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4月8日)

簡一笑讀書 發佈 2024-01-25T22:44:23.434177+00:00

我們一起走近她,來看看歷史上的4月8日曾經發生過的大事件吧!1710年4月8日,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撰《字典》。

以鏡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 歷史總能給後人,以啟迪和明鑑。我們一起走近她,來看看歷史上的4月8日曾經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1、1710年4月8日(清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初十日),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撰《字典》。

《康熙字典》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官修的字典。全書依據明朝梅膺祚《字彙》和張自烈《正字通》兩書增訂而成,收字47035個,每字詳其聲音、訓詁,分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3卷,按214個部首編排。採錄字形異體甚多,書證多取於經、史、諸子及漢唐元明以來的詩人、士子所述。書末《補遺》,收稍僻字、古字,《備考》收錄有吉無義,音義全元之字。

全書成於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但書中錯誤不少,經清王引之《考證》,附於書後,改正引用書籍字句論誤者2588條。

《康熙字典》是一部成書於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漢語辭典,於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字彙》、《正字通》兩書而寫,重印至今不輟。

2、1897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建校開學。

南洋公學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12月,清大理寺少卿創設於中國上海。與北洋大學堂同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大學。1897年4月8日開學,先設師範院,招生40名,兼習中西各學,合格者選為公學中院、上院教習,此為中國師範教育的開端。

1905年名為商部高等實業學堂,1906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12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郵電學校、交通傳習所合併調整,始名為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兩部分獨立建校,分別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3、1902年4月8日,沙俄政府代表雷薩爾與清政府代表王文韶在北京簽訂了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該條約共4條:

一、東三省各地「一如俄軍未經占據以前,仍歸中國版圖及中國官治理」。

二、「如果再無變亂,並他國之舉動亦無牽制」,俄國軍隊在一年半內分三期全部從東北撤走。

三、俄軍撤退前,東三省中國軍隊的數目、駐地,必須與俄國軍官商定;俄軍撤退後,中國在東三省的兵力應添應減,應隨時知照俄國。

四、俄國交還山海關、營口、新民屯沿線鐵路,清政府應給予賠償。

4、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開幕。

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開幕典禮在北京新落成的眾議院議場舉行。這天風和日暖,街市懸國旗,自上午9時起,議員們身著特製禮服陸續齊集會場。其中有參議員274人,眾議員596人,國務總理及各部總長皆列席,其他內外觀禮代表千餘人。

5、1972年4月8日, 峨眉山金頂廟宇化為灰燼。

1972年4月8日,熊熊烈火將舉世聞名的峨眉山金頂全部廟宇化為灰燼。1972年「文革」中,修建金頂電視發射系統的703工程籌建處的職工們破「空城」,進入金頂各殿。他們把木質結構的廟宇當作柴油發電機房,並在廟裡存放汽油、柴油、煤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4月8日上午9時多,電視發射工程籌建處柴油機組工人何安太違反安全規則在取暖用的電爐旁,用汽油洗圍腰。圍腰上的汽油滴在電爐上而起火,火越燃越猛烈,至下午6時左右將金頂華藏寺等各廟全部燒毀。

這場因不按規章制度辦事而人為引起的大火給峨眉山古文物造成了嚴重破壞,它燒毀銅門兩扇、銅壁7面、銅碑一座、銅塔兩座,銅爐、銅瓶、銅鏡難計其數;燒毀象牙佛、錫連燈、磧砂佛經書、古代名人字畫等8972件;燒死永德和尚一人。特別是《北隆藏經》在全國只有兩部,而金頂廟裡珍藏的這一部是最齊全的,共7600本(木刻版),被大火燒為灰燼。

事故發生後,各級政府均十分重視金頂華藏寺的重建工作,新華藏寺已於1990年建成,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格調。

6、1993年4月8日,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斜拉橋——上海楊浦大橋合攏。

楊浦大橋是上海市跨越黃浦江連接浦西市區與浦東開發區的重要橋樑,是上海市近期重點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振興上海、開發浦東的起步工程,與先期建起通車的南浦大橋一起成為上海市內環線高架道路的兩個重要的過江樞紐。

楊浦大橋主橋為雙塔空間雙索麵全漂浮結合梁斜拉橋結構,主跨跨徑602m,為世界同類型橋樑之最。

歷史的長河沒有盡頭,智慧的海洋沒有彼岸,真理的山脈沒有頂峰。今天,人類又會如何創造歷史呢?若干年後回首,史書上可會有你我的名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