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十世紀平安時期日本文學「源氏物語」中的琴樂現象

夜闌先生 發佈 2024-01-28T07:39:11.423393+00:00

文|清幽說編輯|輯錄君日本進入十世紀,隨著假名文字的產生及發展,物語這一較為細膩、抒情的文學體裁受到由女官群體構成的女性作家的喜愛。因此物語文學也被稱為日本女性文學,這樣的體裁劃分在世界文學史上也頗為罕見。

文|清幽說

編輯|輯錄君


日本進入十世紀,隨著假名文字的產生及發展,物語這一較為細膩、抒情的文學體裁受到由女官群體構成的女性作家的喜愛。

因此物語文學也被稱為日本女性文學,這樣的體裁劃分在世界文學史上也頗為罕見。

「絕音」時代之異象——源氏物語中的琴樂

這一時期也被學者們稱為「物語時代」。

物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紀實性,而其中的創作物語是通過散文、漢詩與和歌將虛構的人和事串聯起來,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虛構性。

平安時期宮廷女官紫式部撰寫的《源氏物語》即為創作物語之代表,其筆觸之細膩、刻畫之生動成就了其日本文學的高峰之美名.

並且流傳至今仍被奉為物語文學之經典甚至被視為日本文學之代表,甚至在世界文學史上也相當的影響力。

其中對於人物形象的刻畫往往伴隨著大量的場景與活動,因此通過這些看似虛擬但其實基於現實生活的描繪為後人研究該時期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佐證史料。

日本江戶時期學者熊澤藩山更是指出《源氏物語》是中古時期禮樂文章的唯一殘存者。

源氏物語中「琴瑟和鳴」與中世「琴音斷絕」之矛盾

《源氏物語》共54回其中琴共出現35次,而《松風》一回更是直接以明石將琴聲當成松風一音樂事例為名目。

可見源氏物語確實是平安時期音樂生活的剪影,也是研究平安時期琴樂的核心文獻。

在《源氏物語》中出現的35次琴中涵蓋了琴的演奏、欣賞、傳習、等各個方面的事例,其中甚至有作者紫式部假借主人公源氏發表的「琴論」性段落。

其中琴的演奏更是頻繁,包括獨奏:《須磨卷》「(前略)源氏公子身邊人少,都已入睡,只有公子一人醒著。

他便起身,合奏:《須磨卷》「(前略)源氏公子悵望長空,不勝淒涼之感,便取琴來彈,令良清唱歌,惟光吹橫笛合奏。彈到得心應手、哀艷動人之處,歌聲和笛聲全都停止,大家舉手拭淚了。

源氏公子想起了古昔漢皇遣嫁胡國的王昭君」;以琴伴唱:「(前略)柏木心裡想著玉鬘,而演奏的場合包括宮廷聚會、皇室御賀、私人交往幾乎貫穿了貴族的所有社交生活。使人不禁驚嘆琴的傳承似乎在這一時期正值盛時。

與此同時紫式部另一紀實性著作《紫式部日記》記錄了作者紫式部在公眾的起居見聞,但其中卻並沒有出現七弦十三徽的琴的隻言片語。

其中出現的「琴」的記錄也只是寥寥無幾、含糊不清的記載,如:「殿上,由四條大納言擊笏,頭弁彈琵琶,琴,左宰相中將吹奏笙笛。右大臣一邊傾聽一邊讚賞說「和琴真悅耳」。

」此處的「琴」據《新校群書類從・紫式部日記》校勘版中的記載為:「經孝朝臣彈琴」,同樣根據後文中的和琴真有趣,可以判斷此處的「琴」應指和琴。

參照與紫式部同時期的平安時期其他文學作品,平安時期女性作家清少納言根據自己在宮廷中的見聞創作的隨筆性文作《枕草子》中,也只出現了關於琴的零星記載。

《枕草子・卷十九・清涼殿の丑寅の隅の》中提及了小一條的左大臣教導女兒宣徽殿女御要用心學琴的故事,《枕草子・六十九》記載了女官們討論《宇津保物語》中源良善彈琴的場景。

縱觀全作,始終沒有出現關於琴本體或者琴樂演奏的記載。在清少納言筆下,琴似乎已成為傳說和故事中的事物。

而平安時期另一部著作——上文中提到的《宇津保物語》則恰恰相反

該物語全文依「琴」這一線索展開,講述了主人公清源俊蔭本作為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但機緣巧合之下卻遇到了波斯國的「仙人」並受其傳授秘曲,歸國後將琴技授予後人,而後受到天皇的賞識以此興族的故事。

與《源氏物語》不同該物語脫離生活更近似於傳說或者奇幻小說

學者山田孝雄評價該物語:「恐怕是以琴作為音樂的基調」。

其中「仙人」授琴這一故事基點即便是在當時看來也會令人驚嘆過於離奇,故該物語中的描述不能作為對於當時現實的參照。

但追究其以琴立族的故事主線,也反映了在琴技失傳的平安時代中期貴族文人對於琴的崇尚。

綜上所述,《源氏物語》中關於琴的記錄與大多數其他同時期文學作品與事實記載相左。

因而《源氏物語》似乎成為這一時期琴仍活躍於貴族日常生活的「孤證」,如此一來不禁使人懷疑《源氏物語》中的琴樂演奏是否屬於虛構。

山田孝雄在其《源氏物語の音楽》一書中便提出在紫式部生活的時代,「管弦御游」中並沒有琴應用的實例。

而《源氏物語》中卻大量出現琴演奏的情節,這說明《源氏物語》的世界和作者的現實生活時代並不一致。

學者上原作和則是在山田孝雄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並提出這一時期琴器尚存,但山田孝雄的「琴(琴技)在一條朝廢絕」的觀點是具有有力證據的觀點。

故而紫式部筆下《源氏物語》世界中的琴樂似乎方興未艾,而在其記錄現實生活的《紫式部日記》中見不到演奏琴的實例便有了合理的解釋。

但同時也說明琴技雖然失傳但琴在日本平安時期產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一部分文人們的心中,琴始終伴隨著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和應用,以至於紫式部在琴技失傳的一條天皇時期仍「固執」的賦予筆下的貴族公子源氏以善琴的形象。

而類似「琴是三友之一」;「琴要彈給像你那樣的知音者聽才好」此類與琴相關的典故和言論的運用,也成為紫式部塑造源氏與宮廷女性貴族身份的慣用技巧,似乎擅於彈琴並且諳熟與琴相關的種種典故已成為紫式部心中貴族身份的象徵。

關鍵字: