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魏晉南北朝亂世間,割據北方的政權大多定都鄴城而非洛陽?

劉煥的書房 發佈 2024-01-28T04:42:04.784389+00:00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誰?他是山西太原人還是山東東平人?三國混戰人口銳減才導致了「五胡亂華」,曹操劉備是罪魁禍首嗎?

劉煥解讀三國系列

1、《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誰?他是山西太原人還是山東東平人?

2、三國混戰人口銳減才導致了「五胡亂華」,曹操劉備是罪魁禍首嗎?

3、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為什麼東漢三國人名都是單字名?

4、魏蜀吳、南北朝、遼宋金,當多國並存時,哪一個王朝才是正統?

5、赤壁之戰其實並不存在,是虛構的,這個說法對嗎?

6、除了魏蜀吳時代,中國還有哪個時期堪稱「三國鼎立」時期?

7、為什麼中國這麼多亂世中,唯獨只有三國時期最為人所熟知?



誰才是中國的歷史第一古都?大家眾說紛紜,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會經常出現,入選者中有時還會出現鄴城的名字。

看到這個名字,大家都懵住了。北京、西安、洛陽、南京,今天依然存在,可是這個鄴城究竟是哪裡?從未聽說過啊。鄴城因何成為六朝古都?為什麼兩晉南北朝的亂世間,割據北方的政權大多定都鄴城而不是洛陽?

一、鄴城是哪裡?

說到洛陽,不懂歷史的人也有所耳聞。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但是說到鄴城,可能很多人未必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今天中國也沒有一座叫做「鄴城」的地級市。

那麼,鄴城究竟是哪裡呢?

鄴城其實是一座千年古都了,早在春秋時代,鄴城就存在了,當時叫做「鄴縣,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在「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後,為了鞏固霸業,在漳河邊修築了鄴城。

戰國初年,鄴城(即鄴縣,下文還是以鄴城之名)被魏國奪取,大家小時候看過《上下五千年》之類的歷史科普書都讀過「西門豹治鄴」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戰國初期,魏王派一個叫做西門豹的人去治理鄴城。

到了鄴城,西門豹看到這裡十分荒蕪,居民大量逃亡,就找來當地居民問問什麼回事。

當地居民說:這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

西門豹疑惑,就問河伯是誰?

居民說: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要不給他送去,漳河就要發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門豹問:這話是誰說的?

居民說:巫婆說的。地方上的官紳每年出面給河伯辦喜事,硬逼著老百姓出錢。他們每鬧一次都要收幾百萬錢,只花二三十萬辦喜事,剩下的就跟巫婆分了。

原來,這裡巫術盛行,旁邊是一條黃河的支流漳河,每年都河水泛濫,當地的巫婆就說,河裡的河神發怒了,要安撫河神,必須給他娶妻,於是,這裡家家戶戶都要把自己的女兒送給河神做老婆。等到女兒長到15歲,當地就會在漳河邊上放一條葦席,把女孩兒打扮一番,讓她坐到葦席上,順水漂去。到了河中心,就連女孩兒一起沉下去了。所以有女孩子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漳河

西門豹一聽,真是愚不可及,但是他並沒有立即逮捕巫婆,他知道,用武力只能得到一時,贏取人心最為重要。

於是,西門豹大力支持河伯娶妻,要把這個盛典辦得風風光光的。

等到河伯娶親的時候,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看到巫婆出來了,甚至不少人都下跪。

西門豹知道,自己不能來硬的,只能智取。

等到新娘出來的時候,女孩子知道自己要死了,嚇得渾身哆嗦,滿臉淚水。西門豹說,這個女孩子太醜了,河伯會很生氣,不如請巫師親自去問問河伯,說著把巫婆投到了水裡,巫婆撲騰幾下就沉下去了。

過了一會,西門豹又問,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說著,把巫婆的幾個女弟子也投到了河裡,過了很久,還是不見上來。

西門豹說,看來河伯生氣了,可是女人都不管用,要麼把你們男人也扔下去吧,說著要把官紳也扔下去,官紳嚇得直磕頭,不敢下去。

就此, 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從此,誰也不再提給河伯娶媳婦了,漳河也沒有發過大水。

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裡。莊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漳河

