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努比亞Z50 Ultra:硬體水桶,軟體仍需打磨

雷科技 發佈 2024-01-27T09:53:07.594870+00:00

中興似乎對屏下攝像頭技術情有獨鍾,從國內最早的屏下攝像頭手機AXON 20開始,中興雖然不是這個賽道的唯一玩家,卻是堅持最久、產品最多的玩家。

中興似乎對屏下攝像頭技術情有獨鍾,從國內最早的屏下攝像頭手機AXON 20開始,中興雖然不是這個賽道的唯一玩家,卻是堅持最久、產品最多的玩家。諸如小米、OPPO等廠商,或是只推出了概念機,或是一代而亡,大多沒有能夠堅持下去。

雖然我不知道中興為何願意堅持下來,但是中興至少讓我們看到了挖孔設計之外的可能。今年3月,中興在旗下努比亞品牌推出了兩款全新的屏下攝像頭手機,分別是我們之前評測過的紅魔8 Pro和今天的主角努比亞Z50 Ultra。

作為努比亞旗下的年度旗艦系列,不少讀者都留言稱想看Z50 Ultra的評測,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小雷自購了Z50 Ultra並深度使用兩周,現在終於可以與大家聊一聊這款手機。

再小一點,就完美

在我體驗過的手機中,Z50 Ultra的手感其實算不上很好,直角邊框加上6.8英寸的大小,如果是手掌較小的朋友,基本上告別單手操作的可能,單手操作的適應場景只限於簡單的微博、知乎瀏覽,但凡想要對左上角或右上角的區域進行操作,就需要第二隻手上線。

雖然單手模式的啟動十分簡單,底部下拉半屏或側邊角下拉縮放,都可以讓手機短暫變成可以單手操作的狀態,但是就個人來說體驗還是一般,如果可以像小米那樣推出兩個尺寸的產品,或者將尺寸縮小到6.5英寸左右,握持體驗會好上很多。

實際上,我的大多數同事在試用後都給出了相同的評價:「尺寸小一點就好了」。不過,整體而言Z50 Ultra的手感在類似設計的手機中並不算差,經過圓滑處理的邊緣和磨砂質感的後蓋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形設計的問題。


單論外觀設計,Z50 Ultra還是頗合我心意的,整體的方正設計搭配正面窄邊框無孔顯示屏,使得Z50 Ultra的正面觀感非常驚艷,甚至會讓你突然有一種這才是手機完美形態的感覺,對於有強迫症、追求對稱的朋友而言,Z50 Ultra或許是目前最符合要求的手機。

在後蓋的設計上,努比亞還用部分亮面玻璃代替了頂部約五分之一的後蓋,讓後蓋的觀感產生一定的反差,這個設計個人是頗為喜歡的。唯一的問題是亮面玻璃非常容易沾染指紋,在橫握手機打遊戲或者拍照之後,總能看到明顯的指紋。


總體而言,Z50 Ultra的外觀設計辨識度非常高,雖然因為尺寸較大,導致單手使用的體驗並不算好(對我而言),但是從設計與質感來說在4000元檔已經算是第一梯隊。

接下來看看屏幕,Z50 Ultra的主要賣點就是這塊第四代屏下攝像柔性直屏,根據努比亞的描述,這塊屏幕配置了UDC Pro+獨顯晶片,採用新一代的獨立像素驅動設計。拋開努比亞的這些宣傳術語,單就個人觀感而言,Z50 Ultra前置攝像頭區域的開孔在多數情況下都幾乎隱身,只有在純白背景下會有細微的色差,甚至不認真看你會以為只是眼花。


註:在摩爾紋的干擾下,攝像頭區域的色差隱約可見

經過四代的改進,現如今的屏下攝像頭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至少從隱蔽性來說,已經接近完美的地步,那麼唯一的問題就是前置攝像頭的影像性能是否能夠滿足需求?

很遺憾,即使在經過多次疊代後,屏下攝像頭的成像依然有著很大問題,從清晰度到色彩再到曝光控制,完全不像是一款2023年推出的手機,委婉點說就是:「富有時代氣息」。從個人的使用體驗來說,Z50 Ultra的前置攝像頭頂多是滿足偶爾的人臉認證要求,不過在實測中,即使是人臉識別也有概率失敗,成功率約在30-50%之間(取決於環境光照)。


體驗到這裡,其實不少朋友應該都猜到為什麼沒有多少廠商還在堅持屏下攝像頭路線,努比亞的屏下技術已經是目前最好的,即使如此成像性能依然有著很大問題,完全無法滿足日常的自拍需求。

對於一款旗艦手機來說,如果想囊括更多的用戶群體,那麼自拍性能顯然是不能犧牲的,否則就會失去相當一部分的女性用戶市場。在我看來,努比亞的前置影像性能,基本上讓它的用戶群體鎖定在完全不使用自拍的人群中,為了屏幕的正面觀感犧牲前置影像性能是否值得,取決於你對自拍功能有多大的需求。

