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推進集團化辦學,教師隊伍咋共享?教學質量咋提高?

天山網 發佈 2024-01-26T14:05:37.947136+00:00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  烏魯木齊市2023年民生實事提出,將加強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組建10個教育集團,輻射帶動20所學校提檔升級,提升優質學位3萬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

  烏魯木齊市2023年民生實事提出,將加強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組建10個教育集團,輻射帶動20所學校提檔升級,提升優質學位3萬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集團化辦學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烏市在推進集團化辦學過程中,教師隊伍咋共享?教學質量咋提高?記者進行了採訪。

4月3日,烏市第一小學,教師帶著學生上音樂課。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4月3日,烏市第一小學,教師帶著學生上音樂課。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名師如何來上課?

  「大家猜猜看,這是什么小蟲子?是螞蟻?蟋蟀……」3月31日上午,在烏市第七十九小學二年級(2)班,唐佩佩指著多媒體觸控螢幕黑板,引導學生們通過圖片辨別對應文字,掌握形聲字規律。

  33歲的唐佩佩是烏市第六十二小學的語文教師,基於烏市第七十九小學教育集團內資源共享、師資交流機制,去年9月,她來到烏市第七十九小學輪崗交流。

  「和以前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較,現在靈活的教學方式更受孩子們喜歡。」唐佩佩說,在這裡,她跟著總校老師一點點學起,備課時,要進行不同層次教學設計;上課時,和學生的互動讓課堂更有趣味性;布置作業不再是簡單的讀寫背,而是讓孩子們根據不同時節畫一幅畫、學唱一首歌、參加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等,教學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教師隊伍建設是集團化辦學的核心,「集團化辦學不僅僅是名稱與校牌的統一,更是師資隊伍的發展與融合。」烏市第七十九小學副校長鄭慶瑤說。

  從2014年起,作為牽頭校,烏市第七十九小學每年選派10名左右的管理人員和骨幹教師到包括烏市六十二小、八十四小、一三四小3所成員校任職,成員校也會選派教師到各校交流任教。集團計劃將交流周期由1年調整為3年,並建立長效機制。

  尹楊楊到烏市第十三小學交流學習了6年,還做了2年中層管理工作,參與班級管理、課程調整、教師考核、制度制定等。去年6月回到了烏市第十三小學教育集團成員校烏市第八十八小學後,她將所學經驗分享給本校教師。

  強校帶弱校,如果只是單向輸血,有限的教育資源會被稀釋。烏市第十三小學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徐萍說,集團從一開始就格外注重傳幫帶,爭取讓交流教師作為種子教師,逐步激活成員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努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名師隊伍。

  烏市第十三小學教育集團圍繞「按需選派」工作原則,持續向成員校派出優秀交流教師,近3年的選派比例為20.8%,為成員校培養年輕教師比率為34.5%。其中兩名年輕教師被培養成為了中層管理幹部。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改進管理模式,試行學區化管理,探索集團化辦學,採取委託管理、強校帶弱校、學校聯盟、九年一貫制等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烏魯木齊市集團化辦學按照「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辦學思路,大力推動一批優質學校作為牽頭校,組建教育集團。到2025年,組建40個教育集團,涵蓋七區一縣,覆蓋超過100所學校,優質學位數量超過12萬,覆蓋率達40%。

4月3日,烏市第一小學,教師帶著學生上課。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3月31日,烏市第十三小學,學生在老師帶動下起立互動。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教學質量咋提高?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掛香囊……」 3月29日,烏市第三小學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彭育紅從傳統節日的飲食習俗入題,把孩子們帶入端午節的氛圍中。

  教室一角,來自烏市第五十七小學的胡齊秀子在筆記本中寫下:啟發式教學,與學生互動,引導孩子多說多分享……

  今年3月,烏市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成立後,以烏市第三小學為牽頭校,烏市第五十七小學為成員校,開展了「名師課堂展風采,青年教師促提升」幸福課堂展示活動。烏市第三小學副校長李小娟說,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學習的平台,也為全體教師互觀互學、交流研討創造了機會。

  烏市第一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作為烏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的牽頭校,在管理模式、教學方式、教研設計上形成了成熟的樣本。

  在六年級(2)班教室,市級骨幹教師萬李一邊用教具演示,一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這堂課正通過教室內的智能設備,同步投屏在成員校烏市第七十四小學六年級教室內。

  除了體育和美術課以外,通過釘釘雲平台,烏市第一小學和成員校每個年級、每門課共享名師課堂。「我們正在嘗試讓學生在同上一堂課時,通過屏幕也能實現互動。」烏市第一小學副校長馬衛國說。

  除了教學同步,教師外出學習機會也在同步。最近,烏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派出了6位教師去重慶進行觀摩學習,這6位教師來自集團各學校。

  烏市第四十一小學創建於1966年,2019年,烏市第四十一小學觀園路校區投入使用後,按照「示範校+新建校」模式啟動實施集團化辦學。

  烏市第四十一小學教育集團探索總校與觀園路校區制度、教研、評價體系一體化思路。

  作為牽頭校的四十一小學和成員校觀園路校區,由一個黨支部統一領導和管理,不斷完善硬體設施,加上完整、規範、合理的制度體系,努力嘗試著將50多年的辦學經驗,創造性地複製到新校區。各類教學教研計劃同步制定、同步實施,活動統籌安排,力爭潤物細無聲地提升集團內所有學校辦學質量。

  「如果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誰願意辛辛苦苦跑那麼遠擇校呢?」高玉立是烏市五十七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對於集團化辦學,她滿懷期待。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教育局局長朱景明介紹,通過優質教師資源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校園文化共享共建,在集團實現各具特色、各顯所長的辦學模式,讓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合理。

4月3日,烏市第一小學,學生在進行課間活動。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3月31日,烏市第七十九小學,學生們在上體育課。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張冬梅攝

  孩子如何快樂成才?

  如何讓各校區和諧共存,既得到總校的辦學支持,又保留原校區的傳統優勢?烏市第七十九小學教育集團倡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集團本著一校一品、和而不同的原則,為各成員校在德育教學等工作中進行了個性規劃。七十九小的特色教學是科技,成員校六十二小學的特色則是書法。特色雖不同,但是目的是讓每一所學校變得更優秀。

  走進烏市第一小學校,教學樓功能室里整齊擺放著鋼琴、古箏、架子鼓等樂器。藝術中心主任趙潔正忙著一一查看樂器的擺放情況。「學校開設了大提琴、手風琴等20門藝術類課程,大型樂器全部由學校提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藝術課程。」趙潔說。

  作為成員校的烏市第七十四小學,在借鑑總校課程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開設了足球、京劇等特色課程,滿足校區學生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

  在集團化辦學中,如何帶動集團從規模、數量上的裂變到文化、內涵上的聚變?

  「這需要循序漸進,我們也一直在不斷摸索創新辦學模式,推動教育集團化辦學走深走實。」烏市第一小學副校長馬衛國說,以前,每個學校就好比是一根根手指,如今,集團化辦學就是讓手指握起來,變成有力的拳頭,打造更優質、更均衡的教育生態。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化辦學旨在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注重發揮優質學校在教學理念、管理機制、辦學經驗、師資力量等方面優勢,加強學校間教學教研互動和幹部、教師交流,推動成員校持續提升辦學水平,不斷縮小區域、城鄉、校際辦學差距,努力培育一批群眾認可的家門口的好學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