這就是著名的西門豹治鄴的故事,西門豹面對著愚昧的百姓,沒有一味地使用蠻力,而是用的智慧,破除了這一陋習。

這之後,鄴城就成為了魏國的東北重鎮,雖然鄴城附近幾十公里就是趙國國都邯鄲,但鄴城一直屬於魏國,就因為西門豹治理的功勞,牢牢得到了人心。

秦統一後,鄴縣屬於邯鄲郡,但是或許當地人很懷念魏國,在漢代,這一地區被命名為「魏郡」,雖然魏國國都在大梁,今天的開封,但是鄴縣從此成了魏國的代名詞,這對於歷史最大的影響就是曹操被封在這兒為魏王,定魏國之都於此,後來三國中的「魏國」因此得名,所以曹操的魏國其實與戰國時代魏國在鄴城的治績給人留下的印象有關。

東漢末年分三國,安陽和鄴城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這一切都是因為曹操。

曹操發跡於董卓作亂時期,他去平叛,有了自己的資本,後來擔任兗州刺史的時候,收編了三十萬黃巾軍,又征討了袁術,北方只剩下了袁紹一個強勁對手,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他放火燒了袁紹屯積在烏巢的糧草,取得了勝利。

袁紹的大本營就在鄴城,所以曹操統一北方,奪取鄴城具有不亞於官渡之戰的意義。雖然袁紹在官渡之戰失敗了,但是他的幾個兒子在北方勢力很強大,鄴城正好在靠近河北的地方,所以成為曹操平定袁氏的大本營。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建魏國,都鄴城,鄴城成為魏國,這個封國的都城。這座鄴城,經過曹操的大規模改建,逐漸走向輝煌。在曹丕稱帝之後,鄴城作為陪都,是當時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曹操經營鄴城,在那兒興建了著名的銅雀台。銅雀台大概是鄴城最著名的景點了,曹操興建銅雀、金虎、冰井三台在建安十五年,這個節骨點很重要,因為兩年前,曹操剛剛在赤壁之戰大敗,有生之年失去了統一全中國的能力,所以曹操也有點懈怠,不想當統一天下的帝王,只想當一個國王了。

七年之後,曹操又和劉備爆發了漢中之戰,這一次曹操的一句話很有深意:「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這句話化用了東漢劉秀在征服隴西隗囂的典故,劉秀征服隴右後,一鼓作氣消滅了巴蜀,但是曹操在漢中敗於劉備後,已經失去了進取雄心,不想統一天下了。

所以,銅雀台修得很豪華,曹操晚年也只想盡享天倫之樂,他的兒子,寫過《洛神賦》的著名文學家曹植就非常喜歡銅雀台,經常在那兒和文人騷客遊玩,他和哥哥曹丕一同都寫下著名的《銅雀台賦》。

鄴城遺址

此後,鄴城成為了後趙、冉魏、前燕、東魏等王國都城,相關故事我在按名勝古蹟留存程度排名,誰才是中國的歷史第一古都?(中)中都有過講述,不再贅述。

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東魏丞相高歡,自洛陽遷都鄴城,並修造了鄴南城,而曹操營造的便被稱為「鄴北城」。從此,便形成了南北兩城並存的局面,雙方隔著漳河對峙。當時的鄴城,無論城市面積還是人口的規模,都超過了南北朝時期凋敝的長安,成為中國北方與洛陽相媲美的大都市。

後來,楊堅取代了北朝,建立了隋朝,他對於尉遲迥十分忌憚,尉遲迥索性占據鄴城反楊堅,被楊堅平定後,為了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遂下令火焚鄴城,人民全部遷徙到了安陽,一代名都就此成為了廢墟。

在唐朝五代時期,相州指的就是安陽,唐朝中期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軍和唐朝軍隊大戰的「相州之戰」就發生在安陽。

所以只能說,後來的安陽取得了鄴城的名字,而臨漳拿到了鄴城的地皮,體現在了這種名與實脫節的情況。

鄴城遺址

有人說,不對啊,之前說,鄴城中間,漳河穿城而過,河北面是曹操修建的鄴北城,河南面是高歡修建的鄴南城。可是,今天的漳河明明是河南和河北的分界線,難不成鄴南城在河南?

