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整版刊發丨管城區城隍廟西停車場,成了「網紅打卡地」

管城發佈 發佈 2024-01-27T02:04:34.265173+00:00

把脈亂象號准病灶,會診難點開方抓藥,為治理「停車難」「停車亂」頑疾,鄭州市城市管理局自3月29日啟動主城八區大調研活動,連日來先後分赴中原、高新、金水、鄭東、惠濟、經開各行政區走訪。3月31日上午,調研團隊分赴管城、二七兩區實地摸底。


把脈亂象號准病灶,會診難點開方抓藥,為治理「停車難」「停車亂」頑疾,鄭州市城市管理局自3月29日啟動主城八區大調研活動,連日來先後分赴中原、高新、金水、鄭東、惠濟、經開各行政區走訪。

3月31日上午,調研團隊分赴管城、二七兩區實地摸底。9點,大象新聞記者如約趕赴管城區政務服務大廳門前集結,剛到商城路與塔灣路交叉口,便被路口東北角的停車場「驚艷」到了。



停車場「顏值」高,收費不高


這是一處由6座古色古香的廊閣組成的建築群,北側圍牆內3處建築為框架結構,灰色鋼柱,頂部挑角飛檐,脊披灰瓦。頗有阿房宮「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的亭台古韻。圍牆外的花壇綠植高低錯落,野草閒花迎風搖曳,又似有稻香村「新綠浣葛,水輪引泉,踏遍槐桂,噴火蒸霞」的園林野趣。

其實,這是一處停車場,而且收費不高。

標識牌顯示:該停車場白天收費一次3元,夜間一次5元。管城區城東路辦事處副主任汪亞林說,這個停車場主要是方便前來政務大廳的辦事的市民,所以價格制定極為優惠,「20分鐘內全免,超過30分鐘按一次計3元費,晚上9點以後收費一次5元,如果一次停滿一天一夜24個小時,也就8塊錢。」

「自從管城區辦事服務大廳搬來以後,這裡的停車難問題就成了頑疾,為根治亂象,我們投入建設了這個停車場,正名叫做『城隍廟西側塔灣路遊園停車場』,占地面積近1600平方米,設計為機械式升降橫移車位,外加地面車位共計60個。因為外觀頂部設計採取了古典國風元素,確實給塔灣路增色不少,成了街角一景。當然,成本相對也會高一點。」汪副主任說,因為停車場的「顏值」太高,一時間竟成了車主的「網紅打卡地」。


老城區想盡新辦法


汪亞林坦言,自區政務服務大廳搬到商城路與塔灣路交叉口,附近的交通及停車壓力陡增,為此,區里想過不少辦法,利用空置閒地、待建工地,臨時「擠」出來將近800個泊位。而即便如此,還是顯得不夠用。

在隨後的座談會上,帶隊調研的鄭州市停管中心主任田猛懇請與會者以兩種身份參與討論,「作為普通市民、車主,我有什麼要求、希望?」「如果我是管理者,會拿出什麼措施、辦法?」

居民代表、社區、物業負責人,以及區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張普、區停管中心負責人杜國超、交警四支隊三中隊的連金鋼隊長,先後對轄區的停車場建設、交通治理情況現場交流。

通過與會者的言語碰撞,記者了解到,管城區作為老城區,人口密集,商企扎堆,老舊小區相對集中,小街道偏多。加上地處商城遺址圈內,受地下文物保護及勘探所限,停車資源地下及地表潛力顯得格外「拮据」。而儘管如此,管城區還是梳理出已批控規停車場56處11034個泊位,閒置土地、拆遷工地、低效用地等擬設置臨時停車場53處13790個泊位,及專項債包裝停車場建設17處7808個泊位。區城管局積極協調轄區辦事處、社會資本利用街邊空地、待建工地、拆遷工地或閒置土地,挖潛設置臨時停車場73處,提供7753個泊位。開放轄區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64處、3665個停車位。補劃非機動車停車點位820處9102米。

帶隊調研的鄭州市停管中心主任田猛,不時插著話。有著10多年停管工作經驗的他,對管城區的大小街道如數家珍。


將來的停車場有可能成為「城市名片」


「每次來管城區,都會發現有新的停車場在建設。能在短短的時間,增設7000多個車位,這個力度,足夠大。」田猛對管城區眼下取得的成就讚許有加,對「城隍廟西側塔灣路遊園停車場」的古典風格也頗為感慨,「跟管城的歷史文化底蘊確實很搭,跟附近的未來建設規劃也匹配。現在的停車場建設,總體上還在滿足需求的階段。下一步真到了審美需求的階段,外觀檔次和文化特色自然就會提升,也就自然融入街景、融入城市景觀了。說不定將來的停車場,還真有可能成為『城市名片』。」

接著,田猛話鋒一轉直言不足,「特別是在資源共享這一塊,還有很大的潛力要挖。比如說,區政府的大院,能不能儘快打開對社會開放,希望管城還能像以前一樣,爭做表率。」

「如果政府的院子打開了,示範效應就會立竿見影,就會帶動一大批企事業單位參與到共享,繼而參與到共治。」田猛主任直接現場點將,要求城管、停管相關負責人及時與區機關事務辦,以及轄區局委、商超等單位積極協調,責任到人,爭取儘快落實到位。


恰逢二七廣場地下隧道通車


管城區是此次鄭州市城管局主城八區走訪調研的最後一站,結合近期摸底,田猛坦言了自己的幾點切身感受:一是通過近一段時間交警、城管、辦事處、社區的共同努力,目前各區的交通暢通狀況有了極大改善,「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二是從去年疫情結束以來,能明顯察覺到身邊的停車場越來越多了;三是各區、各街道、各社區好的經驗,還需大力推廣開來,「能複製的可以直接複製」;四是群眾越來越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和迫切,尤其是對治理機動車「停車難」「停車亂」,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多的理解。「其實貼條罰款是最笨的辦法,也應該是最後的手段。道路設施建好了、停車場建好了,並非萬事大吉,必須要經過一個耐心引導的過程。」

管城區的走訪調研結束後,大象記者乘車從商城路出發,取道西大街西行。恰逢二七廣場下穿隧道主線建成通車,主線東起管城區西大街與北順城街交叉口,西端與中原路的老隧道相連。

這裡是鄭州市區最為繁華、最為擁堵的老城鬧市,以前駕車經此,車水馬龍,汽車只能龜速爬行。如今,一腳油門,呼嘯而過。

想像著二七塔就在頭頂,出了隧道已然是京廣路。這種駕駛的快感別了好久,真希望以後能成為鄭州人生活的常態。

來源:大象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