡里姆,女王心裡不管多麼不舍,也沒有辦法。女王在給卡里姆的信中說道:「一想到要與你分開,我很難過,因為我喜歡你並尊重你,我很樂意幫你在印度謀求一個更好的職位,希望你可以在空閒的時候回到英國看看我」。為了挽留卡里姆,女王不顧宮廷制度,將卡里姆提拔為「女王老師」、「宮廷侍臣」,最終,衝破一切阻礙將卡里姆留在了身邊。

隨後的十餘年裡,卡里姆一直陪伴在女王身邊,寸步不離。甚至女王出國訪問也會帶上他,女王破例允許卡里姆將妻子接到英國生活,還在各地的行宮中都給這對夫婦安置了房間。女王曾經對她的兒媳婦路易斯說過,「我是那麼喜歡他,他那麼好,那麼溫柔,那麼善解人意,對我來說,這一切才是真正的安慰」。女王有9個子女,但是關係都很冷淡,她一人住在諾大的皇宮內,內心的孤獨沒有人理解,卡里姆成了她最信賴的存在。

很快關於女王與卡里姆關係的風言風語傳遍了英國王室,王室對此非常不滿,但是女王毫不在乎,雖然卡里姆每天都陪伴女王左右,女王依然堅持每天給卡里姆寫信,卡里姆也會堅持在當天將女王的來信看完。漸漸地,在女王處理國家政務時,卡里姆也會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因為卡里姆是一名穆斯林教徒,他還針對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間的糾紛向女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建議顯然也總是偏向穆斯林。因為卡里姆的「多嘴」,導致王室很多成員和侍臣排擠他,於是給他安上了一頂「間諜」的帽子,1889年反對的聲音達到了頂峰。有一次女王同卡里姆兩人單獨在蘇格蘭度過了一整個晚上,身邊的侍女們都勸女王遠離卡里姆,但是女王根本都當成耳邊風,輕輕飄過了……女王心裡認為這些人都是因為種族歧視和嫉妒。1895年,女王下令授予卡里姆「印度帝國勳章」,還在印度選了一大塊風水寶地賜給了卡里姆,雖然卡里姆想要爵位,但是被女王拒絕了。

1901年1月22日,女王去世,雖然卡里姆參加了葬禮,但是,因為長期以來對卡里姆的敵對情緒,在葬禮過後,英國新國王愛德華七世就下令銷毀了所有有關「醜聞」的記錄,卡里姆也被軟禁了起來。隨後,卡里姆被遣返回國。即便如此,英國王室因為忌憚卡里姆手裡的信件,照片等等。新國王還派遣特工前往印度監督卡里姆。1909年,46歲的卡里姆去世,愛德華國王依然不依不饒,還派特工繼續監視卡里姆的妻子,並要求卡里姆的妻子保守秘密。

無論愛德華國王做了多少工作,依然還是有很多「證據」流傳到了民間,就像卡里姆的日記保留到了今天一樣。那些「你會非常想念『勤務員』」、「抱緊我」之類的烏爾都語的隻字片語都證明了曾經那些是真實存在的。卡里姆作為女王最親密的陪伴,給這位維多利亞女王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安慰和歡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