其實沒那麼複雜,因為漳河改道了。

前面寫過一篇文章,劉煥解讀有趣的黨史——焦裕祿累死累活,還的是宋徽宗的風流債,如果不知道黃河改道的歷史,研究華北歷史就會異常吃力了。很多南方的山水,數千年不變,但是華北並不是如此,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靖康之變之後,為了阻撓金軍南下,北宋丞相杜充下令挖掘開黃河大堤,造成了黃河大泛濫和淮河千年水災,其中黃河奪取了淮河的入海道,這就叫做黃河奪淮入海。黃河從山東入海變成了南移的江蘇入海。

後來,缺少了黃河水的注入,漳河變得時不時乾涸,漳河多次改道,或者消失。

最終,清朝時期,另外一條河流——海河,奪去了漳河的河道,漳河從黃河入海改為海河入海,從黃河水系變成了海河水系。就此,漳河成為海河水系的河流,從黃河的孩子轉換了戶口,變成了海河的孩子。

新的漳河南移了數十公里,從臨漳中心變成了安陽和臨漳的分界線,一下子分隔了河北、河南兩個省。

今天的漳河

宋神宗時期,因為鄴城荒廢已久,鄴城正式被廢除,變成了一個集鎮,就是今天的臨漳市鄴鎮。用百度地圖可以搜索到,今天的鄴城是一個集鎮。七大古都,有的只是普通地級市,但是真正變成了集鎮的,鄴城還是第一個。

至於鄴城文化應該屬於臨漳還是安陽,網上很多爭論,這不是本文的焦點,不再敘述。

河北省臨漳市鄴城鎮

與此同時,邯鄲的另外一個縣大名縣開始崛起,因為唐末藩鎮的魏博鎮建於此,也是因為此地一直是「魏郡」所在地,唐代名叫「魏州」。因為「魏」在古代有「大名」的意思,所以唐末魏博藩鎮將此地改名為大名府。

後唐莊宗李存勖在此稱帝,所以大名府有著極高的政治地位,宋仁宗時期,為了抵禦契丹人,把大名府定位北宋的「北京」,成為北宋的陪都,因為政治地位而十分繁榮,人口達到百萬,《水滸傳》中多次提到它。同樣的,因為黃河泛濫,最終被湮沒,元朝時期又變成了縣城。這一哥們比鄴城還慘,只火了一個朝代,這種天翻地覆的變化,正是華北地區自然條件改變歷史的典範。

大名府

二、鄴城為什麼當時能勝過洛陽?

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是非常雜亂的,一般人很難理清。

就如同「五代十國」這個稱謂來自於歐陽修,帶有一定的人為因素,比如不承認燕、趙、岐等政權。

「五胡十六國」這個稱謂來自於北魏崔鴻所著的《十六國春秋》,這是第一次描繪這個亂世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百年時間,北方出來了16個國家,堪稱史上最亂。而崔鴻也沒有承認「西燕」等政權,當時的政權並不只有16個,還更多。

當時這20個國家的主要都城如下:

前趙都平陽,後遷都長安。

後趙都襄國,後遷都鄴城。

後燕都中山,後遷都龍城。

成漢都成都。冉魏都鄴城。前涼都姑臧。前燕都龍城。前秦都長安。西燕都長子。南燕都廣固。北燕都昌黎。後秦都長安。西秦都金城。夏都統萬。後涼都姑臧。西涼都敦煌。南涼都樂都。北涼都姑臧。翟魏都滑縣。仇池都仇池。

當時這20個國家的主要都城,我們可以看出,鄴城、長安和姑臧多次成為都城,正好位於華北、關中和涼州三個主要割據地區。

南北朝後期,北魏分為東西兩魏,演化為北齊和北周,也是分別以鄴城和長安作為都城的。

然而,沒有一個王國是以洛陽作為首都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所以,回歸本文正題,為什麼兩晉南北朝的亂世間,割據北方的政權大多定都鄴城而不是洛陽?

我覺得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北方分裂時,洛陽處於拉鋸中心

看下地圖就知道了,當北方是統一的時候,洛陽正好處在北方的中心。

然而當北方分裂為東西的時候,洛陽正好在東西兩個政權對峙的邊境地帶。不僅不在中心,而且在拉鋸的邊境。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五胡十六國時期,洛陽沒有成為這些割據王國的都城。

十六國時代,洛陽常為戰場

然而,當北方重新統一後,洛陽又處在北方的中心,又變成了最適合的定都之地,這正是統一北方的北魏王朝面臨的最新問題。

當時的北魏王朝定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這個地方靠近蒙古高原地帶,處在農耕帶的邊緣,不利於統治廣袤的北方地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決定徹底改變北魏,他決定遷都洛陽,在洛陽,孝文帝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頒布了一系列法令,進行了對鮮卑族全面的改革,命令鮮卑族穿漢服、說漢語、改漢姓,北魏的漢化改革就在洛陽城拉開了大幕。