至於屏幕本身的素質則是中規中矩,在同時代同價位的手機中算得上是第二梯隊,距離小米13等旗艦手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亮度),色彩方面整體偏冷,色彩設置等方面的功能也不如MIUI、ColorOS等系統豐富,滿分10分的話我給出的得分則是7分。

總體而言,Z50 Ultra在外觀與屏幕表現上確實有著不少優點,但是缺點也十分明顯,是否能夠接受這些缺點,就看你對窄邊框無孔屏的喜好能不能超過對屏幕素質本身的要求。當然,就過去兩周的體驗來說,Z50 Ultra的屏幕素質滿足日常和陽光直射下的使用需求都是沒有問題的。


性能方面,Z50 Ultra搭載的是高通的驍龍8 Gen2處理器,LPDDR5X+UFS4.0的存儲搭配,單就硬體來說已經是旗艦級的配置。在性能釋放上,Z50 Ultra是較為激進的,安兔兔跑分成績為1248900分,處理器溫度為36度,升高10度。


遊戲實測:

《王者榮耀》

《原神》


在《王者榮耀》的遊戲過程中,Z50 Ultra的幀數一直穩定在120fps左右,最後的平均幀數達119.92fps。而在《原神》中,除了換角色、傳送等切換場景時出現掉幀記錄,其他時間大多都穩定在58-60fps,最後得到的平均幀數為59.35fps。


從性能釋放來看,擁有紅魔系列遊戲手機調校經驗的努比亞團隊,確實將Z50 Ultra將驍龍8 Gen2的性能壓榨得十分徹底,半小時的遊戲測試後手機的邊框溫度已經有點燙手,如果想長時間遊戲,最好是搭配個輔助散熱器。


續航方面,Z50 Ultra的電池容量為5000毫安時,支持80W快充,實測支持PD快充協議的充電器就可以激活至少65W的快充模式。實測續航考慮到各人的使用習慣不同,這裡僅僅是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供大家參考。



在50%亮度,30%音量,WiFi連接的設置下,測得的續航數據為1小時《王者榮耀》耗電18%、1小時《原神》耗電28%、1小時微博耗電13%、1小時抖音耗電10%,從測試結果來看在高強度的使用下,Z50 Ultra應該都可以確保接近6小時的續航。


在日常使用的體驗上,Z50 Ultra給我的感覺還是較為均衡的,支持PD快充讓它可以更好的兼容各種充電器,缺點就是充電速度要慢於使用私有快充協議的廠商、不過在多數情況下,80W的快充也足夠滿足日常充電需要。


另外,過於激進的性能方案,也讓Z50 Ultra在高強度的使用過程中機身發熱十分明顯,對於使用體驗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果不想變成「紅燒熊掌」,那麼最好是在進入遊戲後,手動更改性能模式,降低發熱問題。


總的來說,Z50 Ultra的表現在同價位中也算是可圈可點,並沒有明顯的短板,接下來讓我們看看Z50 Ultra的核心環節——影像。


人文影像,街拍利器?

Z50 Ultra作為一款3999元起的旗艦手機,除了無孔屏幕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定製的雙焦段影像系統,同時也是Z50 Ultra的核心賣點。從硬體參數來看,Z50 Ultra在該價位幾乎是獨一檔的存在,僅有剛剛推出的Find X6可以與之媲美,而且以焦段而不是放大倍數來區分不同的鏡頭,更符合專業相機用戶的使用直覺。

Z50 Ultra的主攝與潛望式長焦都採用的定製焦段,分別是35mm和85mm,分別對應專業相機中的人文風景和人像焦段,使用過專業相機的朋友應該清楚,合適的焦段可以讓拍攝過程事半功倍。


努比亞則提供的14、35、50、85、170mm五個不同的焦段,其中14mm焦段對應其它手機的超廣角,35mm和50mm則對應主攝的1倍與1.4倍變焦(50mm的取景範圍與其它手機的2倍變焦類似),85mm與170mm則是潛望式長焦,從放大倍數來看分別對應2.4倍與5倍變焦。

咋看之下,似乎只是對變焦倍數的稱呼進行了修改,實際上在使用中就會發現Z50 Ultra默認的35mm焦段,取景範圍其實比普通手機的1倍變焦範圍要更小,體感約等於常見主攝的1.6-1.8倍變焦,優點是在人文街拍等需求中,可以更好的聚焦人物或物品,同時又不會因為取景範圍過大而將一些不想要的背景元素也囊括進來。

在人文風景和人像攝影中,35mm和50mm也是使用最多的焦段,前者更偏向於人文建築與風景拍攝,後者則更偏向於人像。

至於實際的效果如何,就讓我們來看看樣張吧,為了更直接的展示相機算法與攝像頭的實際表現,所有照片都沒有進行手動對焦和參數調整,同時開啟了AI場景識別與自動HDR。


主攝展示:

35mm

其它手機的主攝默認焦段


35mm焦段對比其它手機的默認焦段,可以看到整體的取景範圍小了一圈,使得畫面可以更好的聚焦到中心的假山上,更方便構圖和拍攝中近距離的景物。



50mm

其它手機的2倍變焦


50mm則與2倍變焦的取景範圍十分接近,只是體感而言,35mm與50mm之間的縮放效果並不算明顯。


長焦樣張:

35mm

85mm

170mm

35mm

170mm

170mm


Z50 Ultra的長焦鏡頭素質超出了我的預料,170mm拍出來的照片仍然保留有不少的細節,噪點與塗抹感並不強烈,而且長焦的人像拍攝效果也十分不錯,塗抹感不強的同時還有著一定的背景虛化效果。


但是Z50 Ultra的長焦拍攝體驗並不算完美,在倍數放大後並不會提供MIUI、ColorOS等系統的迷你取景框,導致在手持拍攝的情況下,只要放大倍數超過10倍後就很難快速找到原本想拍攝的區域,只能小心調整,後續更新可以考慮將該功能加入,不要浪費了這顆高性能的長焦鏡頭。


下面是體驗過程中拍攝的一些樣張,因為廣州最近一直都是陰雨天氣,其實挺考驗相機算法的,另外,Z50 Ultra還提供一種特殊的「人文街拍」模式,成片效果與普通的拍攝模式也有不少區別。


人文街拍模式:


在人文街拍模式下,系統默認會添加類似於膠片質感的細微顆粒感,並且提供多個獨特的人文濾鏡,相較於普通模式,在街拍場景中的膠片質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對於追求歷史感、人文感的朋友而言這個模式的使用頻率或許會比普通模式更高。


樣張展示:

以上均為35mm焦段


超廣角:

14mm


總體而言,Z50 Ultra的主攝在暗部細節與色彩還原都表現得不錯,沒有對照片進行過度的銳化,較好的保留了原本色彩。但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明顯感覺到色彩過渡較為平滑,反而是不如對照片進行一定銳化的手機拍攝出來的效果吸睛。


而且,受限於傳感器的感光尺寸,Z50 Ultra對拍攝時的光線要求也會更高,在陰天的情況下直出的圖片效果顯然會差一些,或許要手動調整一些參數才能拍出滿意的照片。


在超廣角的形變控制上,Z50 Ultra表現還算可以,但是相對於主攝可以明顯感覺到暗部細節控制要弱一些。


下面再來看看Z50 Ultra的夜景表現。


35mm與85mm對比:

35mm

85mm


拍攝的時候正好趕上下雨,雖然雨勢不大,卻也讓照片顯得更加朦朧。值得肯定的是,Z50 Ultra的夜景性能確實不錯,在燈光的色彩還原、細節等方面的表現都讓人滿意,得益於使用1/2英寸傳感器的潛望式長焦,長焦的夜景表現在同價位來說算是第一梯隊的。


35mm夜景展示:



在夜景算法的調試上,努比亞的方向與白天的算法基本一致,都是努力的往「還原」角度上靠攏,所以在Z50 Ultra的夜景照片中,基本上看不到其他手機的夜景模式下整個場景亮度大增的效果。當然,除了算法本身沒有對暗處細節進行大幅度增亮外,Z50 Ultra的IMX787傳感器尺寸較小,也限制了它在夜景模式下的發揮。


至於努比亞的傳統藝能,如星軌、星空拍攝等相機功能,受限於陰雲密布的天氣,確實是沒有機會進行測試,所以只能是選擇性略過。


總體而言,Z50 Ultra的影像性能還是給了我不少的驚喜,雖然對比一線品牌的旗艦手機還有一些差距,但是在3999元的價位中,基本上可以進入到第一梯隊。特有的多種濾鏡和人文街拍功能,也讓Z50 Ultra能夠更好的滿足旅遊街拍等需求,主要的缺點在於色彩控制上,如果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銳化,增強色彩層次感,整體的表現應該還會再上一個台階。


一款不錯的水桶機


雖然大家都想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但是想要旗艦產品賣個白菜價,顯然是不可能的,在我看來,只要能夠在同價位段中給出各方面都不錯的體驗,而且還有一些獨有的亮點,那麼就算得上是一款好的產品。


從外觀到性能調校、從無孔屏幕到定製雙焦段,Z50 Ultra都有著自己的優點,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功能,但是不管你對手機有什麼要求,至少Z50 Ultra都可以給出一個合格的回應。


它的屏幕並不是最好的,它的拍照也算不上頂尖,它的充電速度、電池容量、性能釋放,都不能說完美,但是考慮到3999元起的價格,恐怕我們也很難找到第二款類似的「水桶」產品。


Z50 Ultra目前最欠缺的或許是對作業系統的打磨,這是我第一次使用MyOS,對比以前使用的MIUI,MyOS要追趕的距離確實很長,比如簡單的驗證碼快速輸入,MyOS在不少場景中都會自動失效,還有顯示參數調整、指紋解鎖成功率、速度等方面,MyOS給我的體驗都較為一般。


可以說,Z50 Ultra是一款在硬體上打磨得非常不錯的產品,但是系統方面,確實有不少的功課要補,希望努比亞在後續的更新里,可以讓Z50 Ultra成為一款更好的產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