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孩子只有70厘米,營養師:鈣換成維生素AD!半年長了10厘米

菁媽育兒 發佈 2024-01-25T13:42:37.808337+00:00

丹丹是一個農村的年輕媽媽,在他們當地是說生孩子的時候去醫院,生了孩子之後基本就在家裡面撫養,也很少帶孩子去做兒童保健。

文|菁媽

01

丹丹是一個農村的年輕媽媽,在他們當地是說生孩子的時候去醫院,生了孩子之後基本就在家裡面撫養,也很少帶孩子去做兒童保健。

因為做一次兒童保健要去幾十公里之外的縣上,非常不方便!

她聽別人說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補鈣,否則以後長不高。

丹丹自己有1米53,而老公也只有1米68,所以擔心以後自己的兒子長不高,在孩子一歲之前就經常給孩子買鈣片!

但是她的孩子看起來確實比其他孩子矮一些,到了孩子一歲之後,爸爸要去縣城打工,於是丹丹就帶著孩子去了縣城。

02

去了縣城帶孩子去做了一次檢查,醫生建議他去看一個營養師的號,而營養師全面的了解孩子的飲食情況就發現,家長一直在給孩子補鈣,而且補的是乳鈣,裡面沒有維生素D。

然後就跟媽媽說,孩子這么小,只要你有足夠的母乳給他喝,孩子是不缺鈣的,你不用給孩子補鈣,你要給孩子補的是維生素D,把鈣換成維生素D就好了。

丹丹這時才恍然大悟,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長不高,原來是自己給孩子吃錯補品了。

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給孩子買了一種非處方藥的維生素AD,之前她給兒子買的乳鈣一盒都要100多,只能吃一個月,但是這個維生素AD一盒只要30塊錢能吃一個月。

剛開始丹丹還半信半疑,難道越便宜的東西越好嗎?但她覺得縣城的醫生肯定會更高明一些,於是就把孩子的鈣片換成了維生素AD。

03

沒想到孩子吃了維生素AD之後,以前的那些壞毛病似乎都慢慢好了,以前孩子有便秘的習慣,吃了這個維生素AD之後孩子就不便秘了。

以前孩子還會有晚上不愛睡覺,經常夜醒的習慣,但是吃了這個維生素AD之後也好了。

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好像還軟塌塌的,骨骼不是很硬朗,但是吃了這個維生素AD之後,感覺孩子硬朗很多了。

慢慢的發現孩子長得比較快了,到了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去給孩子量,竟然有80厘米了,80厘米已經算得上是一歲半孩子的正常身高了。

也就是孩子的身高在半年時間就長了10厘米,這讓丹丹非常的欣慰,看來是自己的無知害了孩子!

孩子要長高,營養很重要,這些營養誤區會讓孩子少長几厘米

誤區1:小的時候給孩子補鈣

事實上,母乳中含有大量的鈣,奶粉中也含有大量的鈣,只要孩子在一歲之前能夠喝飽奶基本就不會缺鈣,給孩子補鈣那就是加重孩子胃腸的負擔。

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反而會導致孩子便秘,而且只給孩子補鈣,沒有補維生素D的話,鈣也沒有辦法很好的吸收。

所以孩子就會出現缺鈣的症狀,比如說晚上煩躁,或者說是身高長得不快。

正確的是媽媽在餵母乳的時候媽媽自己補鈣,只要媽媽自己體內的鈣充足的話,母乳中的鈣也會更充足,而給孩子補的應該是維生素D。

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胃腸的吸收,促進鈣在骨骼的利用!

誤區2:孩子願意喝多少奶就給他喝多少

孩子在半歲之前喝多少確實給他喝多少,但是到了孩子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之後,還是要慢慢的給孩子添加輔食。

特別是到了孩子一歲之後要以飯菜為主,每天只給孩子喝600毫升的奶,如果到了孩子一歲之後還給孩子大量的喝奶,那麼牛奶裡面的營養是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的,導致孩子能量不夠也會導致孩子長不高。

誤區3:只補鈣不注重蛋白質

比如說孩子不喜歡喝奶,那麼給孩子補鈣片,但是也要注意給孩子補充蛋白質。

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吃肉,只喜歡吃蔬菜的,那你一定要矯正孩子這種挑食的習慣,因為優質的蛋白質對孩子骨骼的生長也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家長在孩子長高路上不但不能成為助力,還成為攔路虎,這往往會害孩子長不高。

這裡推薦家長們購買一本《協和專家說長高讓孩子多長10厘米》。


裡面就有關於不同年齡段孩子長高的一些誤區,比如3-7歲的孩子,家長不要聽信一些增高藥,還有也不要盲目去打長高針,或者是讓孩子運動過度,這些都是長高的誤區。

還有怎麼促進孩子長高,青春期是長高的最後一次機會,所以在青春期之前也就是8-14歲這個階段,要警惕孩子性早熟,飲食上也有注意營養均衡,具體怎麼做裡面都有寫。

這是由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潘慧撰寫的,裡面就有關於孩子長高的所有想要了解的東西。

而關於孩子長高,營養也很關鍵,再推薦一本《兒童長高食譜》。


這本就是專門的食譜,裡面有6個月到12歲孩子每個階段的食譜,更是有上百道的長高食譜,每天換著花樣給孩子製作不同的飯菜,就能讓孩子吃了長得高。

而且每一道輔食不僅有圖文教程還有視頻教程,家長照著就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飯菜給孩子吃,讓孩子比父母長得更高。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