而且北魏遷都洛陽,有一個先天的優勢,那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雖然戰亂很多,但是北方政權大多以鄴城作為首都,就算被攻克,焚毀的也是鄴城,而不是洛陽。

因此,一兩百年間,洛陽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

北魏孝文帝遷都,住進去的就是曹魏魏明帝修建的宮殿和洛陽城。同樣是叫魏,兩個魏在洛陽發生了時空的交疊。

洛陽伽藍記

二、洛陽和鄴城早在曹操時代就定下了名分

如果只是因為地理條件,似乎也不能解釋清楚為何極少有國家定都洛陽。畢竟十六國時代,其實是有兩個國家幾乎統一過北方的,一個是消滅了前趙的後趙,一個是消滅了前燕的前秦。

前秦不必說了,起源於關中,自始至終都是以長安作為國都的,沒有遷都的理由。

那麼,為何消滅了前趙,統一了北方的後趙,也沒有定都洛陽呢?前文說過,其實洛陽並沒有受到兵禍太大的侵擾,甚至說很多宮室都是現成的,但是石虎遷都鄴城,卻不是洛陽,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北魏已經統一了北方,一直到50年之後的孝文帝時期,北魏才遷都洛陽?

因為洛陽和鄴城的身份不同,洛陽比鄴城更加高貴,這一切的名分,在曹操時代已經定下。

其實,關於這個,我們可以從兩條歷史中的蛛絲馬跡去尋找。

讀史的樂趣就在於推理,我們看兩條歷史小故事,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

第一個是關於石勒的。

石勒出生卑賤,本來是一個奴隸,在八王之亂的亂局中起兵,最終成就帝業。

有一次跟大臣們說起自己能與歷史上的哪位皇帝相提並論,大臣徐光說漢高祖劉邦,也是起於平民,陛下堪比劉邦。

石勒忙著說,不不,我比不上劉邦,要是在劉邦時代,我甘願做劉邦的手下,像韓信、彭越那樣而已。

大臣又說,陛下像光武中興的劉秀。

石勒說,嗯嗯,這個倒是可以,我若是和漢光武帝劉秀同一時代,則會和劉秀逐鹿中原,最後鹿死誰手都不一定呢。

而後石勒說自己無比鄙視曹操、司馬懿這兩個只會欺負孤兒寡母的人,看不起他們。

這個故事不少人聽說過,很多人覺得疑慮,雖然說劉邦近幾十年被污名化不少,不少人覺得他沒什麼才能,當然了,毛澤東也是說過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而劉秀,個人才能也是非常出色的。

連蘇軾也寫過《漢二祖優劣論》,為何石勒這麼鄙視劉秀,卻十分佩服劉邦?

這其實有一個原因,司馬遷寫的劉邦,其實是好心做壞事的典範。劉邦本身極其有凝聚力和政治才能,不然不會團結一幫人。所有的人,比如韓信、陳平、彭越、英布,其實本來都在項羽那邊,但是項羽都不能用他們,他們都在劉邦那邊得到了重用,且各盡所能。張良復國多次失敗,自己領兵也是失敗,給劉邦做軍師後,屢立奇功,就在於劉邦有政治才能。

可是,司馬遷過於渲染劉邦的「天命」,什麼母親夢見龍趴在身上,什麼斬殺白蛇起義,其實這是為了迎合西漢王朝的「天命」觀點,這是漢武帝時期儒家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的觀點,意思是,皇帝是有天命,你們不要多想了。可是,這些記載,現在人看來荒誕不經,也削弱了對於劉邦政治才能的理解,覺得他就是運氣好而已,其實並不是。

所以,石勒一方面敬佩於劉邦的政治才能,一方面又覺得劉邦有天命,自己不敢造次。面對著八王之亂後破碎的天下,石勒敢稱王稱霸,如果是遇到漢高祖,他說,自己絕對不敢造次,只能甘願做臣子,人豈能和真命天子比?

劉邦

所以說,和石勒同時代的劉淵,國號叫「漢」,是為了爭取合法性,爭取獲得漢人的支持。可是,後來西晉滅亡了,北方的大量漢族大家南渡,劉淵覺得可以不再依靠漢人大家了,加上這個「漢」國號和劉邦祖先實在不倫不類,就此放棄。

等到劉淵的養子劉曜即位後,他覺得應該改變國號,於是國號改為了「趙」。

劉曜是南匈奴人,在漢末三國的時候南遷到了今天的山西北部,這裡是他的家鄉,這兒在戰國時代是趙國的土地,劉曜覺得自己是趙人。如果不能以「匈奴」作為國號,也應該以「趙」作為國號。同時,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漢」象徵著天漢銀河,劉曜覺得這個國號太大了,自己不配用,不敢造次,只配給真命天子用。就像今天的西安不敢改名叫長安一樣,只敢用作一個區的名字。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北魏的國號。

北魏這個王朝是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和曹操八竿子打不著,為何國號叫「魏」呢?

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曹魏已經叫「魏」了,為何北魏還要叫「魏」,兩個魏靠的這麼近,很多不懂歷史的人來說很容易混淆,比如「魏晉南北朝」的「魏」,是曹魏還是北魏?書法字體「魏碑」的「魏」,是曹魏還是北魏?不少人搞不清楚。前一個是曹魏,後一個則是北魏。

魏碑

北魏為什麼叫「魏」?北齊魏收的《魏書》詳細解釋了,我們翻開史書看看。

《魏書·太祖紀》記載:

六月丙子,詔有司議定國號。群臣曰:「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國有家,及王天下,即承為號。自漢以來,罷侯置守,時無世繼,其應運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資。今國家萬世相承,啟基雲代。臣等以為若取長遠,應以代為號。」詔曰:「昔朕遠祖,總御幽都,控制遐國,雖踐王位,未定九州。逮於朕躬,處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諸華乏主。民俗雖殊,撫之在德,故躬率六軍,掃平中土,凶逆盪除,遐邇率服。宜仍先號,以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

原來,當時的拓跋珪已經重建了「代國」,準備以「代」作為國號,但是這個字雖然用來指代大同這個代地,也有「代替」的不好意義。

名臣崔浩建議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因為戰國時代的魏國位於河南一帶,所以魏就是中原的代名詞,拓跋人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後代,黃帝、黃河都和河南有關,而河南又是魏地,因此想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取名「魏國」。

同時,崔浩告訴拓跋珪,如果想入主中原,就應該效仿曹魏,意思是告訴拓跋珪:你當漢高祖是別想了,不可能幾年之間平定天下。但可以學魏文帝曹丕,步步為營兼併天下。

崔浩

「故躬率六軍,掃平中土,凶逆盪除,遐邇率服。宜仍先號,以為魏焉。」這句話就是說,鮮卑人要繼承華夏文明,繼承正統,一統天下。

所以,這個「魏」還真的跟曹魏有點關係。只不過是效仿曹魏,先為王,後為帝。

綜合以上兩個故事,大家悟出什麼道理沒有?

那就是古代的天命非常重要。

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和「天命」,將社會頂層與底層之間的距離感不斷拉開,讓底層失去念想,放棄抵抗,方便統治。

既然皇帝都是神仙了,天人感應了,那麼自然君王的權利是神仙授予的。

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劃時代的,在歐洲,羅馬帝國崩潰後,基督教的勢力占據了統治地位,中世紀的歐洲,君主的權利都是教皇給的,國王必須得到教皇的加冕才能成為皇帝,一直到拿破崙稱帝都是如此。教皇喜歡你,就給你,不喜歡你,你就下台,神權凌駕於皇權之上。

中世紀,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亨利四世宣布抵制天主教的改革,於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發布敕令,廢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德國國內諸侯立馬開始造反,說如果皇帝不能得到教皇的救贖,他們就不承認這個皇帝。

於是,1077年1月,風雪交加中,亨利四世親自去卡諾莎城堡求情賠罪,但教皇卻緊閉城堡大門,遲遲不讓亨利進入。整整等了三天三夜才接見他,亨利四世跪下求情懺悔,教皇才原諒他,這就是中世紀著名的卡諾莎之恥。

這種情況在歐洲可以,在中國可能嗎?沒有神權能夠超過皇權,什麼張天師之類的教主,皇帝踩死他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

所以在古代,王和「帝」的區分是非常大的。

誰都可以稱王,只有天命者才能稱帝。

東漢末年,雖然天下大亂,但是只有極少數人敢於稱帝,比如不怕死的袁術,自以為得到傳國玉璽就是正統,很快天下共擊之。他連洛陽都沒有,靠壽春就想稱帝,喝大了吧,他以為自己是楚國呢,那也是被秦國滅的命運。

