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或將採取對美限制磁鐵出口」,或能反制半導體封鎖

兵器肖寧 發佈 2024-01-27T19:20:34.662162+00:00

據悉,上個月8日荷蘭政府在對華出口晶片製造設備問題上態度轉變,外貿大臣施賴納馬赫爾宣布政府由於「技術發展和地緣政治影響」,將要採取措施對特定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行動,並以這種方式來「保護國家安全」。

據悉,上個月8日荷蘭政府在對華出口晶片製造設備問題上態度轉變,外貿大臣施賴納馬赫爾宣布政府由於「技術發展和地緣政治影響」,將要採取措施對特定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行動,並以這種方式來「保護國家安全」。顯然這是針對中國的行動之一,意味著比較落後的型號也不被允許對華出售。上月底,日本政府出台也宣布計劃宣布限制23種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對外出口,並對相關環節和技術問題進行管制。

消息提到,去年荷蘭方面首次提到美國的施壓「對華限制晶片設備」時,提到過一項擔憂:中國在該問題上並非沒有籌碼,因為全球製造半導體所需要的稀土原材料和半成品絕大部分採購自中國,所以荷蘭方面認為一旦激怒中國,他們可能進行對等反制。這些反制行動造成的最低限度後果就是讓供應鏈上的晶片生產國家出口成本上升,企業產生虧損;如果嚴重甚至一些國家會無法獲取的所需求的製造原材料,所以建議在該問題上必須保持謹慎態度。

6日,日媒《日經亞洲》披露了一條新消息:中國方面正計劃修訂技術出口限制清單,修訂內容涉及禁止或限制加工和提煉稀土元素的技術出口,同時也建議禁止或限制從稀土中提取高性能磁鐵所需合金技術的出口。對於後果影響問題上,日媒則將矛頭指向了美國,表示中國此舉主要目的是「旨在削弱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因為對這些磁鐵需求最大的還是美企。日媒並未披露該決議影響範圍到底有多大,只是一再提醒各方「注意中國即將到來的反制」,或會不止針對美國一個國家。

有分析則認為,報導並未提供任何證據來佐證,但日方自己認為可信度較高。一個原因在於美國目前仍然沒有辦法控制稀土市場,這是對他們破壞性最大的行動之一。在對華採取聯合行動之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中國在全球稀土產量的份額已從10年前的約90%下降至去年的約70%,美國雖然已經在加拿大、澳大利亞開闢了更多稀土生產、精煉礦場;但相比於這些新資源點來說,美企使用的大多數仍是中國提供的較為廉價且技術成熟的稀土產品,這一依賴並未真正擺脫。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本月3日中國外交部提及了日本封鎖23項半導體設備對外出口事件,並表示「如果日方人為對中日正常半導體產業合作設限,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中方不可能坐視,將堅決應對」,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反製成為可能性之一。對此有評論稱:「美國和日本到處攛掇斷絕中國半導體設備和技術競爭力,他們又想繼續毫髮無損地獲取到原材料來擴大市場賺取利益,這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事情;美國對華競爭時不應當拿著上個世紀的『殖民主義思想』妄想對他國進行壓制,或是期待中國能像日本一樣主動和美方簽署協議放棄半導體競爭,反制又有何不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