袁術

所以,有天命的人才能稱帝,建立「王朝」。

沒有天命的人只配稱王,建立「王國」。

所以說,五胡十六國,雖然你方唱罷我登場,其實這些都只是「國」,它們不配稱「朝」,也不敢稱「朝」,真正的正統在東晉,東晉雖然只有半壁江山,卻是名副其實的「朝」。

後來,南朝取代了東晉,無論是南朝還是之前的東晉,都是「朝」,所謂的「朝」,即擁有皇帝的正統王朝,而北魏,與五胡十六國一樣,充其量只是「國」,而不是「朝」。

不管是北方分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還是南方分裂的五代十國時期,都不能稱為南北朝。

五胡十六國時期,南方是「朝」,北方只是小王國,比如說冉閔曾經稱帝,敗亡後,前燕的慕容儁對他說,你是什麼東西,你也配稱天子?冉閔說,天下大亂,你們夷狄都敢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殺了他。這就說明,當時人有著嚴格的天命觀點,冉閔這些人,就算稱帝,也沒有人服氣。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是「朝」,南方只是小王國,當初南唐王國滅掉了楚國和閩國,不可一世,也開始稱帝。後來後周世宗柴榮猛攻南唐淮南十四州,南唐戰敗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了帝號,重新稱為王國,對於柴榮來說,只有北方正統才是「朝」,南方只配稱「王國」。

柴榮

可是,即便是北魏已經擁有了中原,有了眾多朝貢者,但是南朝依然不承認北朝的存在,不承認其正統,認為屬於僭越。

北魏當時的情況,崔浩所說的第一點,效仿曹操稱王稱霸實現了。第二點,效仿劉邦成為真命天子,建立王朝,卻遲遲不能出現。

只有等到孝文帝遷都洛陽,才真的實現了這一願望。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為何不是開國皇帝的孝文帝元宏,廟號卻是「高祖」,高祖的意思就是第一個皇帝。

因為孝文帝是遷都洛陽的第一個皇帝,他自然是高祖,在他之前的只是國王,在他之後的才是皇帝啊。

類似的還有清朝,雖然皇太極的時期改名清朝,可是清朝並非正統,只有順治帝時期遷都北京,清朝才是正統。

現在大家知道,為何兩晉南北朝時期,割據北方的政權大多定都鄴城而不是洛陽了吧。

鄴城是曹操魏王封地魏國的都城,代表著王氣,割據北方的小王國,定都鄴城就已經滿足。

洛陽卻是東漢王朝的都城,代表著帝氣,割據北方的小王國,沒有一個有膽量定都洛陽,等到統一北方50年的北魏王朝才敢遷都洛陽。

因此,兩晉南北朝時代,劉淵不敢定都洛陽。石勒不敢定都洛陽。拓跋燾不敢定都洛陽。因為洛陽象徵著帝王之氣和正統,他們不敢。石勒覺得天命不在自己,他絕不敢定都洛陽。

有人說,長安不也是帝都,為何割據小王國敢於定都長安,這是因為長安雖然是帝都,卻並不在天地之中。洛陽卻在天地之中,古代,誰占據中原,誰就是正統。割據關中的小王國,也只能定都長安,得依靠潼關守住敵人,別無他選而已。不過長安確實刺激了苻堅的帝王之氣,最終統一了北方,妄圖消滅東晉,卻在淝水之戰敗北,終於天命還是不在他。

甚至於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稱帝,很多人也覺得他不是正統,沒辦法,半壁江山,又不是東晉、南宋那樣的帝王傳承。可是,朱元璋北伐,既取得了中原,又取得了元大都,誰不承認他是正統呢?這個時候,定都南京也無妨,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想遷都,總覺得南京不夠正統。

也就是說,洛陽不但具有政治和軍事意義,而且還具有宗教意義,被認為處於「天地之中」,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北魏終於迎來了正統地位,無數漢人承認了北魏的正統,有證據佐證這點:

南朝梁陳慶之出使北魏歸來後,向友人感嘆道:「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儘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識,口不能傳。」

可見,洛陽代表著天地之中的正統。小王國不敢定都洛陽,只敢選擇鄴城。很多稱王稱霸之人預見到自己的天命不如漢高祖,只敢做魏文帝,這是當時很多政權定都鄴城而不是洛陽的主要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